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审美”意为“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领会 ,既是智慧的参与 ,更需情感地体现和主动的探究。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 ,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胜境 ,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深切的体验语言文字的内涵 ,悟出言中之意 ,文中之情 ,这是语文教学的题中之意。语文审美化教学就是以美的规律来优化和规范语言实践行为 ,使学生置身于愉悦的、自主的、创造的语言学习活动之中 ,让学生“乐学、善学、博学、美学” ,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 ,真切感受到读书是快乐的 ,写作是生活的写照 ,将内心的语言倾诉于纸上 ,从而…  相似文献   

2.
周锦狮 《学语文》2009,(4):50-50
“新课标”指小“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感”,由此可见,审美情感是巾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一个重要层面。因此.语文教师就一定要重视激发、陶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教学实际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陈广林 《小学生》2010,(4):17-18
文言文教学如何渗透审美教育和培养审美能力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不能不认真考虑的问题。文言文的审美教育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领会蕴涵在文言作品中的情感美,接受情感美的陶冶。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方法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那么,“美”就是语文教学的精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仅注重情感融人文本培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怎么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审美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何阳艳 《成才之路》2009,(20):22-23
语文,因其特殊的学科性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所谓的人文性,即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既掌握理性思考的能力,又能领会当中深刻的情感魅力。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往往视“情感”为目标,即在授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道德的、理智的、审美的、高尚的情操。  相似文献   

6.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必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文言文的审美教育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领会蕴涵在文言作品中的情感美,接受情感美的陶冶。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方法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7.
以情施教 陶冶情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这就决定了阅读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既要使学生理解主要内容、领会词句意思、领悟作者表达方法,也要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并使两者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所以,语文教学要做到以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的美育目的,由此看来,进行审美教育己成为我们今后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审美”就是领会事物和艺术品的美。在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中,选入了大量的古今中外作家的典范作品,尤其是其中的文学作品,具有审美意识的特质,要“使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以其特殊的鲜明的审美风貌显示出来”(见钱勤来的《文学概论》),就应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这一特殊性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只有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过程中蕴含着美的契机,审美教育是中专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感知和领会美,这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是审美素养的核心,因此,情感对任何美的事物都会无动于衷。”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美感因素,通过指导学生以心灵去体验,以形象思维去把握课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引趣,  相似文献   

10.
魏晓峰 《课外阅读》2011,(12):323-323
怎么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又能给学生做些什么样的指导和帮助呢?只有恰当地引导学生“读”才能较客观地让他们学会“发现美”,进而学会“欣赏美”,最后才能“创造美”;才会让他们从直观上感悟主题的情感美,体会语句的形式美,从而从本质上去领会主题中人物的形象美,更加有效地拓展脑海想象中美的意境。如此,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便会发现语文中无处不在的美,从而达到对语文的认同,进一步达到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和支持,体会语文带给他们的美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坚持“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融合。高中学生应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以及健康丰富的情感,提高道德修养和探究能力,增强民族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除了学习基本的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外,其教学过程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在教学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更应激发学生的情感。情感教育的融入,必将会使学生更深地理解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审美教育提出了要求:“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是一门不仅训练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审美能力,实现人格的完善与心灵的和谐的特殊的课程。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地渗透审美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音乐的耳朵”和“绘画的眼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15.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的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叶圣陶先生说过:“小学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情感体验一直是阅读教学的灵魂与主线。在阅读中有了“情感”的激发,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阅读教学区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
春雨伴随着和风悄悄乘夜而来,细细而下,只求润物不求人知。它富于特色,贵在“潜”字,妙在“无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也应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方向,也奠定了审美教育的基础.曾经因为应试教育,而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注重情感教学呢?一、善于对教  相似文献   

20.
张晓东 《考试》2009,(6):27-28
有效的语文教学应当让课堂更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是充满情感的教学,也是审美的教育。语感、情感、美感是实现语文教学更具“语文味”的三个重要方面。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良好的文学素养、较高的情感张力和审美能力、丰富的教学机智以及个性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