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建宁 《视听界》2010,(4):104-105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群体意识对社会事务正起到愈发具有影响力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媒体的新闻报道带来困惑,由此导致的媒体行为失范尤其是舆论引导上的失误,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后果的恶化,无论是对民众意识的误导,还是对媒体形象的损害,其不良后果都将难以彻底消除。  相似文献   

2.
赵牧 《中国图书评论》2014,(11):127-128
当代中国的文化想象与社会重构张慧瑜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何以会有一种眼光,总能绕到事物的背面,这是我每次阅读张慧瑜的著述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的感叹。在近期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的文化想象与社会重构》一书中。张慧瑜研究了新世纪以来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体的塑造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大众媒体如何将"新中产"想象为社会主体,又如何将"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描述为需要被救助的对象,以及这其中所折射出来的复杂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3.
陈娜 《新闻知识》2005,(11):73-74
网络媒体又称第四媒体,这是指网络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第四个出现的大众传媒。“如今,中国网络媒体所表现出的影响力、社会地位、政治认可度以及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能力都已证明它已成为中国主流媒体之一。”网络媒体的发展速度与崛起势头,对生活在当代而不是生活在别处的人们而言,都会有一种春风一夜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感,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媒体产生的影响力日益强大,也由此衍生出新媒体传播及其管理、舆沦引导、监督与当代中国社会的问题。新媒体的不断壮大,也改变了媒体生态,新媒体在相当程度上缺乏把关人的状态,也使得公众对媒体的社会责任更为关切。而我国新旧媒体比肩发展的格局,离不开文化体制改革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以来,自下而上的中国网络传播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形成了多元的意识形式,对主流媒体锻造社会共识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建构的冲突和质疑框架只会放大中国社会的风险.因此,中国主流媒体必须在这场意见领袖的争夺战中占据主动,对网络传播中的意识形式加以正确的引导,以负责的公民视角建构公共事件的解读框架,制造社会共识,巩固社会认同.没有主流媒体就没有共识,失去认同的社会也不会大踏步前进.从凝聚社会共识的角度,网络时代的大众传媒具备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们承认,当我们站在学术的角度讨论电视媒体的得失的时候,已经不能再把电视捧上高高的神坛去瞻仰它去评价它了,电视的使命已经从纯粹的说教传达转化为服务大众。这种转变无疑是电视的一大进步,也是电视发展的重要契机。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国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中国当代电视理论及电视事业的发展处于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语境中,文化工业与文化产业的碰撞和紧张、人文精神和世俗精神的碰撞和紧张、产业化与商业化的碰撞和紧张、本土化与同质化的碰撞和紧张使中国电视在实践的过程中承担了更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周莉 《新闻前哨》2004,(7):12-13
当代中国媒体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价值取向:平民化与精英化。这两种取向影响着媒体实践、决定着媒体的最终面貌。 媒体的平民化浪潮 平民化浪潮在当代中国媒体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媒体经历一场从表达方式到话语形态、从报道角度到内容题材、从表征形式到内在特征的巨大革命。从媒体的内容来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媒体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价值取向:平民化与精英化。这两种取向影响着媒体实践,决定着媒体的最终面貌。  相似文献   

9.
李铁锤  王莹 《新闻知识》2007,(11):33-35
作为当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再现媒体,中国电视文化既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同时也是这一时期的历史见证:一方面,可以从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语境来观察和阐释这一时期的电视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一时期的电视文化来理解和分析这一特定时期的社会语境。这就决定了电视文化必然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和发展而不断演变和转换。  相似文献   

10.
杨学丽 《新闻世界》2009,(9):126-127
本文以“邓玉娇案”为例,从理论角度出发,以《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为例,论述当代中国社会对报刊社会责任要求的深化。《南都》对该案件的报道,包括整理其他媒体报道,独家专访,刊登媒体人士、读者及网友的评论观点等,及时、全面、深入、准确公正,体现了当代中国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新闻是一种尚未充分认识和挖掘的资源,它既关乎社会的精神发展,也是当代物质生产力的一部分:随着媒体的市场化和传媒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媒体正在一味追求传媒产业的竞争力和建立在噱头和所谓轰动效应之下的受众影响力,从而失去了在新闻职业道德和理性思维支撑下的社会引导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传媒格局深度变化,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一些媒体出现了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甚至缺失的情况,导致传媒公信力下降、社会主流价值观偏失、人民利益受损等诸多危害。现阶段,我国新闻媒体要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觉承担、认真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做好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参与者。  相似文献   

13.
论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中国社会,人人都知道“让媒体曝光”这句话总是带有一种威慑力。但是,在一次次的事件报道中,一些媒体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置所担当的社会责任于不顾,与正确的方向背道而驰,使得自身的正义初衷发生了扭曲,严重影响了传媒的公信力。2007年7月,北京一家电视台爆出“纸馅包子”事件。对这样一起骇人听闻的新闻造假事件,新闻界深感震撼,社会反响强烈。通过此事,我们应该吸取教训,新闻媒体如果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将舆论导向置之脑后,罔顾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和综合效应,那就难免出现类似这样的造假事件。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中国社会,人人都知道“让媒体曝光”这句话总是带有一种威慑力。但是,在一次次的事件报道中,一些媒体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置所担当的社会责任于不顾,与正确的方向背道而驰,使得自身的正义初衷发生了扭曲,严重影响了传媒的公信力。2007年7月,北京一家电视台爆出“纸馅包子”事件。对这样一起骇人听闻的新闻造假事件,新闻界深感震撼,社会反响强烈。通过此事,我们应该吸取教训,新闻媒体如果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将舆论导向置之脑后,罔顾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和综合效应,那就难免出现类似这样的造假事件。  相似文献   

15.
展江 《青年记者》2010,(13):33-35
从前段时间关于学校和幼儿园杀戮和多起自杀事件的报道,到近期的电视婚恋相亲节目,一股针对大众媒体的批评甚至整肃浪潮似乎在形成。笔者认为,当代中国空前强大的媒体传播能力的确值得重视,它们的负效应应当努力避免,但是如果把社会多年积累的矛盾归咎于媒体,那是很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16.
赵辉 《新闻战线》2012,(7):40-41
今年2月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媒体统一行动,大力宣传雷锋精神、雷锋式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宣传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学雷锋活动的经验和成效,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促进了社会良知的觉醒,坚定了人们共筑当代中国道德高地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从前段时间关于学校和幼儿园杀戮和多起自杀事件的报道,到近期的电视婚恋相亲节目,一股针对大众媒体的批评甚至整肃浪潮似乎在形成。笔者认为,当代中国空前强大的媒体传播能力的确值得重视,它们的负效应应当努力避免,但是如果把社会多年积累的矛盾归咎于媒体,那是很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18.
我们处在一个多元价值共存的社会时期。在这个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社会思想和价值形态都有其自身的社会群体。作为化的传承载体的媒体,无疑要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多元社会。中国媒体在上个世纪90年代达到迅猛发展的高峰,发展的结果就是将受众分众化,分众化之后先是节目的专业化,紧接着就是频道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19.
媒介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使得受众的地位大大提升,不少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不惜低俗、媚俗,放弃了媒体的社会责任。这种短视行为势必会削弱媒体的公信力,使媒体失去受众的信任。  相似文献   

20.
肖芃 《青年记者》2006,(1):54-55
大众媒介素来有舆论监督之职责。在西方,记通常被冠予“无冕之王”的称号;而在中国早期的革命实践中,媒体也是影响时代进程的强大宣传工具。现代社会中,尽管化的多元形态使媒体无法完全决定公众的观点与行为,但有着强大传播效果的媒体议程,依然具有影响民众、变革社会的能力。然而,媒体议程的设置,却并不完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会受到传播规则的种种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