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11月13日至15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全国“语境论与科学哲学”学术研讨会在太原晋祠宾馆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大学、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山西大学等二十多所大学与研究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于1988年提议每年11月11日所在的一周(1989年为11月6日—11月11日)为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为了响应联合国的倡议,1989年11月10日,中国未来研究会、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召开了“21世纪的科学与和平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科学家、科学史家和各个领域的理论工作者。会议围绕21世纪科学与和平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认真回顾了20世纪科学发展对人类和平正反两方面影响的历史,从理论上分析了科学与和平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指出21世纪科学的发展仍然对人类和平具有潜在威胁,要争取21世纪的和平,应该加强关于和平的研究、教育和宣传,并从21世纪的主人——少年儿童抓起。  相似文献   

3.
2007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发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协论坛》2008,(12):48-48
11月16日,中国科协在纪念成立5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2007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调查内容涵盖公民对科学的理解、公民获取科技知识和科技信息的渠道与方法、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等。报告显示,公众最希望子女从事的职业前3位分别为教师、医生和科学家。  相似文献   

4.
2005年7月8日至11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在太原市万狮京华大酒店举办了“全国‘当代科学哲学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6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与哲学社会学学院的4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到会听取了报告。本次会议是就郭贵春校长主持的200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势研究(项目编号:04JZD0004)为中心议题召开…  相似文献   

5.
1988年12月,第43届联大决议,每年11月11日所在的一周为“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并要求各成员国开展相应活动。中国未来研究会为响应联合国的倡议,1989年,11月10日在北京首次召开了21世纪的科学与和平”学术座谈会,1990年11月11日又在北京召开了科学时代的和平与国家战略”学术座谈会。1991年“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之际,中国未来研究会科学与和平专业委员会(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编委会、湖南出版社、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举行第三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为“科技发展与世界新格局”。全国各地8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就科学技术在综合国力较量中的地位、中国在未来格局中的作用、军转民对裁军的意义、科学与和平的关系、东方和平主义的现代意义、世界热点问题与新格局的关系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刊就会上的部分发言摘要刊登如下。作为学术探讨,发言内容文责自负,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正11月16日,"一带一路"国际科学教育协调委员会成立会议暨2018年度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国际科学院组织科学教育项目国际委员会、经济合作组织科学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非洲科学院联盟、捷克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会及巴基斯坦科  相似文献   

7.
2004年11月9~11日在北京召开了以“制冷与低温科学技术研究前沿”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240次学术研讨会。洪朝生院士、过增元院士、王浚院士担任会议的执行主席。来自制冷与低温、工程热物理、低温物理以及声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40多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2010年11月13日至15日,由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内首届"语境论与科学哲学"学术研讨会在太原召开。来自山西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内蒙古大学、苏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1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会议就"语境论"科学哲学研究纲领及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并提出了"太原共识"。本刊在2011年第一期和第二期刊出此次会议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希望能够推动学界对于"语境论"科学哲学研究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10,(5):F0003-F0003
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语境论与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定于2010年11月在太原晋祠宾馆召开。会议宗旨是就科学哲学发展的国际化及“语境论”研究纲领的建构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欢迎国内外学者踊跃参加。  相似文献   

10.
<正>44月26日,由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暨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揭牌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  相似文献   

11.
《科学文化评论》2016,(6):126-127
正(2016年11月修订)本刊定位为跨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旨在推动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加强科学与人文及社会科学之间的对话,促进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设有“科学与人文”“科技与社会”“学术沙龙”“人物·访谈”“书评·书介”等栏目,同时根据学界关注热点组织相关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符淙斌,中国气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最早参与开拓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中国学者之一,为我国全球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1939年10月14日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6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START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主任,"973"项目"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和"北方干旱化和人类适应"首席科学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符淙斌院士为本刊撰稿统计如下:2004年9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关于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 《科学中国人》2012,(22):10-11
2012年10月20日至10月21日,第四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启真酒店隆重召开。会议由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杂志社、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联合主办,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承办。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以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上海海运学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计量学与情报计量学专业委员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教中心,以及<中国科技论坛>、<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科研绩效定量评价国际学术会议暨第六次全国科学计量学与情报计量学年会",于2000年10月23~25日在上海海运学院举行.  相似文献   

15.
<正>《科学与管理》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管理类学术期刊,1981年创刊。辟有:科学技术与创新、科学与文化、科学学与科学计量学、科学技术与产业、低碳发展与环境等栏目。本刊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来稿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年一度的法国科学节——第13届科学节将于2004年10月11~17日在法国全国范围内举办。法国政府自1991年以来已经举办过12届科学节。通过科学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学活动,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已深入人心,扎根于大众,按照法国政府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要求,科学正在逐步成为公民意识的科学和贴近大众的科学。科学节就是公民科学的大聚会。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伦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们对科学与伦理的关系有很多讨论,我想谈两个方面:科学技术发展对伦理价值的影响,科学家的伦理责任。一、科学技术发展对伦理价值的影响科学技术系统对伦理价值的影响有正反两个方面。就消极方面而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了无上的权威,这种权威动摇着传统的伦理规范。传统的伦理规范是建立在对自然的崇拜的基础上,尊敬以自然为中心的过程(人性,人的自然实在等)的系统。而科学技术活动是自然的介入、干预。以科学为基础的伦理要求直截了当地介入自然过程,应用关于支配自然的规律的知识引导行为,以根据技术方案组织起…  相似文献   

18.
<正>《科学与管理》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管理类学术期刊,1981年创刊,双月刊。辟有:科学技术与创新、科学与文化、科学学与科学计量学、科学技术与产业、低碳发展与环境等栏目。本刊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来稿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活动于12月9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了开幕式暨首场报告会。这是科技界积极推进“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这项活动旨在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前景的展望,通过对科学研究经历的感悟和凝练,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深入理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及…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9月12日-14日,"科学与你"(2018)国际会议科学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国科技会堂顺利召开。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阮草出席并致欢迎辞,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王宏伟主持会议。科学委员会委员魁北克大学教授SCHIELE Bernard,伦敦政治经济大学教授BAUER Martin W.,法国南希大学教授BECK Nicolas,清华大学教授李正风,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客座教授KIM Hak So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