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骥才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画家,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描写我国文革时期的一对生死与共、患难相随的夫妇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以及以天津、北京一带市井民俗文化为题材的《三寸金莲》和《神鞭》等作品。  相似文献   

2.
冯骥才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画家,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描写我国“文革”时期的一对生死与共、患难相随的夫妇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以及以天津、北京一带市井民俗文化为题材的《三寸金莲》和《神鞭》等作品。然而1997年,他的笔锋一转,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冯骥才的小说《三寸金莲》的语言特色进行了实例分析,论述了小说在用词的准确、恰当方面达到了精当至极的高度,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方面,各显特色又浑然天成。  相似文献   

4.
冯骥才,男,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1942年生于天津。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五十余种。其中《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等均获全国文学奖。《感谢生活》获法国“女巫奖”和“青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由《炮打双灯》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夏威夷电影节”和“西班牙电影节”奖。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三十种,其中英译本五种。  相似文献   

5.
冯骥才的《怪世奇谈》系列津味小说《三寸金莲》和《阴阳八卦》等作品的语言颇具特色,特别是在修辞方面更是匠心独运,本文通过对其小说中超长组合的同素连用的研究,旨在在已有对其作品风格、语言特色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感受其与众不同的修辞美感。  相似文献   

6.
<正> 一九八四年,冯骥才的《神鞭》发表了,并在结尾处“附记”:“此乃若干中篇与短篇组成,不成‘系列’,可谓‘组合’,冠之总名:怪世奇谈。”读者群中,本有好通俗文学者与好严俗文学者之别,但对《神鞭》,却表现了难得的一致的高度热情,都期待着《怪世奇谈》第二部的出现。《怪世奇谈》第二部《三寸金莲》在八六年又与读者见面了,好通俗文学者与好严肃文学者又表现了更为一致的更加高度的热情,又期待着第三部、第四部的出现……为什么《怪世奇谈》能引起如此广泛的读者群的喜爱?我想,这与它表现的不同于一般  相似文献   

7.
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中篇小说《啊!》、《神鞭》,短篇小说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小说《狼图腾》内在意蕴的分析,力图挖掘出在"狼"意象表征背后所蕴涵的以"狼图腾"为文化内核的草原游牧文化精神,从而揭示出在人类学视域下,小说《狼图腾》所彰显出的文化认同理念。  相似文献   

9.
当代小说中的“鞋”——当代文学的意象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学传统看,"鞋者谐也",鞋有性的意味。当代作家在作品中赋予鞋更为丰富的文化意义。冯骥才的《三寸金莲》中的鞋,是文化批判的证明;刘庆邦的《鞋》与红柯《靴子》中的鞋,是柔情的证明;而苏童的《回力牌球鞋》与朱文颖的《高跟鞋》是时尚的证明;而韩少功的《鞋癖》则是历史的证明。  相似文献   

10.
·【阅读引言】冯骥才,浙江宁波人,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神鞭》,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  相似文献   

11.
民俗语言是广大民众用来表达思想并承载民间文化的口头习用语,《明清平话小说选》[1]中记录了一些民俗语言的史料,通过分析小说的民俗语言特色,来对小说语言背后的民俗进行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就巴金的小说《家》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进行解读,具体从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和家庭婚姻伦理入手解析小说中的故事主题,并从中就五四运动中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3.
《尘埃落定》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写出了作者对人生和生命的宗教体验,小说中的宗教文化是作者进行创作的精神原乡和民间文化资源,文章从《尘埃落定》中宗教文化所折射出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走向和作者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对小说中的宗教文化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4.
《婚礼的成员》不仅是一部成功的成长小说,更因其中暗含的通过仪式赋予作品更加长久的艺术价值。小说中对所有人物与事件的编排都包含在这一仪式过程当中,并通过作者仪式化的叙事手法展现出来,为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解读作品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儿子与情人》是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代表作品之一,本文以弗莱《批评的解剖》中原型理论为基础,结合弗雷泽的人类学著作《金枝》对小说体现人物关系展开论述,从文化学、人类学、心里学等角度来重新审视文学作品,为小说的人物解读和情节分析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先欣赏冯骥才小说《神枪手》:玻璃花叼着烟头神气地向上撅起来。啪一下,烟头被打灭,啪!又一下,叼在嘴上的烟卷竟给打断;啪帽子被打飞了。他才明白有人朝他开枪。他原地转一圈,这时打开洼地跑来一少年,递给他一张帖子说:我师傅要会会您。去么?去就去,三爷怕嘛!神鞭都叫你三爷吓跑了!玻璃花毫不含糊,气冲冲跟在后边走。  相似文献   

17.
许江 《小学语文》2011,(4):52-53
提起天津,人们恐怕首先会想到狗不理的包子、十八街的麻花、杨柳青的年画、泥人张的彩塑等等。可要在文学界提起天津,冯骥才大概是不能不提的一面旗帜、一块招牌。作为一位作家,冯骥才的名声主要来自他的“津门系列”小说,亦有人称之为“津味小说”。冯骥才虽祖籍浙江,可生在天津长在天津,对天津的风俗文化了如指掌。  相似文献   

18.
《孜孜尼乍》是凉山彝族广为人知的神话,同时也是一部研究者众多的著名彝经.从文学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借助人类学结构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孜孜尼乍》这一神话重新加以分析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其所表现的是族群元叙事中的“衰落”母题,是一则“失乐园”神话.而透过其中包含的诸多禁忌文化因素,《孜孜尼乍》也表现出了其自身的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19.
夏目漱石在创作带有批判精神倾向的名作《我是猫》及《哥儿》之后,又发表了"以美为生命"的小说《草枕》,其中所蕴含的非人情美学究竟意味着什么?通过解读该篇小说中折射出的深刻意境,我们可以把握住作家夏目漱石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所持有的独特文化思维理念。  相似文献   

20.
正小说人物的解读离不开人物语言这一重要抓手,但如果就语言而论语言,那可能会造成人物性格的扁平化,无法使其"立"起来。如果我们能够结合人物说话的特定环境与人物说话的目的再来分析,那就会读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好嘴杨巴》是冯骥才《俗世奇人》系列中的一篇文章,讲述了天津名吃杨巴茶汤成名的过程,特别是传奇人物杨巴的聪明才智,凭借一张"好嘴"化解了一场危机。在解读人物时,不少教师会抓住杨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