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旁批”是新教材的有机组成之一,我们要重旁批,抓细节,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但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我们物理教师常常对此不予重视,有视而不见之嫌。本文针对这一现象.正面阐述了“旁批”在物理数学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究竟是写什么的呢?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先让我们列举研究者们的不同意见,并简要地加以评论。《唐诗三百首》的补注者清人陈婉俊对这首诗总共加了五条批语。在“海客谈瀛洲”一句旁,批曰:“先作陪”。在“天姥连天向天横”一句旁,批曰:“叙天姥”。在“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句旁,批曰:“入梦游”。在“千岩万壑路不定”等三句旁,批曰:“恍惚迷离,纯是梦境,与实写游山景态者迥别。”  相似文献   

3.
父亲那次扔我的“小四轮”车时,我小学还未毕业。因为生长在农村,农活一直很多。每天放学后,我们这些孩子的任务就是“割猪草”和“做作业”。那次惹恼父亲,是因为我回来得太迟,耽误了作业。已连续几个傍晚,我把时间都耗在了完成我的“秘密武器”上了。我躲在生产大队仓库旁的草垛边,用废旧拖拉机上拆下来的弹子盘,外加几段竹子、杨柳树杆,做了一辆可运载猪草的“小四轮”。那天,终于大功告成,我有些得意忘形。我用绳子拉着载了猪草的“小四轮”,“吱吱呀呀”地在田埂上兜圈子,后面跟了一批羡慕煞了的村娃子。直到村里人家的灯…  相似文献   

4.
按照读者自己的意愿,依照读者对文本领悟和体验,即兴在文本上进行大胆批注。一、旁批的意义和价值,二、旁批的切入角度,根据不同体裁和内容切入:1)散文的旁批,2)小说的旁批,3)诗歌的旁批,三、旁批的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5.
梁冰 《广西教育》2012,(42):54-54,70
这两天,我以前的学生回到母校看我。其中一位学生很真诚地对我说:“梁老师,很感谢您初中三年在每一次日记作业中给我的旁批!让我明白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言语之间充满了感激之情。是啊!曾经内向的他,有什么都写在日记上,每次我改日记都在旁边针对他所写的内容作了旁批,久而久之,日记就成了我们之间的独特的交流方式。在他失败时有我的鼓励,在他成功时有我的掌声,  相似文献   

6.
妙批趣闻录     
给文章划等加批,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古到今,许多高手,妙笔生花,妙语惊人。虽不能登大雅之堂,但为人们喜闻乐道。这里录五则逸闻以飨读者。一相传李鸿章有个远房亲戚,不学无术,大比之年,去参加乡试,试卷到手,一个字也答不出,急中生“智”,忙在考卷末尾写上自己是李鸿章的亲戚,无奈“戚”字不会写,写成了“我是中堂大人的亲妻。”主考大人是个有骨气的人。见“戚”字都不会写,断定一定是个草包,便也幽他一默,提笔在旁批道:“所以我不敢娶(取)。”二清人张船山太守在登州府主考,以《伯夷叔齐》命题,有个作八股文…  相似文献   

7.
“老师.蜘蛛在教室后面的绿化带上织了一张网。”“我看到假山旁水池里的水葫芦开紫色花了。”“昨天我看到北斗星了!”“新鲜校园新发现”,是我们班上经常开展的一个活动。  相似文献   

8.
程忠全 《甘肃教育》2007,(7X):50-50
高中物理新教材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增设了“旁批”、“方框语”、“思考与讨论”、“做一做”、“阅读材料”等新的栏目 “旁批”栏目.是对正文内容的注释、概括和引申。“方框语”栏目,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科学的归纳.学会准确、简洁地表述。“思考与讨论”栏目,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练兵场”。“做一做”栏目,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是治疗学生实践能力差的良方。  相似文献   

9.
张绍峰 《初中生》2006,(1):20-21
商店新进一批毛毯,柜台旁围满了选购的人群。突然,传来“砰砰”两声,本来就有点裂纹的柜台玻璃“哗”的一声散了架。  相似文献   

10.
儒者风范     
《神州学人》2001,(9):25-25
美国康奈尔大学华裔学者吴瑞教授的儒者风范,留给任何人的印象都是难忘的。 吴先生今年72岁,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因为此前并没有见过吴先生、我以为古稀之年的老人多会显出反应迟缓、动作拖沓甚至耳背…其实不然。 长城饭店,教育部“长江计划”第四批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的评审正在紧张进行,吴先生是“长江计划”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委员。因为距离下午3点钟的全体会议还有一段时间,我对吴先生的采访,被安排在两点至两点半。 18层的一间套房,吴先生亲自为我打开房门,带我在沙发上坐定。我环视了一下房间,吸引我注意力的是旁…  相似文献   

11.
开心 《小学生》2006,(7):67-69
老师的话 一天下午,我布置小朋友回家在2号抄写本上抄写第22课生字。 放学后,忽然电话铃响,是一位家长打来的:“陆老师,今天你没把2号本发下来,小祺做不了作业了。”怎么可能?我每天批完学生的作业本都及时发下去的。于是我说:“2号本我批完就发下去的,她找不到,写在别的本子上好了。”  相似文献   

12.
小时候我看《红楼梦》是跳着看的,跳过的总是那些诗文、对联、灯谜之类的。等到学会品读的时候,我才知道曾经错过了怎样的一段景致。读“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我突然感悟到,这岂不是一篇很好的文学讲义?宝玉在大观园,在他的父亲面前初展才情,一批清客在旁捧场迎合,无论是宝玉对众人的批驳,还是众清客对他的赞语,都是极好的文学点评。宝玉将“泻玉”贬为“粗俗不雅”而写作“沁芳”,将犯了正名的“杏花村”改作“稻香村”,诸如此类,宝玉和众人的那番理论,其实便是作者的文学审美观,让人们从中得到点拨。更让我叫好叫绝的是…  相似文献   

13.
自读课文的存在会进一步的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借助旁批阅读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基础的技能及学习方式。本文主要就基于“深阅读”的初中语文自读课旁批运用策略进行探究,论述了自读课旁批运用的重要性,并结合旁批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一位名学说过:“物理,物理,见物讲理。”在新课改的课堂里就出现了一位跟我讲道理的“小科学家”,他认为我们一直传颂的苹果落地,也可以说成地球落在苹果上。这一句“地球落在苹果上”让我看到了新课改正在蕴育着一批具有创新思维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5.
这学期,我班新转入一批同学,其中最土最土的一个,被我那可爱的班主任调到我这位大美女的座位旁。唉!倒霉。这个同桌一不会唱流行歌,二没有偶像级的外貌,三不会上网,四连个MP3都搞不懂。真是没劲,我悄悄地叫他“土耳其”。有一天上语文课时,我的心一直惦记漫画书《乌龙院》那荒诞搞笑的情节,于是,在桌子下偷偷地看,“土耳其”看见了,居然举起手,告我一状,害得我被老师当众数落一顿。当时,我气得双目圆瞪,恨恨地想:该死的“土耳其”,看我怎么收拾你!“土耳其”是住校生,饭票就是他的命根子,突然一个巧妙的“复仇计划”在我脑海里一闪而过,“…  相似文献   

16.
学生写错别字,起初我采取的是见一个纠正一个的办法。尽管我三番五次地给学生纠正,但学生还是混淆不清。后来我摸索着从总结规律入手,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汉语拼音这个工具,讲清一个,纠正一批,收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我是这样进行的: 把带“今”旁的字和带“令”旁的字分两组写在黑板的两边。如“含、贪、琴、吟、钤、矜、颔、黔、念、岑”写在黑板的左边;“领、冷、邻、铃、拎、零、聆、岭、龄”写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师在课本上旁批夹注、圈圈点点,给人以一种“满天星”的印象。教师主要精力不用在抄写“教参”上,而是含英咀华,广采百花,把钻研时“心有灵犀”的一点东西,迅速地捕捉住,并留在纸面上,所以这课本上的“满天星”,乃是自己心血的结晶,就教学而言,这可以说是一种传统的备课艺术。我曾听过一位中年教师讲朱自清的《绿》这篇课文,教案只是粗线条地勾了一个轮廓,既是文章的思路,又是教者的思路,而课本字里行间,早已星河灿烂,这比将“教参”搬到教案上所花的功夫不知深了几多倍!最后,他还在书页的“天头”上即兴画了几笔山水轮廓,真称得上”物我神会”了。教学贵在教者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18.
元旦前夕,我收到一张精美的贺卡,是上大学的李晓松寄来的。卡上那句“永远感激您”的话,让我忆起了往昔的一幕……一棵杨树的阴影下,蹲着一个中年汉子。他上穿一件皱巴巴的白衬衫,下穿一条脏兮兮的黑裤子,脚上一双黑布鞋,没穿袜子。他的脚旁放着一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装着一些衣服和几包方便面。他不断地取下脖子上的毛巾,擦着额头上的汗珠。杨树是去年才栽的,投下的阴影勉勉强强能遮住他。我经过时,他正又一次用短毛巾擦汗。“找学生吧?”我问。他赶紧站起身,笑着说:“找我儿子。”我又问:“哪个班的?”“初二(3)班的。…  相似文献   

19.
那天上午我在艺术馆学画画,我画的是一张风景画。课间休息时,谭天怡下楼玩去了,还有一些男孩子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地玩,其中一个小男孩举起谭天怡的椅子来,跟别的男孩子闹着玩。王老师看见了,就对他们说:“把椅子放下,别打着人了。”那个小男孩就把椅子放下了,正好放到了我的桌子旁。这时候我正在看自己的画,没有注意到这些。不一会儿,谭天怡上来了,她发现自己的椅子不见了,就问芳芳:“我的椅子呢?”“没看见。”谭天怡就开始四处寻找,最后,当她看见椅子在我桌子旁时,就不高兴地问:“是你拿了我的椅子?”我说:“不是。”…  相似文献   

20.
我停歇在一棵高高的大树上,放眼望去,无边无涯,妈妈让我寻找属于自己的“诗”,可我的那首“诗”在哪儿呢?谁能告诉我?我漫无目的,扑着双翅,向远处飞去。一条狭长的小溪欢快地向前奔跑着,我停在小溪旁的一块岩石上,好久,好久……“喂,小东西,干吗不回家?”小溪担忧地问。“小溪姐姐,你为什么总是这么快乐?”“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每天我都在不停地流淌,抚摸每一棵小草,滋润每一寸土地,只有流动的生命才能永恒,不是吗?”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我心里明白了——小溪的人生是一首永恒流动的诗!我继续去探索,去挖掘,飞到一堆砖砾旁,一群蚂蚁正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