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凌 《教育与职业》2012,(30):172-173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在此模式下,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质既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现代企业和高职学生自身素质发展的需要。要办好高职教育,需将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深化校企合作、融合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促进学生企业文化综合素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文化素质教育要与教师文化素质的提高相结合,是文化素质教育深化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从高校的教育目标、高校教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误区、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的现状、高等教育改革等角度分析了加强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从教师自身的因素及学校加强外部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强化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化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其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表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必须成为职业院校的重要教育理念。增强课堂教学的文化内涵、定期举办科技人文讲座、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倡导组织课外读书活动都是职业院校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可行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文化素质教育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推进高职教育转型发展、凝练人才培养特色的切入点,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重视和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明确课程目标定位,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在促进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是促进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职教论坛》2007,(7S):36-36
高宝立在《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撰文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各岗位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亟待进行相应的改革。开展人文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人才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人文教育“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6.
情商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是培养综合人文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提高学生的情商是综合人文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证明,加强情商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其他方面能力。要尽快将情商教育引入学校课堂。  相似文献   

7.
蔡忠兵 《教书育人》2012,(24):12-14
一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现状自1995年原国家教委提出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以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已成为各高校的普遍共识。其间,有关文化素质教育的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精品课程、规划教材和专题网站等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力开展,有效促进了我国高校在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能力和素质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成绩背后  相似文献   

8.
关于推进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校建设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举措。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构建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文化素质教育特色,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树立"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理念,处理好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以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进一步推进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9.
陈桂霞  张丽 《成人教育》2007,(12):21-22
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结合高职院校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调整和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建立温情的人文关怀,加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通过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具备较强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人文素质是合格高级工程人才的必备条件。高等工程教育应重视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在实践教学环节得以落实与深化。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坊通过建立平台、正确引导和加强管理等措施,促进了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从1995年开始,至今已过十余载。回顾以往,中国文化素质教育一直在自身逻辑和社会逻辑的博弈中前行,受内在发展与外在驱动的双重作用,穿梭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矛盾之间。为此,坚持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文化素质教育和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课程体系和教学的深化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文化素养的加强等,对促进卓越人才培养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满足当前社会企业对高职人才的新需求尤其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新渴望.从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现状、学生的文化素质现状、教师的文化素养现状入手,在分析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切入点、以课余素质教育学分制为平台,推进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3.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经济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理工科大学来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重视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作为对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的重要渠道,在理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加强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课程建设的重要性第一,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是当今科学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的要求。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是当今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综合化的趋势,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相互渗透,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信息化的趋势等,要求高等学校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基础性教育。它对于教育理念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及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现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素质的倾向,严重制约着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只有转变观念,深化教学改革,营造校园氛围,才能使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基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教育,随着改革开放发展了二十年之后,上下各方形成了一个共识,必须重视素质教育。良好的素质,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是人才日后发展的巨大潜力,也是一个社会高度文明的标志。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一个重要举措。为适应这一转变和要求,探索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形式,自1…  相似文献   

17.
工科院校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工科院校只重视专业教学,对文化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学生文化素养贫乏,教师的人文素质也有待提高。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还要增设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举办各类文化学术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素质教育氛围中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文化素质是人才素质中最基础的方面,而大学时期是个体文化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高师院校培养目标的规定性和师范教育的人文性相应地对所培养对象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培养过程中,学校必须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着力点,以努力提升师范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精神境界和智慧水平,从而为师范生的终生发展和为人师表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严永林 《成才之路》2012,(33):21-21
职业教育数学课应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包含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基本要求,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基础性学科。教师从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培养模式、课堂管理模式几个方面的转变阐述了在职业学校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提升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从用人单位要求看中职生学习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课,是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课教学,承担着提高劳动者素质,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为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基础的任务。改革中职文化课,是深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