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勇士》将母亲的“讲古”与叙述者的想象巧妙结合在一起,以对话性叙事结构表现一个华裔少女寻求自我身份的过程。而叙述者主体身份的建构是在与现实和历史人物的对话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抗拒的抉择中和中美文化的融合中完成的。这部作品开启了华裔文学与美国主流文学、文化的对话。  相似文献   

2.
小说《祝福》中第一人称"我"有多重身份,不只是事件的见证者、叙述者,还是观察者、思考者。从叙述视角的角度分析叙述主体的情感和价值取向,以探究作者鲁迅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3.
在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中 ,“我”的大量出现是其形式的重要表征 ,换句话说 ,“我”作为叙述者成为鲁迅小说中一种非常重要而常见的叙事视角。“我”不仅具有形式的功能 ,即往往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者叙述故事 ;而且“我”把小说作者鲁迅的价值观念、情感世界以读者更能够接受的形式带到小说的叙述中去。因此叙述者“我”的创造性的运用 ,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带有鲁迅鲜明的主体特征的高度理性化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4.
在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中,“我”的大量出现是其形式的重要表征,换句话说,“我”作为叙述者成为鲁迅小说中一种非常重要而常见的叙事视角。“我”不仅具有形式的功能,即往往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者叙述故事;而且“我”把小说作者鲁迅的价值观念、情感世界以读者更能够接受的形式带到小说的叙述中去。因此叙述者“我”的创造性的运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带有鲁迅鲜明的主体特征的高度理性化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5.
《孔乙己》故事的叙述者小伙计“我”既是叙述主体,同时也是故事中的人物,由于叙述者处于多重关系与多重身份之下,其叙述的可靠性问题长期困扰读者。重新梳理叙述者的不可靠性事实,寻绎曾经被忽略了的叙述者的意义功能,探讨不可靠性所激发的作者与读者活动,体会作者鲁迅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6.
叙事身份认同是人类通过叙事中介作用获得的一种身份认同.基于美国修辞学家肯尼思·伯克提出的叙事认同修辞,依次从同情认同、对立认同、模糊认同三种身份认同方式深刻分析小说《A&P》的叙述者萨米采用的叙事策略,并揭示萨米在成长道路上遭遇的曲折身份认同过程.  相似文献   

7.
文学创作中的风景描写是国家认同意识形成的重要媒介,通过郁达夫的散文游记《屐痕处处》,可以感受到风景作为国家身份认同的新载体,它强烈的本土征候增强了民众对于现代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8.
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教育等专业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提出要求。人工智能时代改变了教师跻身的外部世界,进而影响到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诱发出教师“何以为师”的终极之思。AI时代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即教师在AI时代下对“主我”以及“客我”的认识过程。AI时代的教师专业身份认同主要面临来自“主我”“客我”及其互动关系带来的三重挑战,即知识权威地位的颠覆、“何以为师”的非家幻觉加剧以及“中心-边缘”制度空间的流动不居。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建构提出以下建议:通过发展实践性知识以澄清“客我”,通过寻觅“归家”主体性来重构“主我”,最终通过对边界空间的重新认识以协商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国家认同是个体对个人身份与集体归属的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辨。在媒体工具广泛应用、多元思潮泛滥及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的当下,个人逐渐产生群体身份缺失、归属力弱化、精神游离的认同危机。对此,必须把握“历史—当下—未来”这一主线,挖掘共同经验,追问“我是谁”“我们是谁”“从何而来”“去往何处”的认同问题,以群体身份与文化共识实现“我者”与“我族”的自我判别,探究新时代高校国家认同教育的进路,推动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从《爱之药》中玛丽的亲身经历,从女性宗教身份构建、女性主体身份的苏醒和女性主体身份的构建来揭示印第安女性如何在本土文化和传统迷失的背景下成功的构建女性主体身份,实现自我身份定位和女性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运用叙事声音和叙事聚焦的相关理论,在尼贝卡对福克纳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中的叙述者身份提出假设的基础上,探讨叙述者的合理身份问题,并对尼贝卡提出的叙述者即是“守护者”一说予以否认,实现对《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叙述者的正确解读。  相似文献   

12.
鲁迅著名的短篇小说《孔乙已》是假托作品中的一个次要人物小伙计“我”来叙述故事的。其实,就故事内容本身而言,可以作为它的叙述者的还是很多的,比如孔乙已本人,掌柜的,短衣帮们,以及作者以客观的第三人称身份叙述,但鲁迅为什么偏偏  相似文献   

13.
作为台湾后新电影的扛鼎之作,《赛德克·巴莱》通过对雾社事件后殖民再生产,再现了日殖时代的台湾原住民的悲情历史,反映了他们交织着现代性憧憬与原始性激情的抵殖民斗争。《赛德克·巴莱》以殖民时代的台湾原住民的反抗历史为媒介,表征了当代台湾社会不断强化的所在地认同与本土意识,其在形塑台湾社会之本土化认同的同时,亦导致了自我主体想象的异化,从而引发了更深层次的身份危机。  相似文献   

14.
文化身份包蕴着固有“特征”和理论上“建构”的双重含义。个体取得他所处的族群或社区承认的标志是获取文化身份的“同一性”,即“身份认同”。从身份意识的路径进行解读,《白鹿原》中的主要人物白嘉轩从一个本色农民过渡到白鹿原民众“精神领袖”的过程,是他从对儒家“仁义”的企慕叹赏到对自己儒家文化身份的寻找、确认与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王安忆在其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中塑造了一类“不自觉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都具有写实的特征。她在中短篇小说《妙妙》《米尼》《我爱比尔》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精神成长的缩影,王安忆笔下这类“不自觉的”的女性分别在经历了自我身份认同、社会身份认同、文化身份认同后,终于在自我和社会的挣扎中,在城市与现代化的冲击下,经历了由迷惘到堕落再到觉醒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她们重新认识了自我,获得了成长。  相似文献   

16.
乡村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缺失的症结在于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间“相望的距离”的客观存在。“相望的距离”作为乡村教师专业身份认同问题的形象表达,具体表现为情感间的相望、价值感的相望、归属感的相望和主体性的相望等问题。乡村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价值表现为:利于教师主体地位的理性回归,利于乡村教师价值的彰显,利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在需要的满足,利于教育者职业情怀的涵养。乡村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回归理路是:融入本地人的情感依存,回归教育人的价值坚守,提升专业人的专业水平,增益引路人的自我体认。  相似文献   

17.
沈虹 《中文自学指导》2006,(6):50-52,49
本文以台湾著名女作家朱天心的中篇小说《古都》为主要文本分析对象,同时结合作者较为重要的另外四部短篇小说:《想我眷村的兄弟们》《我的朋友阿里萨》《第凡内早餐》《匈牙利之水》,试图以“老灵魂”和“异乡人”这两个分据时间/空间领域的概念切入探讨,从文本中举证厘清朱天心在小说书写中所透露出身为永恒的异乡人的焦虑来源,一种因为作者外省籍的身份和年少时的文学信仰使其始终纠缠于“不认同”、“不被认同”的台湾本土意识的两难困境;另外,作者对于青春美好记忆/前现代的固着,又使得她对现代化进程之后不断流失记忆痕迹的台北(台湾)痛心不能接受,从而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徘徊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老灵魂学”。  相似文献   

18.
数字时代技术以不同形式渗透到教育领域,促逼学习场景从线下物理场域转向“线下+线上”虚实融合的场域。学习者身处虚拟与现实融合的学习场景,其身份出现了实体与虚体的双重面向。数字化技术正从不同方向挑战和支配学习者的身份,引发不同维度的矛盾冲突,如,身份展演遭遇混乱、责任边界较为模糊、情感认同受到削弱等。为避免学习者深陷“身份困境”,保障学习者身份的完整性,弘扬学习者的主体性,教育者需要帮助学习者明确“识别—投射”的主体身份认同维度,构建“跨界—划界”的主体责任承担思维,形成“互动-守护”的主体身份情感共同体。重塑数字时代学习者的主体身份,才能实现虚体与实体的共进共生。  相似文献   

19.
在石黑一雄的处女作《远山淡影》中,回忆叙述中叙述者的自我分裂是造成小说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自我的分裂代表日本传统文化观念与西方民主自由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作为移民的叙述者在文化隔阂下对本土民族身份的重新认识和回归是自我分裂的原因,也是自我救赎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20.
从叙述者的角度来看,鲁迅先生的小说《在酒楼上》经历了由“我”到吕纬甫到老发奶奶的三次转换,而叙述事件的相因而连,人物的行动元与角色兼具,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视角的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相合而用,叙述者与接受者身份的相互转换,都体现了鲁迅先生在叙事策略上的高明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