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木心 《教师博览》2013,(7):27-28
<正>"文学是可爱的"不要讲文学是崇高伟大的。文学可爱。大家不要放弃文学。文学是人学。至少,每天要看书。开始读书,要浅。浅到刚开始就可以居高临下。一上来听勃拉姆斯第一交响乐,你会淹死。一开始听《圣母颂》《军队进行曲》,很好。  相似文献   

2.
最后一课     
雨急,一波一波砸在铁皮屋顶上,像开场的梆子锣。门被悄悄推开一条缝,挤进叶子的半张脸来,眼白飞快地轮了一转,然后长长地咦了一声,一肩头就把门拱开了。叶子两手拎着好几个塑料袋,全部是早点,是特意到对面街上买回来的,谁知就落起了雨,一路小跑回来身上还是湿完了。她使劲在门口跳了几下,又把脑袋甩了几甩,才正式进家。  相似文献   

3.
张进 《学习之友》2010,(7):50-50
人们都知道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著名爱国作家、学者郑振铎先生的“最后一课”。  相似文献   

4.
《大中专文苑》2014,(6):73-74
这是陈丹青听木心的课的听课笔录,讲世界文学史,本文是木心的"最后一课",选摘时做了部分删减。希望我们都能学会时时快乐,让快乐来自智慧又滋养智慧。文学是可爱的不要讲文学是崇高伟大的,文学可爱。大家不要放弃文学,文学是人学。至少,每天要看书。开始读书,要浅。浅到刚开始就可以居高临下。一上来听勃拉姆斯《第一交响乐》,你会淹死。一开始听《圣母颂》《军队进行曲》,很好。对西方,一开始从基督教着手,要从完全看得懂的书着手。还得有选择,至少到六十岁以后,才能什么书都可拉起来看,因为触动你去思考,磨砺你的辨别力,成立你自己的体系性,你们现在还不到这个境界。以俄罗斯为例,可以先是高尔基,然后契诃夫,然后托尔斯泰,然后陀思妥耶夫斯基。  相似文献   

5.
最后一课     
阳光依旧照着两排青葱的水杉,澄澈明晰地在临窗的桌上投下细密有致的阴影。那两排挺秀的水杉昨天似乎还泛着初春的嫩黄。倏忽间就换上了初夏苍郁的绿衣。  相似文献   

6.
最后一课     
日本兵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或郊外开进租界。 被认为孤岛的最后一块弹丸地,终于也沦陷于敌手。 我匆匆的跑到了康脑脱路的暨大。 校长和许多重要的负责者们都已经到了。立刻举行了一次会议。简短而悲壮的,  相似文献   

7.
最后一课     
王志文 《高中生》2009,(1):59-59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  相似文献   

8.
《教书育人》2008,(4):67-67
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 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土,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相似文献   

9.
“这一真是一个奇怪的电话!”爸爸挂断电话后说,“火车站的人打电话说,他们那儿有个寄给我的柳条箱。我问他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他非常恼火地告诉我‘快点过来取吧’。”  相似文献   

10.
伊凡 《学子》2003,(9):44-44
  相似文献   

11.
12.
最后一课     
危难时刻,方显人间大爱。震惊世界的四川特大地震灾害,震裂了公路、震倒了房屋,但震碎不了人们的爱心!若要问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那些用身体和生命谱写爱的赞歌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13.
孔子说"绘事后素"(<论语·八佾>),意思是绘画时不能将色彩全部填满,一定要留下一部分空白,以供欣赏者发挥想象,这在国画技法中叫做"留白".其实这也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正如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所指出的"文学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  相似文献   

14.
【课文品读】极具魅力的精彩片段《最后一课》的高潮和尾声部分,无疑是极具魅力的精彩片段。可以说,它的每一个语言符号都有着自己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一个小学校的一堂课,主人公是一个平平常常的老师和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他们最能代表法国的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的情感是全体法国人民,乃至全世界被侵略国家的人民的共同情感,因此文章所反映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显得更加真实和深厚,文章也更富有感染力,以至成为不朽的世界名著。  相似文献   

18.
我们不能改变手中的牌,但可以决定如何出牌。——兰迪·鲍什2008年7月25日早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系教授兰迪·鲍什(Randy Pausch)在家中逝世。他的"最后一课"视频在互联网上流传极广,被下载超过1000万次,译成7种语言,人们亲切地称他为  相似文献   

19.
张港 《现代语文》2002,(2):30-30
《最后一课》“柏林已经来了命令……只许教德语了”的注释为:“柏林是当时普鲁士的首都。普法战争失败,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都是欧洲西部的钢铁产区)被迫割给普鲁士,普鲁士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这是一条辗转沿用了多年的注释,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条注释竟然有四处不准确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讲述的是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同学们请谨记:母语是最美的语言,热爱祖国是永恒的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