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完<学生伤害老师怎么办>(载于<教学与管理>2003年第5期,以下简称<办>)一文,笔者百感交集,现以几点拙见与<办>文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2.
对《四川教育》(87年1、2期)所载胡文彬同志的《教师形象的“藏”与“露”》和李响同志的《给学生以微笑吧》二文的观点,在下均表赞同。然觉意犹未尽,也想凑凑热闹,罗唣几句,以为续貂之尾。胡文的意思是:“在学生面前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所长‘露’出来,把自己的缺点‘藏’起来”,从而“在师生之间挂起一道‘门帘’,让学生看不到老师的全貌,给学生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以为老师‘神’,从而神往,进而敬畏”。李文讲,“在课堂上,面带笑容,给学生以微  相似文献   

3.
学生辱骂殴打教师,虽不是普遍现象,但不论乡村还是城市,这种令人痛心之举都时有发生。老师最讲究自尊,偏偏就遇到亲手调教的弟子损伤其自尊,心情是可想而知的。然而最可悲之处还在于受辱之后无从严惩学生以“讨回公道”,这叫很多人心理难以平衡,冤枉而又迷惘。那么究竟有没有什么挽回面子的好方法呢?可以说如果换个角度讲,答案是肯定的。正如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所说:“困难,在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时候,如果退一步在根本问题上重新思考一番,往往头脑更加清醒,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而在如何处理辱师的问题上,“根本问题”是什么呢?是事件…  相似文献   

4.
当师生之间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时,班主任该怎样处理呢?怎样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承认错误?我是这样做的。一、冷静处理。师生之间应尽量避免剑拔驽张的局面,一般来说敢于和老师当面顶撞的学生往往个性较强,常有对抗心理。直接交锋,针尖对麦芒,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使矛盾加剧,最后双方都下不了台。有的教师往往把学生“赶”出去或自己扔下课本一走了之,结果双方的自尊心都受到严重挫伤,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会受到影响。老师不要用强制的方法迟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批评.要以冷静的态度,以退为进,让学生从激愤的状态中稳…  相似文献   

5.
笔者读了《物理教学探讨》2006第五期吴法勤老师的“‘机械能守恒定律’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一文受益匪浅,但吴老师认为学生设计验  相似文献   

6.
拜读了贵刊今年第二期刘伦斌、支玉恒两位老师的《反思“带着问题读”》一文(下称《思》文),心中积语颇多,大有不吐不快的感觉,在此直陈己见,与刘、支两位老师商讨。《思》文在揭示“带着问题读”的第一大弊端中写到:“学生所‘带’的问题,是教师在备课时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自己确定的教学目的、方法设计的,它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思维方式和内心需求。”既说“不一定”,说明不肯定,它还有“可能”的意思。对于这样一个还有“可能”、还有“希望”的方法,作者却下了“因此,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是非自主的……”这是不是太武…  相似文献   

7.
语文九册《大仓老师》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老师问:‘你们知道的单词中,哪些是用来称呼自己的呢?’……大仓老师指名叫同学回答。‘自己’、‘我’、‘鄙人’、‘余’、‘吾辈’、‘咱’,老师把这一个个词写到黑板上。”大仓老师先后板书了“自己”等七个词,显然是想通过教学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用来称呼自己”的单词。然而,按照现代汉语的使用概念,大仓老师所板书的那些词并非都能用来称呼自己。“鄙人”是旧时用于自称的谦词;“咱”和“俺”都是方言中的自称词,它们与“余”一样,都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2012,(3):46-53
一项调查显示,95%的教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但90%的学生却认为教师不爱他们。的确有些老师不是真心爱学生,甚至不尊重学生,然而多数老师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学生好,但就是想不通为什么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爱,反而常常把这一切看成老师“为难”甚至“刁难”自己,是在和自己过不去。那么,作为班主任,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相似文献   

9.
《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9年第6期刊载了夏云陶老师《如何确认“反复”手法一从一道高考模拟题谈起》一文(以下简称夏文),文中认为某地高考模拟题中“俄乌‘斗气’致欧‘断气’,三方何时‘和气”’一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对此论断,笔者有不同看法,现提出来请夏老师和各位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10.
老师,您的眼里是否真的有学生?请看下面的一些实例———例1:一位教师在上《五彩池》一课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当一位学生读完“明明是清水……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成簇的珊瑚”之后,教师让其他学生对这位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评价。有位学生评价说:“他读的声音响亮,但是把‘丘陵’读成了‘丘岭’。”这时教师赞扬道:“你听得真仔细!”接着教师又让其他学生读自己喜爱的句子。这个过程看上去似乎很注重学生,其间不仅有“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还有“让其他学生评价”。但是…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班主任之友》2002年第3期上拜读了一篇见解独特的文章:《有一种伤害叫做爱》。作者以优美而伤感的笔调述说了两个故事,力图阐明教师的爱如何对学生造成了“伤害”。读罢此文,笔者想问:爱是一种伤害吗?第一个故事,女生作文写得很好,受到语文老师的宠爱。在语文老师的悉心培养下,女生作文特别出色,甚至“也发表了一些东西”。遗憾的是,“她没有考取大学”,因为“数学太差”。笔者不明白,语文老师的职责就是教好语文,学生数学没学好怎么会是语文老师的错?女生“严重的偏科现象”与语文老师“单方面的引导不无关系”是什…  相似文献   

12.
拜读了《小学教学设计》2006年第7、8期朱火寿、陈辉英两位老师的《找准教学起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一文,笔者认为两位老师对文中“教法一”的全盘否定是不正确的,“将学生的思维诱入‘泥潭’”的说法更是有失公允。我们知道,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以自己生活经验为基础的一种认识过  相似文献   

13.
读《四川教育》(87年1期)“教师形象的‘藏’与‘露’”一文,想起了前不久同一些教师讨论到教师在课堂上的仪表问题。有的认为,在课堂上,教师要面带笑容,给学生以微笑;而有的则认为,现在的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不好管,所以,在课堂上,要板着面  相似文献   

14.
近日,有幸读了陈庆宪老师执笔的《让学生经历数学思考和体验的过程》一文(见《教学月刊·小学版》2006—2上),主要讲述了临海市杨灵君老师参加省教研室组织的全省优质课评选,执教《平均分》一课的简要过程。就整节课而言,杨老师紧紧抓住“动手实践”,让学生经历了“感受‘平均分’“”体验‘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过程,新颖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但其中的一个片段,我认为处理得不好,杨老师犯了一个知识性的错误。这是在进一步理解“平均分”时,杨老师出示的一道练习题(:1)下图中苹果分成了4份,是不是平均分?怎样分才能使它…  相似文献   

15.
李伟 《班主任》2001,(12):48-48
《班主任》2001年第二期刊登了浙江省吴明老师的文章《老师不能发脾气吗?》,读后感受颇深。吴明老师从自己担任高二年级一个新组建的班级的班主任的经历中,勿庸置疑地得出了“教师也可以发脾气”的结论,认为:“虽然教师不该乱发脾气,但是,如果‘气出有因’,那么就把你的愤怒表达出来。另忘了,老师是人不是神,学生更愿意接受人性、有血性的教师。”本人就这一观点,谈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之友》2001年第8期刊登了一篇《谨防班级管理中的“讨官”“封官”“买官”》,该文章的作者发现,“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着一些‘讨官’、‘封官’、‘买官’的现象;此现象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它污染了学校这块纯净的土地,影响了班级管理,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该文作者还认为,靠父母找关系“讨的官”、教师卖人情“封的官”、学生花钞票“买的官”,这一类学生不具有当学生干部的素质,不能管好一个班,班干部只有德才兼备、品学兼优者,方可胜任。而笔者对此观点不能苟同、笔者认为,学校出现  相似文献   

17.
教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批改作文,但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批改是漠然置之。如高二(二)班張凤光在《談談写作的态度》一篇作文中这样写道: “我自开始作文到現在,向来对老师的批改沒放在心上。每次发回文来,先看看分数,然后往桌里一扔,到下次作文再和它‘見面’。什么‘文章空洞’、‘首尾不呼应’……全不管它。老师批他的,看不看由我……”达問题确实太严重了。达說明过去学生作文花费了不少时間,目的只是“完成任务”;教师批改作文花费了很多时間,沒有真正使学生受到教益,簡直落空了。那么怎么办呢?当然,积极的办法是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主动地重視写作;但也应有相当的措施。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  相似文献   

18.
当老师错怪自己时,不少同学由于无端蒙受冤屈,感到异常苦闷,有的克制不了自己,采取当场顶撞、抗拒的态度,在公开场合下搞得老师下不了台,形成“以错对错”的局面,使师生关系陷入僵局,这是很不好的。一些教育家指出,师生的认识具有相互反馈的特点。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反之亦然。教师对学生认识上出了偏差,错怪了学生,固然很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但如果学生对这种反感不加克制,而听任情绪信马由缰的话,则往往会加深教师的错误看法。师生间相互错误认识的恶性循环。往往会导致师生关系的恶化,使教育难于进行下去。显然,这种情况是应该尽量避免的。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错怪呢?专家建议要做到以下3点:  相似文献   

19.
本刊2010年第6期的“教育博客”栏目刊登了《师生冲突之一问一思》一文,在论坛上引起争论,对于如何处理这类师生之间的冲突,很多教师有着自己的看法。本期“现象观察”透视师生冲突,反观教学活动中的细节,请各位老师谈谈如何处理好师生之间的矛盾,构建和谐的课堂。  相似文献   

20.
学生辱骂殴打教师,虽不是普遍现象,但不论乡村还是城市,这种令人痛心之举都时有发生.老师最讲究自尊,偏偏就遇到亲手调教的弟子损伤其自尊,心情是可想而知的.然而最可悲之处还在于受辱之后无从严惩学生以"讨回公道",这叫很多人心理难以平衡,冤枉而又迷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