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归本原     
每次祭拜先人,跪伏在他们的遗像前,我都是那样的专注虔诚。当我把所有的负累和纠结在心里默默地说与他们听时,他们便是我的精神原乡、魂灵故里。此情此景,那等待太久经历太多的心,竞于我跪在他们面前诉说心声之时,不由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2.
张伟韬 《大观周刊》2012,(49):50-50
这些年中国的司法改革浪潮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推到我们面前,使其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但是我们必须认清,在中国,法官裁判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等),以及司法制度上的欠缺,使得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时更加艰难。在中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完善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在依法治国的环境下,法官应有什么使命?德沃金在其名著《法律帝国》开篇就提到: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则是法律帝国的王侯。 法官的根本使命在于护法。当兰州市62名法官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拿起法律武器时,他们同样也是在护法。但由于他们身份的特殊,国内法律架构的缺陷,使得他们的护法行为涂上一层“暧昧”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新书选介     
《我的兄弟叫顺溜》朱苏进著定价:29.80元本书以抗日战争背景,讲述了一个草根英雄的成长故事、一段感人肺腑的兵将传奇。一个小兵,却具备了与生俱来的射击天赋,他的一颗子弹便足以改变战争的结局。在深入骨髓的国恨家仇面前,他们同仇敌忾,为了民族的利益,为了兄弟的情谊,为了亲人的承诺,甘愿付出全部的青春、激情、热血,和生命。  相似文献   

5.
1983年底,我到大别山里采访一个航运公司.好不容易找到满面红光、嘴里喷着酒气的公司领导,他们打着哈哈,一问三不知。什么运输状况、经济效益、职工思想等具体情况,怎么也说不清楚,一会派人喊会计,一会喊统计。我心里不由得打上了几个“?”。我扫兴地回到旅馆,刚坐下就有人敲门。开门看,来了一批衣衫褴褛的老人,齐刷刷跪在我面前。领头的石大爷眼里含沼,颤声央求:“记者同志,你救救我们……”  相似文献   

6.
第21届中国新闻奖作品名单公布,《沈阳日报》的系列报道《寻找抗美援朝烈士亲人》荣获二等奖。对于沈阳日报的新闻工作者而言,这次获奖是春天耕耘,秋天收获,是祖国人民和新闻界同行对他们寻找抗美援朝烈士亲人的行动给予的充分肯定。为了寻找53位烈士的亲人,他们在3年半的时间里不仅《在沈阳日报》设立专栏,在网上挂起英雄帖,在十余个省份50多家兄弟媒  相似文献   

7.
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方宏进、孙杰应邀到武汉举行签名售书活动时,一位妇女跪在方宏进面前哭诉冤情,要方为她“讨个公道”。在两个小时的签名过程中,有十余人拿出文字材料、录像带要求曝光。方宏进事后表示,他并不意外,因为在很多地方都碰到过这类事。古时的平民百姓,有冤屈不得申诉者,大都采取击鼓栏轿的方式向包拯求助,使铁面无私的包青天从史册记载到戏剧舞台都显得正气凛然,惩恶扬善。包拯与《焦点访谈》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他们都被百姓看作“青天”。千百年后,农村姑娘隋香因电力局措施不当而失去双臂,被…  相似文献   

8.
武汉中院13名法官的背后。是湖北近年91名落马的法官:他们的背后,是司法制度中的某些缺陷和监督机制的缺失。以及由此引出的一个问题:谁来监督法官?  相似文献   

9.
一位出院的SARS病人这样讲述她的心理历程:对SARS的恐惧把她和她的亲人分开;而对亲人的爱又把他们联在一起。真正折磨他们的,是那份因爱而生的内疚  相似文献   

10.
吕斌 《新闻记者》2005,(10):19-19
经常在报纸上看到有群众给公安人员或法官送锦旗,赞扬他们破了案或公正地判了案子,有的送锦旗者还感激涕零。每当看到这样的文字或图片,我总有一种感叹:难道公安人员办案、法官公正判案不是他们分内的事吗?应该做的事情有什么可感谢的?  相似文献   

11.
一个乖巧漂亮的幼女被人强奸之后,幼女的父亲在法庭上以刑事附带民事的形式向强奸犯提出了包括处女膜修补费在内的贞洁伤害费索赔。2005年5月20日,记者前往重庆市采访了该案的当事人以及办案法官。知道了这个奇怪却另类的案子的来龙去脉。晴天霹雳,乖乖幼女被无良青年强奸李贵和杜兰是重庆美丽达公司的职工,他们是夫妻,很恩爱,特别是他们那出生于1992年的女儿李雯一天天长大,变得漂亮,又听话,成绩也好,个子也蹿到了1米58,他们更是觉得日子其乐融融。他们总是时常在同事们面前提起女儿的一些事来,令同事们羡慕不已。2004年9月12日,独自在家睡…  相似文献   

12.
据报道,全球每天有3500人死于公路交通事故,我国每年大约有6万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20多万人在事故中受伤,数十万家庭饱受亲人离世或亲人受伤之痛.如此多鲜活生命的逝去,如此多无辜伤者的痛苦,把交通安全这一沉甸甸的话题托举到人们面前.怎样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怎样更好地维护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去过许多庙宇寺院神圣之地,目睹了无数善男信女在香烟缭绕中虔诚地跪在人类自己塑造的偶像面前。我甚至在泰山看到一些七八十岁的老太太登山还愿。她们放弃现代化的电缆吊车不坐而步履艰难地沿着十八盘向南天门、玉皇顶攀登。并且每上一节台阶都虔诚地叩下头去。据说不这样做,坐电缆吊车上去神就不灵验了。这使我感到非常不安,并深深地思考着人类文化的价值悖谬。  相似文献   

14.
许多论著认为,媒体言论会影响法官判断,例如误导法官正常的思考,或使之改变已有判断。这假设了两个前提,即法官必然会接触媒体言论;当他们接触媒体言论的时候,必定会受到影响。这两个前提都是可质疑的。  相似文献   

15.
孤独的滋味     
另郁 《档案管理》2008,(5):93-94
孤独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当过主角:不是工作失意、学习受挫、亲人离去、身体有恙时才会孤独,当你志满意得、春风满面的背后也许隐藏着更深刻的孤独.谁说那些顶着耀眼的光环,在聚光灯闪烁下微笑的明星不会孤独,他们可能比常人感觉更深刻,比如汤姆.克鲁斯,让他牵着女友的手去超市买个面包试试?狗仔队会把超市的玻璃门挤碎……而坐拥亿万家财的富豪与衣衫褴褛的乞丐,在某日午后,都会看着眼前斑驳的树叶,有时间长短不一的失落感.孤独两字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相似文献   

16.
由于各种原因,记者的稿件有时也不能面世;只有当它们成为历史时,才容许人们探幽思微。本文是新华社记者解国记对两篇报道的追忆,它披露了四位老农跪在穆青面前的原委,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因水源问题引起的举世闻名的红旗渠被炸事件采访报道经过…… 事已久远,情却悠悠,也许读罢,你会对记者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兰州市62名法官诉兰州市规划局案引起各界极大关注。老百姓称行政诉讼为“民告官”,而这起官司因原告是法官也属于“官儿”的范畴,可以被叫做“官告官”了——这也是本案的“兴奋点”所在。法官打官司体现了他们对于司法权威的认同,也的确能给群众维权做出榜样,有利于法治  相似文献   

18.
4月25日之前,孙志刚的亲人已在广州奔走了30多天,找了几十个部门,但没有人告诉他们,他们的儿子为何而死,谁又该为此负责。  相似文献   

19.
11岁的男孩交通意外中身亡,亲人眼中,他是上帝带给他们的天使。  相似文献   

20.
1993年6月初,英国的希尔法官判决一个企图强奸8岁幼女的男性缓刑开释,理由是“这个小孩并非全然无辜,可能根本行为放荡”。媒体遂爆发了一场对不适任法官的围剿,他们清查了近年来引起公愤的法官言辞和资料,特别是在处理强暴等敏感案件时表现出的极端的偏见和粗俗的谬论,一一罗列刊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