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看到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认真思考和探讨青少年犯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理对策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中学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把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本文对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德育人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要想构建一个道德、法治文明的社会就要从教育抓起。随着2017年的课程变革中学的思想品德课程变更为了道德与法治课程,这一改革证明了国家对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视度。加强中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的保护手段,而努力培养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则是加强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许兴爱 《甘肃教育》2009,(24):11-11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犯罪人员低龄化的趋势目趋明显,我们必须意识到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迫切性。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形成,必须依赖于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灌输和教育。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青少年犯罪现象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对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效应.青少年犯罪的根源在于法律意识的淡薄和法制观念的欠缺.要防止及减少青少年犯罪,从根本上必须要加强和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5.
如今,中国的改革发展进入到攻坚阶段,各种社会矛盾逐渐暴露和激化,仅从近些年青少年犯罪的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药家鑫事件、李天一事件、张超事件、祁可欣事件等等类似事件屡见不鲜,让人痛心疾首的同时,也不得不反思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教育的问题。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令其遵纪守法、懂法用法是社会的迫切需要。从青少年个体来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但是,社会上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淡漠,法律意识不强颇有微词。在西方文化的不断浸染下,一些青少年的行事准则、思维方式与传统观点相悖。某些青少年冷漠、偏激或者与社会并不接触。本文就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淡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已于1999年11月1日起实行。它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力的法律武器,应该引起中小学教育工作者重视。结合当前对“法轮功”的批判,我们应该从国家这一重大法律措施中认识到在当前呼声甚高的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学校教育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是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如果把这个阶段看做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打基础的黄金时期,那么这个阶段也必然是培养法律意识的最佳时期。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期,就会造成一个人素质上的严重缺陷,就可能会对未来社会的法制建设形成阻…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对于消费者之一的中学生来说,他们手中的零花钱越来越多,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学生之间有互相攀比现象,且容易挥霍,从而导致青少年犯罪现象时有发生。为此,笔者对本校的100名农村中学生进行了消费情况问卷调查。笔者希望本文的调查分析能正确引导中学生的消费观念,能给广大中学生这一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对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专家、学者以及热心于预防青少年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办法,但仍不能有效地控制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在青少年犯罪中,另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中学生犯罪率有上升和抬头的趋势,如何有效的预防,降低中学生的犯罪率,成为一个新的课题。笔者在本文中试着探究中学生的犯罪原因,为制定预防措施服务。  相似文献   

10.
初中正是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法律观念,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工程建设步伐。但是就初中政治教学现状而言,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主要探讨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人士提供有力的参考,以期夯实学生的法律观念、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刘步涛 《考试周刊》2010,(38):227-228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而犯罪成员年龄则呈下降趋势,犯罪手段成人化。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与青少年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淡薄有关,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特别是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使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这是关系到国家法制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  相似文献   

12.
<正>开场白: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发生了很多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给法治教育带来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犯罪低龄化日趋突出,给社会的发展和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了诸多困扰。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将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力军,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刻不容缓。今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爱国情怀进行分析研究。文章在分析了培养爱国情怀意义的基础上,就如何培养中学生爱国情怀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措施。希望本文能给予有关工作者一定的启发与帮助,在加强中学生爱国教育的同时,增强我国青少年的新时代责任和担当意识,激发青少年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爱国热情,只有加强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背景下,我国青少年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李丹梅 《新疆教育》2013,(12):114-114
教师的教育法律意识是教师关于教育法律认识的心理、观点、思想体系和教育法律知识的总称。教师教育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律素质的提高不但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法律知识欠缺、教育法制观念淡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倡导教师学法、懂法,培养和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法律意识是我国教育走上法制化轨道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曾强调过:“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从1985年起,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作出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并且明确提出青少年是普法的重点。我国在对青少年普法教育实施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广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有了显著提高。然而,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现阶段我国法制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从有关权威部门调查统计情况来看,中学生犯罪有增无减,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汪平 《甘肃教育》2008,(22):13-13
一、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必要性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的总和。法律意识对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公民遵守和执行法律发挥着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提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我们的小学和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近年来我国违法犯罪现象呈现两大特征:一是青少年犯罪直线上升;二是青少年违法犯罪渐趋低龄化。这种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重视和加强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既是加快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型人才的需要。又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是国家的财富。但是现在中学生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少数走到了违法的边缘,这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要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从预防入手开展工作。本文作者就此谈了三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培养教育青少年,预防与减少青少年犯罪,意义非常重大。改革开放以来,产生了许多新事物和新观念,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青少年明辨是非能力和自制能力尚不健全,容易走上犯罪道路。青少年的犯罪原因错综复杂,我们必须及早防范,并对症下药,尽快解决。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年青少年因缺乏法律意识而频发悲剧的现象,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在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中明确把青少年作为法制教育的重点对象,强调要有针对性地深入推进中学法制教育,引导中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而对广大中学生来说,课堂是成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当前普通中学多数没有专门开设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