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种不同起跑动作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测力台与肌电同步的方法对 4名一级短跑运动员的蹲踞式与站立式起跑动作进行了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研究结果 :蹲踞式起跑中水平支撑反作用力明显大于站立式起跑时水平支撑反作用力 ;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中的肌肉活动顺序即肌肉用力顺序各不相同 ;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中肌肉的肌电活动时间和幅度 ,即肌肉用力程度各不相同 ,在蹲踞式起跑中右股直肌用力程度最大 ,而站立式起跑中右腓肠肌用力最大 ;股直肌和腓肠肌是这 2种起跑姿势的主要用力肌群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研究俯卧式跳高直线助跑起跳技术时,发现运动员起跳离地一刹那,人体重心偏离起跳点垂线,形成一定的偏心角θ(图1),这种起跳用力的方式称为“偏心”用力。偏心用力虽然减弱了俯式起跳时的垂直分力,但却获得了俯式过杆所必须的沿人体纵轴旋转过杆的动力。因此一定的偏心用力对俯式跳高的顺利过杆是不可缺少的。背越式跳高采用弧线助跑起跳技术,是否也像俯卧式一样必须偏心用力?能否  相似文献   

3.
最后用力掷标枪,是掷标枪的关键技术。完美的最后掷枪过程是身体的上下肢,器官、肌肉及身体的左侧和右侧共同协调用力的结果。在最后用力过程中,无论哪个环节没能很好地工作,都会对成绩产生不良的影响。左臂动作(以右臂掷标枪而言),在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也有其重要的作用。结合本人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将左臂的动作在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的重要性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研究俯卧式跳高直线助跑起跳技术时,发现运动员起跳离地一刹那,人体重心偏离起跳点垂线,形成一定的偏心角θ(图一),这种起跳用力的方式称为“偏心”用力。偏心用力虽然减弱了俯式起跳时的垂直分力,但却获得了俯式过杆所必须的沿人体纵轴旋转过杆的动力。因此一定的偏心用力对俯式跳高的顺利过杆  相似文献   

5.
白林鹏 《武当》2010,(11):47-48
岳武穆侯居乡懿行立朝大节,昭然史册,然其调气而至于神勇,人罕见其法。有华山老人秘授调气炼丹图,凡二十四式。行此功者,须于静室面向东立,以收生气;舌抵上腭,调其气息,任其出入。通身不可一处用力,无有一处用力则气贯于手拳矣。每行一式默数四十九字毕,即接下式,不可间断,断则气散矣。数一字唯思手拳用力,行至第一套第十二式,半月后,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是一种注意内功的拳术,而调节呼吸对太极拳运动起到特殊的作用。我们以竞赛套路中42式太极拳为例,全套42个动作在5-6分钟内匀速完成,其中的深蹲下势、高举腿独立等动作,都是太极拳独特的用力表现形式,其动作和缓,气力相合。作为一个完整套路演练则必须自始至终调整好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一般来说,练习太极拳时呼吸与动作配合的要领是:动作在起身、屈臂、手臂向内收、蓄劲时,采用吸气配合;动作在下蹲、伸臂蹬脚及手臂向外开发、发劲时,采用呼气配合。  相似文献   

7.
一、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关键是全身协调用力和腕指的抖动 无论何种形式的投篮,都是身体各部位协调一致用力的结果,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动作,动力来源于双脚前脚掌的蹬地,发展为大小腿及躯干的伸展,传递到肩与大、小臂顺势用力,结束于屈腕和手指的抖动。整个动作是脚、腿、躯干、大臂、小臂、腕指协同动作的组合。少年儿童由于力量较差,主要配合手指手腕做伸展动作。而最后球出手时,手腕前屈和指拨球,即手腕用力、手指前屈、指端拨球,传球从中指、食指端拨出。  相似文献   

8.
垒球投掷要把已获得的速度,最后前臂以鞭打式用力将器械向前上方投出。鞭打式用力对小学生要求虽高了些,但在获得器械出手初速时,同样很重要。大多数学生很难完成这一动作,它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外,我们认为教师的示范存在两个使学生不易把握动作要领的不足:一是用常规的方法示范,由于动作快学生抓不住动作要领;二是采用较慢的动作示范,又表现不出鞭打式用力的特点。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用挥鞭(绳)诱导练习法,诱导学生在利用短绳完成鞭打动作过程中领会鞭打式用力动作要领。1.双脚前后站立,持绳于肩前上方,然后重心前移,以胸腹肌收缩带动上臂…  相似文献   

9.
正背越式跳高是集技术、速度、力量于一体的项目,现行的跳高教材中的教法,又比较简单不够详细,对初学者来说难以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练习方法。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与训练实践,对背越式跳高技术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下面就教学与训练中所掌握的一些方法谈几点体会。一、解决腰、腹、髋的用力感觉背越式跳高腾空过杆技术在空中完成,身体在空中要完成某一动作时,首先要找到空中用力的感觉,如果缺乏空中用力的感觉,能力再强的学生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而且随着横杆的不断升高,身体在空中用力的感觉越显得重要,对成绩的影响就越来越大。要解决腰、腹、髋的用力感觉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性的动作,如垫上动作进行练习。(一)平地上放一张垫子,练习者仰卧垫子上,双脚弯曲脚掌着垫,双手放于肩背上反撑垫子,做向上挺腰、收腹、挺髋的动作,挺起身体停  相似文献   

10.
高质量的发球无论对快攻还是削球运动员都很重要。现在我谈的是削球选手的转与不转发球。发转球时,球拍用力向下砍。发不转球,球拍的用力方向不是向下而是向前推,但仍然要作出向下发力的假动作。当然,这个动作只是一种假象,目的是为了迷惑对  相似文献   

11.
单手肩上投篮要特别强调手腕的后翻和腕指的抖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篮的方法和种类很多,本文想就个人对单手肩上投篮的实践、观察和教学,谈点粗浅看法和体会。无论何种形式的投篮,我认为都是精神和动作的统一,都是身体各部协调一致用力的结果。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动力来源于双脚前掌的蹬地,发展为大小腿及躯干的伸展,传送到肩与大小臂顺势用力,结束于手腕后翻及腕指的抖动。整个动作是脚、腿、躯干、大臂、小臂、腕指协同动作的组合。各部用力顺序明确,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高速摄影机、拉力传感器及遥测肌电仪三机同步测试的研究方法,探讨吊环悬垂后摆振浪中腰背肌、下肢后群肌用力的模式及在完成各动作中所起的作用。测试结果表明:无论所完成动作难度的大小,各动作肌群用力程度大小盼排序均为腰背肌、臀大肌及股二头肌(直接参与后摆振浪伸展髋关节的肌群)。  相似文献   

13.
一、纠正错误动作的注意事项 (一)抓技术的主要特征观察只有抓住了技术动作的主要特征去观察,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错误动作。背越式跳高技术的主要特征是:用力方向,用力时机,身体各部分的协调用力,身体各部分的相互关系(位置)。 (二)抓主要错误动作初学者往往有许多错误动作,纠正时要抓主要错误动作,不要主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背跃式跳高采用弧线助跑起跳技术,其起跳特点是正心用力获得最大腾起速度。“正心用力”是指运动员在起跳蹬离地面的一刹那,人体重心至起跳点间的连线与地面垂直,即重心位于起跳点垂直线上的“正心”。众所周知,人体腾空后按一定的轴进行转动,其转动来源于起跳时所获得的转动力矩。正心用力时垂直支撑反作用力通过重心,不会产生空中转动。因此,正心用力起跳技术必须有其他方法获得转动的力矩,否则  相似文献   

15.
腿会跑粗吗     
早在晚清时代,太极拳先辈在修炼实践中就遇到推手的课题。看到推手习练者在操作中互相用力有碍太极功夫上身,用力有悖拳理的阴阳变化,从中看不到轻灵、松柔等太极功法的特性。陈鑫大师归纳出病手36种,在36病手中,将“推”列为病。京城杨式太极拳大师汪永泉,以避免猛推硬搡之误解称为揉手。揉手寓松柔、虚实、圆活,用意不用力。为了习惯说法,下文仍称谓推手。  相似文献   

16.
运用肌电与摄像的同步对部分优秀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跳发球的测试结果表明,“屈肘后引”的引臂技术较为合理,鞭打能量的传递模式,无论做鞭打动作环节加速的向心收缩肌肉用力顺序,还是使环节减速的离心收缩的肌肉用力顺序,都是先近侧环节后远侧环节,能量依次传递。这是最优化的上肢鞭打动作,并可作为判断运动员鞭打技术动作协调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无论江、河、湖泊,还是池塘、沟渠等,都是垂钓好去处。这些地方,往往又是崖岸绿树成荫,丛林遍布,大抵是绿化、固堤之需,似乎又是规律。在上述地方垂钓,倘若抛竿甩钩用力过猛,一不小心,鱼钩就会挂在树枝上。这是时常发生的事,似乎是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8.
排球鞭打式击球的感知教学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确定排球鞭打式击球动作感知觉指标,即用力知觉、用力知觉反馈、方位知觉和方位知觉反馈等指标,并通过运动和心理测试的方法,结合指标设计感知教学方法,对不同班级学生进行对照性教学实验。结果证明,运用所设计的感知教学方法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教学法。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击球臂的动作知觉与反馈等感知能力,同步得到改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19.
动作的速度、幅度、用力强弱和时间的长短、肌肉的紧张与放松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时间间隔是节奏形成的基本条件.虽然4种泳式的动作结构不同,但肌肉用力的大小和强弱均表现出很强的节奏特征.结合游泳运动项目的专项特征,通过8周有针对性的节奏训练,提出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节奏训练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用两部高速摄影机及两台瑞士产KISTLER测力台对我国10名优秀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动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①左脚着地后的突停制动与蹬伸动作对提高投掷效果有良好效应;②左腿强有力的支撑与快速蹬伸与投掷效果高度相关;③左臂、左肩及躯干的转动式鞭打动作与力效应特点,以及力梯度、垂直冲量、平面力矢分析进一步表明了左侧支撑用力技术与提高投掷效果的关系;④为用术语方便起见,可将左侧支撑用力技术简称为左侧撑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