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时评”的写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时评,不是四平八稳的专论,也不是自由联想的杂感、随笔、旁敲侧击的讽刺;它是面对新闻事实本身的一个毫无避让的回答:这事儿,我怎么看。它是清晰的判断形式,是针对这种判断的有效率的表达。   时评的核心是判断 时评的基本内容无非事实与道理。在时评的结构中,“事”与“理”的关系,就是判断关系。什么是判断呢?普通逻辑告诉我们:“判断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工具。”新闻评论的基本功能就是对新闻进行认识。判断是新闻评论的核心价值。 对一件事随便说点什么是容易的,但对一件事作出判断,则是难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新闻评…  相似文献   

2.
刘章西 《新闻前哨》2007,(10):43-45
对于开放性和自由度相当高的网络来说,挂出和跟帖不拘一格的时事或世事快评,即使是粗糙一些也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对于纸质媒体尤其是对于主流大报来说,由于其时评更具旗帜和灵魂性质,起着引导舆论的作用,所以这类媒体的时评不仅要"快"更须求"质"。  相似文献   

3.
一篇好的时评应该作到这样三点:一是来自生活,有的放矢。前几年,我在基层采访时,听一些干部议论说,上级部门布置工作时,要求基层都要当作中心工作来抓,结果分散了人力、分散了精力,不能聚精会神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我写了一篇时评《切勿乱用“中心”二字》,新华社发了通稿,还配发了一篇评论。好的时评,应该是从生活中来的,有感而发,切忌泛泛空论。二是以评为主,论点鲜明。不少时评篇幅不短,但述多于评,缺乏一针见血的议论,即使有点议论,也无关痛痒,毫无新意。好的时评所以给人印象至深,就是因为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以论为主,观点明确,颇有…  相似文献   

4.
时评在国内媒体中“发烧”已久。说实话,我对时评越来越不“感冒”,甚至有些讨厌有些时评家喋喋不休地“胡说八道”。今年2月6日,发表在《大众日报》一版上的时评《忘家,只为望家》,虽然只有700字,却新意盎然,让人眼睛一亮。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关于“时评”的讨论与研究文章不时见诸报端。这些讨论与研究文章主要探讨当前新闻媒体的“时评”实践问题,少有探究“时评”的历史。即便是研究“时评”历史的文章,也大都是追溯到1904年6月创刊的《时报》为止,鲜有往更早处考察。由于对“时评”的历史缺乏充分了解或者根本不了解,许多人将“时评”看作是一成不变的评论文体,甚至认为“时评”是新世纪才兴起的一种文体。  相似文献   

6.
唐定  苏知平 《青年记者》2007,(12):48-49
新世纪报纸“时评”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内容与形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它们在反映舆论与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谭云明 《新闻界》2006,(5):59-60
经济时评与人们的经济工作、经济活动、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大到股市行情的开跌,小到柴米油盐的供给,都与百姓利益直接挂钩。但由于它在写作上具有专业性、政策性、抽象性等特点,加上一些写作者素有的“官样化”思维惯性,使得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经济时评呈现出一种“学术化”、“  相似文献   

8.
时评兼有新闻和评论的特点,必须在保证依据的事件和话题客观真实的前提下形成恰当的情感判断,在以事究理、依理评事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理性判断。时评的吸引力、说服力和竞争力取决于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较之社论和评论员文章更显平易近人,较之新闻述评更能给受众以思考和启发。以情动人,激发情感共振,要充满激情、展露真情、彰显温情;以理服人,追求见解共鸣,要就事说理、依理说事、依事究理;协调情理,实现化合反应,要以理驭情、用情说理、情理交融。归根到底是要提高受众意识。真正确立了受众意识,写作时评时就会努力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相似文献   

9.
秦殿杰 《新闻三昧》2008,(10):36-37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以来,截至6月12日的一个月里,新华社已播发“新华时评”100篇与抗震救灾直接相关的评论,每天发稿超过6篇,是平时平均发稿量的3倍。笔者对这一期间的“新华时评”作了调研,认为他们最大的特点是以饱满的热情、凸显一个“情”字,具有以下4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
童教智 《新闻世界》2009,(10):124-125
近几年时评得到了快速发展,既是新闻竞争的结果,也是新闻事业整体发展的体现。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在时评速热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需要引起时评创作者和时评编辑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如今,一份报纸能否在提供信息之外为受众奉献一些具有思想深度和独到见解的观点,已经成为这份报纸质量高低和社会影响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有远见的报社领导者,都在积极倡导用思想做新闻,做有思想的新闻。正是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时评类文章迅速崛起,在众多传统媒体中犹如“千树万树梨花开”,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2.
济时评的出现,是近年来时评文体的一大突破,它大大拓宽了时评的评论领域。经济时评与人们的经济工作、经济活动、经济生活密切相关。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经济时评呈现出一种“学术化”、“理论化”、“贵族化”的倾向,亦即显得过于“硬化”,比较难以达到通俗化、平民化和贴近性的目的。那么,  相似文献   

13.
彭军辉 《新闻界》2007,(1):64-64,55
当前报纸新闻时评专栏的兴盛,从一个侧面可以说明:“观点时代”已经到来,受众早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新闻接受,而更愿意发表或倾听“声音”。  相似文献   

14.
马洪超 《新闻战线》2020,(14):110-112
时评的"快"与"慢"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快"是绝对意义上的,既是目标也是结果,需要"慢"为支撑;"慢"是相对意义和绝对意义的综合,是"快"的基础。可以说,快速完成一篇优秀时评稿的写作,是作者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时评"快"与"慢"辩证关系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5.
围棋界元老华以刚是上海人,后来长年生活在北京。他说过一件事:有一次他家水管坏了,请北京的熟人来修。在修理中需要旁人拧个螺帽,那师傅说:“老华,往北拧!”华以刚虽在自己家里,一时却找不着北。为此,华老感叹:北京人有关东南西北的方位感特强,而上海人对前后左右的空间感特别敏感。由此联想到我们的时评家们在议论某一具体社会现象时,通常能分得清“前后左右”,但倘若放到更大的思想语境中,就往往“找不着北”了。这是因为他们“只讲小道理,不讲大道理”,而“不明白大道理,就不可能真正明白小道理”(庄周:《齐人物论》)。不懂大道理者所讲的小道理,大抵是一些无关痛痒的鸡零狗碎、人云亦云的老生常谈、自欺欺人的忸怩作态。这种“道理”,不讲也罢!  相似文献   

16.
阎兆伟 《记者摇篮》2007,(10):23-23
时评反应快捷,是应时、应事之作。它就事论事,观点清晰、鲜明、一目了然。时评能既满足了人们的愿意发表看法的欲望,又适合人们快  相似文献   

17.
时评版也即言论版,与报纸的评论栏目一样,也是承载言论的一个空间,而且通常比评论栏目信息更多、容纳更广、与读者贴近性更强。它能让各种声音都有表达的渠道,承载普通百姓的发声,促进各种意见的交流,包容不同观点的交锋,其红火和兴旺无疑是政治开明、社会和谐、媒体进步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中国新闻界出现了一种“时评现象”,专家称之为“时评勃兴”。  相似文献   

19.
在不少杂文家感叹“纯杂文”阵地正在逐渐丧失之时,如今。一种名为“时评”的新闻评论,却异军突起。这种游离于传统意义上的“纯杂文”和“新闻述评”之间的时评,正“攻城掠地”,成为许多报刊的“招牌菜”。2004年,笔者尝试着在《衡阳晚报》一版,开设了一个时评专栏“茶楼闲谈”。  相似文献   

20.
黄德劲 《青年记者》2007,(14):74-74
作为“旗帜”、“灵魂”,评论对一张报纸,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一个充分信息化的时代,有生命力的新闻时评,意在反思社会转型时代的信鼠加速对社会生产和社会存在所产生的强大影响。这一影响不仅仅是不断扩大信息流量,同时也在扩大传播主体的社会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