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记者圆桌     
本刊特约小记者、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刘逸涵、陶令恒、陈丹懿(以下简称:刘、陶、陈)就本期话题"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书籍的世界"展开了一番讨论。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们这一次聊的话题是"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书籍的世界"。陶令恒同学,你最喜欢在什么时候读书?陶我最喜欢在午睡之前看书,这样当我午睡时,就会经常不知不觉地在梦境中进入书中描绘的世界了。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中有着大量奇异诡谲的梦境处理,从巴赫金梅尼普体理论中关于"精神心理实验"的论述来看,这些异常的梦境艺术首先营造了一个与现实对立的极具自由性、流动性的异质空间。其次,梦境使得个体的完整性破灭,从而令文本在结构与内容上都具有了很强的对话性质。同时,梦境文本中特殊的诙谐成分通过其强烈的双重属性向读者揭示人间的真实面貌及本质。  相似文献   

3.
YoYo 《中国科技奖励》2010,(10):F0003-F0003
<正>电影《盗梦空间》里,盗梦专家使用一种叫做"somnacin"的药物和一台机器,将一段意识上传至某人的梦境之中。然后,几位盗梦者也跟着进入目标的梦境。盗梦者可以通过虚构的盗梦机偷取人们内心中的秘密,甚至把新的意识植入对方大脑里。那么,在现实世界里,有没有可能读取别人的梦境,有没有可能控制别人的梦境的事呢?2008年,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装有128个电子感应器的头盔,试图用采集脑电波的方法解  相似文献   

4.
采用与早期诗歌对比的方式对昌耀后期诗歌进行分析,探讨其后期诗歌出现的种种精神症候,尤其是从"紫金冠"到"便帽"的精神转变。昌耀在后期开始了痛苦的精神裂变过程:死亡、焦虑、梦境成了昌耀后期诗歌文本的主要精神内容,它们同时也困扰着诗人本身。  相似文献   

5.
<正>新保敦子日本早稻田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早稻田大学现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东京都荒川区教育委员,教育史学会理事、国际交流委员、纪要编集委员,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第六届、第七届理事,与魏曼华、郑新蓉合著《我的教师之路——中日中小学教师口述史》。新保敦子是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家庭教育、少数民族和女性社会学的研究。近日,新保教授在北师大授课讲学,本刊记者借此机会,围  相似文献   

6.
《太原大学学报》2019,(4):38-44
在历来对《好的故事》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大都认为《好的故事》中的梦境代表着鲁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梦境的破碎代表着这种向往的失落。但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不符合鲁迅的精神气质,如果我们关注鲁迅的言说方式,很容易发现《好的故事》其实是一篇关于鲁迅的自我重建的文字。梦境是一种生存幻想,梦境的破碎是鲁迅对这种生存状态的拒绝与否定。  相似文献   

7.
讲述故事是人类追求意义在存在论层面的表现。中国古人善于讲述梦境故事,以之寄托理想,表达醒悟,劝导世人。通过对《南柯太守传》等梦境小说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梦境与小说都具有人文精神特性,都是寄寓理想和传达人生感悟的载体。梦境给予故事多层次特性与空间,梦境产生了双重人物与双重时间的文本现象,梦境创造了"我是惟一一个逃出来向你报信的人"。西方叙事学的"不可靠的叙述者"概念与梦文化"醒觉之辨"的结合与对应,可在文本内外融合中获得视野更开阔的理解:梦者与醒者是相对的,梦境与梦境之外互为存在,认识无止境,醒觉也无止境。  相似文献   

8.
《人面桃花》是格非"江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梦境作为其中的重要意象,所构筑的叙事空间产生了一股强大的美学力量,在与现实世界相互映照的过程中,形成了"双轨制"的叙事空间。梦境空间的构筑,为文本人物增添了难以抹灭的诡秘宿命,不仅表现了人物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以及作者独特的叙事诉求,更进一步在结构上呈现多重形态,丰富延伸文本的情节结构,以巧妙的构思丰富了文本叙事形态,体现了格非由文学形式实验转向对古典历史追问与探寻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相信所有的人都做过梦,人们对处于睡眠阶段的这种精神活动常常感到很迷惑:人为什么会做梦?梦境又是怎样产生的?做梦与人的睡眠环境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10.
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是"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心理现象",小说中的梦境不仅是故事本身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叙事手法的组成部分,既是小说描写的延伸,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美国著名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在其小说《金色眼睛的映像》中巧妙运用梦境的迁移、补偿和预测功能,使故事叙事虚实相生,人物性格及扭曲心理得以更好地凸显,深化了她一以贯之的精神隔绝和人性荒诞的主题描写。  相似文献   

11.
在茫茫无际的太空,一架美国载人宇宙飞船,徐徐降落在静悄悄的月球上。安装在飞船上的一小团天线,在阳光的照射下迅速展开,伸张成半球状,开始了自己的工作。是宇航员发出的指令,还是什么自动化仪器使它展开的呢?都不是。因为这种天线的材料,本身具有奇妙的"记忆  相似文献   

12.
在关汉卿名剧<窦娥冤>中,被屈打成招押赴刑场的窦娥,先是怨气冲天,咒天骂地,似乎完全否定了"天"的公正性与合理性,令人赞叹其反抗精神的彻底;后却又对"天"发出三桩誓愿,并随着剧情展开一一实现,似乎又对"天"主持公道深信不疑.这就不免让人大惑不解:这是一种不期而然的自相矛盾,还是一种别有深意的曲折表达?关汉卿到底想说什么?……  相似文献   

13.
小米  多多 《小学时代》2008,(8):4-13
从童话到科幻小说,从梦境到现实,拥有稀奇古怪超能力的愿望一直存在于人们的美好想像中。人类发展史上,已经无数次证明:看似荒诞的想像里面或许正在孕育新兴的科学。面对着"超能力"的巨大诱惑与无限潜能,无数科学家投入到了研究和试验当中。在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想知道哪些"幻术"有可能变成"技术",从而帮助我们实现"超人"的梦想吗?  相似文献   

14.
在没有和云南亲密接触之前,我所理解的"香格里拉"不是品牌就是地名,抑或是一种精神的图腾。总之,它就像梦境里一个神秘的召唤,萦绕于心头好多年。趁着长假,我毫不犹豫地开始了心仪已  相似文献   

15.
<正>《攻売机动队》配音:田中敦子/大塚明夫标签:科技里的哲学推荐指数:无法"隐形"的我们似乎我们已无法再做一个隐形人了。我们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科技终端被网络相互连接。我们可以变成理想中的多面手——一边健身一边看着荧幕还能通过蓝牙耳机回复别人的信息,沉浸在与科技链接的多巴胺幻觉里。如果科技发展到极致,当我们身体受到死亡威胁时,科技和我们的链接可以达到怎样的程度?电影《攻壳机动队》里的  相似文献   

16.
姜波 《中学生百科》2011,(26):26-27
有这样一道作文题:体育运动员不断冲刷记录,"更高、更快、更强"体现了人类挑战极限,不断突破的精神。下面以"挑战极限"为话题谈谈议论文主体段论证的深入与展开。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一段论述:"极限一般不可逾越。那么,在特殊的环境中,会怎么样呢?我们先来看一些事例。乔丹在39岁高龄时,宣布复  相似文献   

17.
你经常做梦吗?你还记得上一次梦境的情节吗?你做过恶梦吗?如果你对自己的梦境感到好奇,不妨读读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  相似文献   

18.
一、"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概述 2012年6月,浙江省教育厅正式发布《浙江省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以往数次课改,过分强调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而课改的精神,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快乐,增长知识,学会学习,树立目标,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浙江省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指出:"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中的课程目标是最核心的部分."把"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结合起来阐述课程目标,其意义何在?对中学地理教育会带来哪些冲击?笔者基于上述背景下展开"过程与方法"目标研究.  相似文献   

19.
眼睛逃跑了     
今天早上,当我还沉醉在"无作业、无考试、无烦恼"的"三无"梦境中时,一阵"河东狮吼"传来了。沉浸在美梦中的爸爸被吵醒了,于是,"公狮"开始向"母狮"发怒":干什么?还让不让人睡觉啊!""母狮"也不甘示弱地说:"没事我吼什么!我失明了!""公狮"睁开眼睛,可是他也看不见了,他急坏了,也吼道:"怎么搞的?我也看不见了!"  相似文献   

20.
这几天,巴特先生一直在琢磨:怎样让观众们走进梦境?有的小读者会说,那还不容易,把观众们哄睡着,不就走进梦境了吗?不,巴特先生不是这个意思。巴特先生的意思是:在清醒的状态下,让观众们体验梦境的神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