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科学》2013,(1):10-13
摄影圣地羚羊峡谷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之一,更是全球知名的摄影景点——看,现在你知道带上一部好相机的重要性了吧?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百科》2012,(25):66
羚羊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最北部,这里过去是野羚羊的栖息处,因峡谷里常有野羚羊出没而得名。峡谷总长约400多米,谷顶两侧的距离很窄,但由谷顶到谷底的垂直距离却高达十数米。狭缝型峡谷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也就是上、下羚羊峡谷。上羚羊峡谷亦称"裂纹"而下羚羊峡谷则称作"螺旋"。光线通过不同深度的红色岩层缝隙的折射射入洞内,使得光线时刻在变化,一年四季,甚至每天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看到的色彩都不同,置身其中,真似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魔幻世界,令人终身难忘。  相似文献   

3.
植小物 《高中生》2014,(1):59-59
看关于动物的电视,有一幕别有意味。在遥远的非洲马拉河,河谷两岸青草肥嫩,草从中一群群羚羊在美美地觅食。一只非洲豹隐藏在远处的草从中,竖起耳朵四面转悠。它觉察到羚羊群的存在.然后悄悄地接近羚羊群。越来越近了,突然羚羊有所察觉,开始四散逃跑。  相似文献   

4.
在一场讲授如何做好人生规划的专业课中,老师问学生:“假设你一个人外出旅游,来到了一个峡谷,发现悬崖边几米深的地方有一个手提包,而且手提包是打开的,里面明显装着一沓沓钞票。同时,你还发现,在悬崖边有一些看起来长得不是很牢固的树根,这树根可以帮助你到达手提包的位置,拿到这笔意外的财富,当然,你更有可能因此而摔断脖子。请问:你会选择离开还是靠近?”  相似文献   

5.
高鼻羚羊     
郭光普 《生物学教学》2009,34(1):M0003-M0003
高鼻羚羊(Saiga tatarica)(见封面及封底图1~2),又叫塞加羚羊、大鼻羚羊、马可波罗羊。属于偶蹄目牛科塞加羚羊属,是藏羚羊的近亲,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在历史上,这种动物在我国新疆地区曾有分布,但由于自20世纪50年代起组织的多次综合及专项调查均未发现,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等级中被列为地区绝灭,列入中国七大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CR级(极危级);并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入附录Ⅱ。  相似文献   

6.
杨璨 《小火炬》2010,(4):20-20
溪源峡谷是南平的一座美丽的大峡谷,那里的自然风光独树一帜,拥有奇峰、秀水、险崖…… 走进峡谷,一声纤纤鸟鸣犹如天外来音。惊醒春日.骤然.林中百鸟竞翔.鸟声鼎沸,一只只鸟儿成群结队地穿过密密层层的枝叶,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7.
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出于策略上的考虑,把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和“东方社会理论”不恰当地等同了起来。这样做,虽有其积极一面,但在具体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了诸多的不良政治后果。主要表现为:人为地割断了社会主义与西方先进的物质文化条件的联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了刚性特征,政治生活中的形式主义,倚重于高度集中的、全能型的政治权力的超常规发挥。这值得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认真地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8.
《羚羊木雕》是张之路写的一篇关于怎样尊重孩子情感的记叙文,文章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影响深广。本文原题为"反悔",作者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间的矛盾。文章可分为四个层次,先写妈妈追查、逼迫"我"向万芳索要羚羊木雕,伤害了"我"的心。然后插叙"我"和万芳真挚的友情,写出自己与万芳的一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羚羊木雕》一文通过一件小事来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描写细腻,中心突出,故事情节非常紧凑,本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两种生活、两种内心世界,我们看到了少年之间朋友的交往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二、背景分析本文所在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本单元的其他几篇  相似文献   

10.
课文所写的家庭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结构精致,布局巧妙,情节发展曲折,矛盾环环相扣。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符合人物个性。教学设计时,把更多的自由、发现的快乐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去体验人物的个性特点,从而欣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进一步提高自己对文章内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杨玉华 《天中学刊》2005,20(3):12-14
中国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其重要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文化与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通相融性,而且作为改造社会的政治理论,也有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反映所适应的社会关系存在着整体耦合的现象。当然,在跨越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演进历程,又是不可跨越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针对俄国社会的特殊情况提出了俄国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著名设想,这一理论对于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东方落后国家未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中国国情,推动中国这样的东方大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文章结合马、恩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分析中国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基本国情和主要任务,从而明确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设想课文所写的家庭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结构精致,布局巧妙,情节发展曲折,矛盾环环相扣。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符合人物个性。教学设计时,把更多的自由、发现的快乐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去体验人物的个性特点,从而欣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进一步提高自己对文章内容的认识,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从而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家庭矛盾冲突,使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4.
资本的本性决定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必然会给人类带来"可怕的波折"以及"极端不幸的灾难",即使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也是如此。社会主义国家只有以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吸收借鉴先进的成果、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保障、在不断推进改革中解决问题,才能建成发达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最终完成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5.
编者易题意在立镜《羚羊木雕》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该文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相似文献   

16.
笔者发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羚羊木雕》在遣词造句方面的一大特色,就是大量地运用了叠词。这些叠词,从人物来看,几乎涉及文中所有人物;从描写方法来看,有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等;从所在位置来看,几乎分布在文章的各个段落。因此,笔者认为,重点品味这些叠词,是把握故事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的一条捷径,起到"立片言以明万意"、"牵一发而动全身"之  相似文献   

17.
张琳琳  徐丹 《英语广场》2023,(21):75-78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享有“加拿大文学女皇”的称号。她的长篇小说《羚羊与秧鸡》利用对未来夸张的想象,警示人们必须合理利用技术,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本文结合生态主义,从恶托邦的角度对《羚羊与秧鸡》这一作品进行分析,探究自然生态恶托邦和精神生态恶托邦的构建及造成恶托邦世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阅读和阅读教学应努力追求三重境界。"读懂作者"当是第一重境界。阅读的过程就是一种对话,一个平等交流的过程。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先要"读懂作者"。任何一篇文章都毫无例外地凝聚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智慧心血,作为读者,我们必须循着文字逐渐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羚羊木雕》(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即将结束时,师生共同讨论:“父母逼孩子要回送人家的礼物,这种行为对不对?为什么?”全班分正方和反方展开了一场辩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自古以来,就讲"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现在社会教育事业讲究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精读课文《羚羊木雕》,给我提供了进行素质教育的绝佳题材。下面就备课中根据课程改革精神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