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马海峰 《考试周刊》2022,(16):46-49
随着社会对素质教育的愈发重视,将传统文化与教学相融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重大价值。语文学科本身就担负着教导学生明理、明智的重担,语文教材中囊括诸多优秀文化,语文学科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符合学科发展要求。初中阶段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将传统文化扎根于每一位中国人心的黄金时期。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更好地彰显语文学科本身的价值,还能够将弘扬传统文化工作贯彻落实。因此,文章在深入剖析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策略和教学效果评价策略,以期帮助初中语文教师更好地完成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是体现我国民族特色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教育开展的文化基础。语文学科作为我国教育学科中典型的文化代表,其教学过程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将传统文化更好的继承下去,可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至中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和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对此,本文针对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不断地发展中,社会各界对初中教育也有了新的要求。初中语文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显得稍微枯燥一些,学生对很多文章、诗词的感觉都是生涩难懂的,传统文化的渗透,很大程度解决了初中生学习枯燥的问题。本文就关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将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到其中展开分析,并且提出几点改进的方式,以期二者的融合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语文知识的运用不仅体现在日常的交流与沟通中,还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紧密融合。传统文化精神与语文学科教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正确认识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性,优化传统文化精神的渗透策略与课堂教学情境设计,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与主要形式,将是现代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如果能够将我国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当下语文学科的教学当中,不但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初中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认知,通过他们推动我国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优质的传播与发展,而且也可以提升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在语文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就如何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做出探讨,以期对同行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语文学科的学习与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掌握语文学科素养十分重要。受到以往教学方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缺少相应的文化感知能力。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小学语文课堂尤其是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参考。一、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阅读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内涵,而语文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因此,语文学科知识教学的开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自身的民族自豪感。此外,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综合文化素养,而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学科知识的教学中,这也是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的根与魂。如果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总纲"出发,就很难建构语文学科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语文学科的教育内容就不能纲目分明地积累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语文学科有内在的课程规定性,在传承传统的同时,我们要按照语文课程规定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自己独特的传承规定。课程"规定"才是语文学科的传承起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情感教育开始得到重视,如何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学者提出把情感教育融入语文学科中,这引起人们新的思考。本文从多角度论述了情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每一门学科都渗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它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文化背景同时也诠释着该学科的本质和内涵。语文学科中的语言文化是我们最熟悉、使用最多的,语文学科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也将促进高中生更好地掌握其语言文化。我们将具体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把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主要论述如何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由于高中阶段的教育重点倾向于学生的能力提升,而语文学科作为学生的母语学科,需要通过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延续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教师要从文化含义、课堂与课外的渗透及优化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找到教学内容中的切入点,合理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使学生的接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任弘 《学周刊C版》2023,(35):27-29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团结各民族、推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宝贵资源。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义务。在教育领域加强对广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使其自觉将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己任是教育工作者今后努力的重点。语文本身就根植于传统文化,源于社会生活,在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上优势显著。今天的很多乡村地区本身就保留着诸多传统文化,通过乡村学校语文教师的整合和挖掘,探索本地传统文化和语文学科之间的联系,将其有机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更好地展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更能够保留乡村传统文化的精华,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引起更多人对乡村文化和乡村振兴的关注,一举多得。本文就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乡村语文教育之间的融合路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经历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出来的民主,在我国文化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当前我国高职文学教育中如果能够有效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大大增强语文教学的立体化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接触国外优秀文化的同时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中所散发的内在魅力,进而主动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帮助高职学生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在高职文学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出发,分析当前高职文学教育现状,探究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到高职文学教育中去。  相似文献   

14.
为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学科中,通过作文教学去传扬传统文化,不失为一种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5.
以传统文化传播的方法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国际汉语教育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创新路径,旨在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汉语教育背景下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教育事业发展中需要承担更多的传统文化弘扬与发展责任,语文学科由于其固有的特殊性,自然也成了传统文化弘扬与发展的有效载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更是极为必要。通过对部分高中学校语文教学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并不简单,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选用上的不合理也制约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本文将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就其如何更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什么是教育现代化、为什么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以实现教育现代化、怎样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三个方面的问题。试图从文化的角度来反思我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更快、更好地实现。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1,(13):35-36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文化功能。若想达到这一教育目的,就必须注重加强对流行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以此不断地丰富高中语文教育的内容,切实地提高高中生的文学素养。笔者针对现阶段高中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利用流行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高中语文教育中流行文化资源利用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高中语文教育活动的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提出要注重语文学科传承文化和优良传统的价值,通过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感悟其内涵,领悟其价值,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自身文化修养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因而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传承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并基于教学实践,探究让传统文化更好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传承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84):34-35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教育是幼儿教育中较为关键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都是小学教师最为重视的教学内容。语文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幼小衔接教育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而在幼儿语文衔接教育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其现状不容乐观,尚存诸多问题。因此,及时解决教育过程中的现存问题,保障幼儿语文衔接教育的顺利完成,是当下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阐述了幼小衔接的基本概念及实际意义,分析了语文学科幼小衔接教育的基本概念及发展现状,指出了语文学科幼小衔接教育的现存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语文教师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教育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