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只蚂蚁口渴了,一只好心的乌鸦衔来一滴水,对着蚂蚁的嘴,把一滴水滴落到它的嘴里。乌鸦没有想到,可怜的蚂蚁竟被一滴水给活活呛死了。乌鸦没有想到,一滴水,对于蚂蚁来说,无异于滔天洪水。乌鸦没有想到,超越他人承受的给予,不是爱,而是害;不是福,而是祸。  相似文献   

2.
蚂蚁招兵     
一只在洞外散步的蚂蚁见地上有一只死乌鸦,便立即回洞招来了10只蚂蚁,可是拖不动那只死乌鸦。于是,每只蚂蚁又回洞各自招来了10只蚂蚁,大家你拖我  相似文献   

3.
漫画中,左边的小乌鸦正在衔起一粒一粒石子往瓶子里放,希望通过这个方式来喝水。老乌鸦看见了,说它:踏实、认真。另一只小乌鸦也在喝水,可它不是往瓶子里投石子,而是用了吸管。再看下面老乌鸦对它的评价:偷懒、滑头。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课本上的寓言故事《乌鸦喝水》可谓妇孺皆知,如今又有了续篇:一只乌鸦飞进一个沙漠,口渴难耐,它看见地上有一个瓶子,瓶里有半瓶水,就高兴地落在瓶子旁边。可是,瓶子附近一个石子也没有。看着水却喝不着,这可急坏了乌鸦,它就到处找石子填瓶子。可找来找去,除了满地的黄沙,一个石子也没找到。最后,这只乌鸦又累又渴,死在瓶子旁边。由这只乌鸦,我不禁想到了莘莘学子:无论是解题思想,还是解题方法,老师都讲过,但就是题目答不出来。何故?思想、方法还没有内化成能力。没有真正内化成能力,学生就不可能做到  相似文献   

5.
乌鸦?呵呵,不用把嘴巴张得那么大。我说的乌鸦,不是小时候我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中的那只笨蛋乌鸦,而是我们班的一名女生苏涓。想知道她为什么叫乌鸦吗?想知道她是个怎样的女孩子吗?呵呵,不用着急,待我慢慢说给你听。苏涓是我们班最高的女生。圆圆的眼睛、直直的鼻子、特别馋的嘴,还有一张黑黝黝的脸。也正因为这张脸,她得到了一个美称“乌鸦”。当然了,这只是一部分原因。苏涓是性格非常随和的那种女孩,从不喜欢和别人斤斤计较。同学们一遇到她,总喜欢叫她的美称———乌鸦,还经常开玩笑地问她,那些小乌鸦没有肉吃,会不会饿着了……我想…  相似文献   

6.
创新的价值     
漫画中的第二只小乌鸦.并不像第一只那样,老实巴交地衔小石子投进瓶子.而是用淘气孩子随手扔下的吸管,喝到了甘甜爽口的水。这不是偷懒滑头,而是深谙创新的价值,追求效率。  相似文献   

7.
这滴水诞生于凌晨的一场大雾。人们称它为露珠,而她只把它当做一滴水来看待,它的的确确就是一滴水。最初发现它的人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她不是在玫瑰圃中发现它的,而是为了放一只羊去草地在一片草茎的叶脉上发现的。  相似文献   

8.
两只乌鸦     
《双语学习》2010,(11):8-8
两只乌鸦停在石头上, 一只飞走剩一只, 看到同伴飞走, 另一只也飞走了, 那儿就没有乌鸦了。  相似文献   

9.
一位历经挫折的朋友曾感叹地问,人生到底有没有失败的季节,我也是哲学家,可一旦遭遇失败,且不是两次,而是十次,你还能有那种自信和智慧的心情吗?我不知道怎样回答,我的眼前只有一只蚂蚁和一只鸟。那是公元13世纪一只普普通通的蚂蚁。一位将军被强大的敌人打败了,被迫躺进一个废弃不用的马槽里躲避敌人的搜捕。我们说的那只蚂蚁恰好也在马槽里忙着自己的营生。它在努力地扛着一粒玉米,试图爬上一堵垂直的“墙”。蚂蚁当然不知道将军的事情,但将军的目光和心智却被它吸引了。那粒玉米的重量不知是蚂蚁体重的多少倍,也许不亚于人去托起一头大象…  相似文献   

10.
一位历经挫折的朋友曾感叹地问,人生到底有没有失败的季节,我也是哲学家,可一旦遭遇失败,且不是两次,而是十次,你还能有那种自信和智慧的心情吗?我不知道怎样回答,我的眼前只有一只蚂蚁和一只鸟.……  相似文献   

11.
一位历经挫折的朋友曾感叹地问,人生到底有没有失败的季节,我也是哲学家,可一旦遭遇失败,且不是两次,而是十次,你还能有那种自信和智慧的心情吗?我不知道怎样回答,我的眼前只有一只蚂蚁和一只鸟.……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只乌鸦,一只又黑又丑的乌鸦,我本身似乎就是一个不幸的象征。也许我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容貌,可并不是别的人都这么不在乎。因此,我很孤独,也很自卑。我没有任何朋友,也没有家,甚至连一个歇脚的地方也没有。我不奢望太多,只想有一个家。可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它剥夺了我拥有  相似文献   

13.
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有一次,他吃完了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她没有像一些母亲那样视而不见,而是让他捡起来,  相似文献   

14.
蜘蛛的奥秘     
昨天早上,我发现我家的阳台里有一张蜘蛛网,我捉了一只蚂蚁放在网上。随着蚂蚁的挣扎,蜘蛛网有节奏地摇晃起来。这时,从墙角爬出了一只白色的小蜘蛛。它爬到蚂蚁面前,吐出一种白色的丝将蚂蚁的脚和身体缠起来,然后就回洞里去了。我想:蜘蛛网是有粘性的,别的虫子都能被粘住,而蜘蛛自己为什么不会被粘住呢?想到这里,我又继续观察,但是蜘蛛始终没有再出来。 今天,我发现蜘蛛网上的  相似文献   

15.
一提起乌鸦,人们便会想到《伊索寓言》中“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把石子扔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涨到了瓶颈,它终于喝到了水。乌鸦真有这么聪明吗?当然有,而且远比这聪明得多。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亚历克斯·泰勒博士致力于研究动物的智力和人类思维之间的关联,他养的一只叫“007”的乌鸦竟然在一次测试中解开了一道连环谜题,  相似文献   

16.
思维体操     
<正>1.智力题蚂蚁调兵一只蚂蚁发现了一条死虫子,立刻回窝唤来10个伙伴,还是搬不动虫子。这些蚂蚁全部回窝又各招来10个伙伴,还是没有搬动。蚂蚁们又全部回窝各自再搬来10个兵,还是没有搬动。蚂蚁们坚定不移,又各自回去搬兵,每只招来10个,终于把虫子拉回了家。请问,一共出动了多少只蚂蚁?2.谜语城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打一植物)像冬瓜,腰里挂,一面跳,一面打。(打一乐器)会飞不是鸟,两翅没羽毛,白天休息晚活动,捕捉蚊子本领高。(打一动物)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在课本获知《乌鸦喝水》的故事,说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在它的面前有一瓶水,但是由于瓶底很深,里面的水又很少,乌鸦的嘴根本够不到水,于是乌鸦想到了一个办法,叼来许多石子,然后将它们一一放进瓶子,随着石子的增多,瓶里的水慢慢升上来了,于是乌鸦便轻松地喝到水了. 当时老师把这篇文章当童话来教,我们也一直以为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因为没有谁会觉得具有“恶棍”之称、代表着凶兆和血光之灾的乌鸦会有这么聪明. 然而,事实上,这则故事却是真的.众多的科学研究都表明,乌鸦足智多谋,相当聪明,是天空中绝对的灵长类.  相似文献   

18.
吴瑨 《当代学生》2015,(5):8-10
提到乌鸦的聪明,你也许首先会想到《乌鸦喝水》中"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然后,乌鸦利用石子喝到水。近年来,鸟类学家推出一份"鸟类智商排行榜",拔得头筹的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乌鸦。巧解迷局的乌鸦007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亚历克斯·泰勒博士和他的乌鸦搭档"007"正在完成动物王国有史以来最复杂的测试之一。测试模型接受挑战的"007"飞入一间设有难题的房间,它想要吃到盒子里的食物。  相似文献   

19.
乌鸦和狐狸     
乌鸦找到的肉被花言巧语的狐狸骗走之后,它很气愤,恨不得立刻就把狡猾的狐狸狠狠地教训一顿。但乌鸦想到自己的孩子还没有吃东西,又担忧起来。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课本上的寓言故事《乌鸦喝水》可谓妇孺皆知,如今又有了续篇:自从那只口渴的乌鸦用填石子的方法喝到水后,它的伙伴便记住了这一妙法。一天,一只乌鸦飞到沙漠里,口渴难耐,恰巧看见地上有个盛了半瓶水的瓶子。只是,瓶子附近没有石子,除了满地黄沙,乌鸦一个石子也没找到。最后,这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