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劳动者在工作中因第三人侵权而发生工伤的,会产生工伤保险补偿与侵权赔偿如何适用的问题,当前主要有替代模式、选择模式、兼得模式、补充模式四种适用模式。我国在工伤保险补偿与第三人侵权赔偿适用模式选择上,要综合考虑工伤保险与侵权赔偿的不同性质和功能,不仅使工伤者得到救济,而且要使侵权法的惩罚功能得以实现,同时,要避免双重赔偿,以节省社会保险基金。重复赔偿抵扣的兼得模式能较好的达到上述目标,应成为我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群体,大多集中于采矿、建筑、冶金、纺织等行业。这些行业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差、危险性大,使农民工成为工伤事故的高发群体。然而,现有风险管理的低水平和社会保障供给的缺位,加之农民工群体本身具有的职业身份特殊性、流动性强、文化素质低等特征,使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中存在工伤保险覆盖范围窄、工伤认定程序复杂、农民工对工伤保险缺乏认识等问题,这就需要扩大农民工劳动关系的认定范围,简化工伤认定程序,确定工伤赔偿为主的建制取向,逐步加强和完善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普及农民工工伤保险知识,以更好地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农民工们用他们的辛勤汗水为我们打下了现代化的基础,对于这群特殊人群社会理应予以更多的关注。农民工工伤事故频发,其工伤保险理应受到各方的关注。因此对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探讨研究在当今更具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现状、问题、原因及对策,希望借此引起更多关注,改善农民工的生活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4.
谈我国城市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宏 《大连大学学报》2004,25(5):101-103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市务工的劳动者,是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我国城市经济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原有的工伤保险仅仅覆盖城镇的企事业单位的公民。作为城镇居民之外的边缘人群的农民工却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本文针对农民工伤保险缺失的现状分析原因,阐述完善农民工伤保险的必要性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供给的公共政策议程背景、经济失衡背景以及现实问题背景三大背景,从农民工、政府及企业三方契约参与者理性选择角度,展现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供给中应有的基本战略认识。  相似文献   

6.
郎芳 《华章》2007,(11):98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本文着重关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工伤保险问题,从分析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立法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并结合我国的现实,提出切实保护农民工在工伤保险中的合法权益的建议与看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湖南株洲农民工问卷调查为依据,从企业角度对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低下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农民工流动频繁、政策执法不严、保费征缴过高以及企业保险意识缺乏等因素的确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企业的参保决策。笔者认为,应从企业经济承担能力出发制定具针对性的保险费率,大力推广农民工工会组织建设,在严肃政策执法的同时引进企业社会责任共担机制以保证制度实施效果与政策目标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8.
综观一系列已经出台的全国性、地方性以及专项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等,应该说,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在政策上是明确的,于法律上也是有据的。然而,在实践中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比率却实在很低。为使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一方面应确保国家已出台的大量法规政策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修改这些法规政策在实践中存在的不适应之处。应注意解决农民工受雇于个体工商户的工伤保险问题,应认识到农民工在工伤认定申请中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困难,应采取既严格又有效的方式追究雇用农民工的用人单位的违法责任。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转型期的一种特殊群体,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农民工主要从事的是高风险的职业,因此他们这个群体职业病群体规模巨大,工伤事故叠发,导致劳资纠纷集中。虽然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现已得到完善和改进,但仍然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据有关权威数据统计,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接近1亿人。农民工的权益保护特别是发生工伤事故后的权益保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当学界的关注。本文拟结合湘潭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执行的有关数据,对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期望能为完善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1.
工伤保险基金先行制度的实施,使受工伤劳动者可以得到便捷充分的救济,具有开创意义。但由于先行支付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包括违背专款专用原则、可能威胁基金安全、追偿环节薄弱等问题,加之不支付和无法确定缺乏认定标准、社保机构积极性缺失等现实问题,导致先行支付制度并没有实质性展开。建议出台实施细则,为先行支付提供操作指南,严惩不参保单位,提高参保率,完善追偿机制,并设立先行支付专项基金,以保障先行支付制度的落实。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社会融合具有二重性特征.根据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其社会融合方式包括迁移融合和本土融合两种类型.两种社会融合分别包括认同、文化、网络、经济四个维度.农民工两种社会融合程度均较低,但是两种社会融合之间呈现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促进的趋势.在对于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中,人力资本、家庭环境以及工作情况均发挥出一定的作用.其中,家庭式迁移模式是农民工进行社会融合的一项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上海市实地调查数据,运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对农民工未参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农民工受教育水平越高,则更容易受到单位不为其缴纳医疗保险费用因素的影响.第二,患有慢性病的农民工,更倾向于选择自身不了解医疗保险因素的影响.第三,曾有过医保异地转移经历的农民工,更倾向于选择缴费标准高的因素.因此,为增强农民工参保积极性,推动长三角区域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文章最后提出三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来劳务派遣成为了劳动就业规制的重点,随着《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颁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就工伤保险、劳动者的安全保障等方面作出了新的规定,填补了法律的空白。但是该规定的内容不够全面,还应规定劳务派遣工伤保险制度中的工伤预防制度。在工伤保险责任分配上应建立派遣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用工单位承担补充连带责任的制度,厘清派遣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与《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连带责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NGO何以可能——基于理论思考和个案观察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NGO的存在源于维护农民工权益和消除农民工之间的相互"隔离"的迫切需要,但目前中国的农民工NGO尚处于发展的初期,NGO与农民工之间存在的断裂导致其无法最大地发挥作用.这其中既有农民工社团意识、维权意识不强等原因,也有NGO自身在政策层面合法性尚存争议、角色定位不清晰、对农民工需求差别性的忽视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等原因.目前应当针对这些原因,通过使NGO政策层面合法化、社团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宣传、与政府目标保持一致及加强对农民工现实需求的考虑等方面,建立农民工与NGO之间的信任机制,提高农民工维权能力,形成NGO与政府的合力,切实维护好农民工自身权益.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的数据,利用Blinder-Oaxaca工资差异分解方法,分析城镇居民和城镇移民的工资歧视问题,得出的两个初步结论是:城镇居民和城镇移民的收入水平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几乎完全是由他们的人力资本特征差距造成的;虽然收入差异中几乎不存在歧视性因素,但是实质歧视仍存在于不同群体受教育阶段中获得资源的不均衡。这种歧视在人力资本差距中,以受教育程度显著差距的形式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基于农民工特殊群体及其弱势处境的具体状况,着重探析农民工权益的内涵及其保障的法治化机制,对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以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护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劳动者主体地位缺失,生命权没有保障,技能培训受限制是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保护的现实状况。这有政府管理上的原因,也有进城务工人员自身的因素。解决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护问题需要在健全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护的管理体系、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营造关爱进城务工人员的氛围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9.
浅议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这一庞大群体已成为我国当今农民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劳动人民的主体,已经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是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反映,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富士康“连环跳楼”事件表明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令人担忧。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当前生活的现状,以及新生代农民工低幸福感的原因如不良心态、公共制度、知识结构,并针对性地提出有效提高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途径,这对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生活质量,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广大农村联系城市的纽带。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还存在缺陷。我国以户籍地为中心的教育管理模式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差异,是农民工子女尤其是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两大障碍。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问题,成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