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外学分互认制度对我国中高职与开放教育衔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体系互通及学分互认、欧洲ECTS和ECVET的学分计量与评定制度以及美国的学分互认及课程衔接模式都为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和开放教育的纵向衔接提供了重要参考。我国应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通过明确学分互认的依据、对中高职与开放教育进行一体化设计、建立国家课程等措施来推动中高职与开放教育学习成果的认证。  相似文献   

2.
英国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的有效推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相对成熟的学校课程体系和教育证书体系:一方面,通过综合高中同时开设普/职两套课程体系、职业高中大力开设普通教育课程、"拼盘式课程",以及校际课程资源共享促进学校课程体系中的普职融通;另一方面,通过"资格与学分框架"将各级各类普/职教育证书纳入同一框架内,促进了证书间的互认与转换。然而,当前的教育证书体系、学校课程体系、教育投入与评估体系,以及升学与就业标准中依然存在着种种"普职割裂",这将是英国高中教育普职融通深度推进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3.
学分互认是学分银行建设的重要方面,学分互认制度的建立,可以促进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实现、扩大高等教育的覆盖面、推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减少学生辍学率并促进学生在高等教育机构间的自由流动.基于欧洲学分互认体系、加拿大B.C.省的学分互认体系、韩国学分银行系统中的学分互认、日本高等教育的学分互认等的比较与分析,建议我国学分银行建设中的学分互认应该采取机构驱动式为主的发展模式,同时应该基于我国现有的学分互认实践,着力研究制定适应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终身教育资格框架,以便发展国际间的学分互认,同时应该认可学生通过先前学习评价所获得的学分.  相似文献   

4.
中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办学形式,搭建畅通的中高职教育衔接通道是构建我国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正面临着以学制为主的外在衔接向以专业课程为主的内在衔接转变,处于提升衔接效率和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时期。英国在国家资格、现代学徒制和学分互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高职内在衔接模式及普职教育互认的融合发展模式,为我国处于华丽转身开端的中高职教育内在衔接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实现职普融通。现阶段,我国中等层次教育的职普融通并不全面,许多问题呼唤全方位、深层次的职普融通。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的培养方式缺乏终身教育、生涯教育的意识,课程设置侧重就业目的,对人的全面发展兼顾不够;制度上不允许学生在普教和职教间互相流动,不是本质上的融通。职普不融通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应该从中等层次职业教育的角度,审视职教与普教,承认二者在诸多方面存在差距;从课程设置、学分互认、证书等值等方面入手,建立职普融通的"立交桥",多渠道探索职普融通的路径,促进职普融通的发展,形成制度,从而为建立健全的职教体系服务。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具有操作领域专一化、成果认定精细化、成果转换细致化、专业培养科学化等特点。但与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相比,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存在三个问题,包括学习成果类型单一、缺乏学分互认制度、与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呼应困难等。通过借鉴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克罗地亚拥有相对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克罗地亚为学生构建了多元化职业发展路径:在升学路径方面,学生可以通过4年制和5年制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直接参加国家毕业考试获得升学资格,或通过衔接课程中转参加国家毕业考试获得升学资格;在就业路径方面,职业教育注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以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以及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提升学生职业胜任力。克罗地亚通过教育文凭、学分系统和资格框架三大工具保障职业教育多元路径的实施。克罗地亚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可以为我国进行普职融通、开发实践性课程、促进产教融合方面的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1995年澳大利亚建立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国家资格框架体系,全国统一的国家资格证书和互认的学分制使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交互式"融通。TAFE学院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体机构,课程面向职前、职后及不同年龄段人士设置,专业教师有3至5年的行业工作经历。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决策和管理,负责教学质量评估。澳洲政府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法规,政府投资占职业教育投资总额的97%。  相似文献   

9.
动向     
上海:建成终身教育网络社区学校、老年学校、成人学校,目前,一张覆盖上海的终身教育服务网已在全市初步建立,一个终身教育体系的框架也基本形成,并将率先在成人教育试行"学分互认",设立"学分银行"。目前,该市教委已结束学分互认调研,并将  相似文献   

10.
继续教育在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扮演着主力军的作用。不同类型继续教育学习获得的课程学分进行互认和转换,是进一步推动终身教育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基础。通过在一个区域建立继续教育课程的学分互认和转换系统,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为在更大范围的学分互认和转换系统建立乃至建立学分银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后期,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高中阶段高辍学率等问题,澳大利亚在高中阶段开展了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梳理澳大利亚高中阶段普职融通的推进历程,可以发现其具有系统完善的顶层设计、互通互认的国家资格框架、多元参与的推进机制、多样融通的课程设置等鲜明特征。澳大利亚普职融通实施的成功经验之于我国的主要启示是:建立统一的国家资格框架,寻求普职等值;构建多元参与的办学格局,形成普职融通推进合力;丰富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普职课程渗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介绍了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在宁波高教园区内各校初步实施:建立课程互选平台、确定并精选互选课程、学生选择学习获得学分等情况。分析在各层次高等教育集中的高教园区进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提高高教园区内学生素质;有利于促进各校教学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教学资源共享、节约资金;有利于拓宽办学视野,建立适合社会需要的新型学校。同时指出高教园区内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探索和建立学分互认的机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融合。历来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反映了国家构建职普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与诉求。职普融通的学术表达在不同时代的学者研究中被赋予了不同的理解与内涵。推进职普融通的有效策略主要体现在内容形式与实践路径两个方面:内容上,整合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将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贯穿基础教育阶段;路径上,建立综合中学、实行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采用学分制以及构建国家资格框架。  相似文献   

14.
资格框架作为一种资格的等级制度,在实现资格互认与转换,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得到广泛认可,并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在梳理分析资格框架国际实践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建立我国学习成果框架,确定框架等级、等级描述、学习成果类型及其所属领域,以此整合各级各类学习成果,为实现继续教育领域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转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终身学习"立交桥"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其适用范围是继续教育,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借鉴国际上关于学习成果认证等方面的实践探索,我国当前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应重点解决好学分、学习成果认证与学分转换、学分转换与积累的标准与框架、质量保证四个关键问题,其中学分研究是基础,学习成果认证与学分转换、积累及兑换是核心和难点。学分虽然有工作量和学习成果两种计量方式,但以学习成果进行学分计量,更有利于学分的互认与转换。事实上学分主要用于学习成果的量化、记录和积累,而学习成果才真正在学分体系中起互认和转换的作用。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旨在认定学分,正式学习成果重在学分转换,两者面临的共同问题是质量保证。非正式学习成果的真伪鉴别和正式学习成果的透明度与学分价值对等是质量保证的难点。两者的共同基础或可行途径是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基于标准课程体系或资格框架的课程认证。课程认证应作为终身学习"立交桥"搭建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终身教育理念与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融合有助于进一步拓展职业教育时空,扩容参与职业教育的主体,优化职业教育思路与模式。但是,在终身教育视角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教育部门、职业院校以及企业等参与主体共同努力,优化顶层设计,加强体系建设,增进协同配合,提升成果互认,为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7.
英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有效应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放缓、传统教育的固有顽疾,在新职业主义范式的引导下,积极寻求普职融通的教育变革。英国政府基于一系列的政策,通过推进中等教育课程的职业化、引入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并优化统一的资格框架体系,不断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融通,为学生的生涯成长搭建了多路互通与进阶的立交桥。英国普职融通的历史演变呈现出政府部门的主导性协调、资格认证的框架性搭建和课程渗透的微观性融入等特点,可以为我国普职融通的有效性实践提供启示借鉴。  相似文献   

18.
欧洲学分体系中ECTS和ECVET的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学分体系是世界范围内发展最早、试验较为成功的学分互认体系,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可为我国远程教育领域学分互认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欧洲学分体系根据其应用范围,分为ECTS和ECVET两个系统。对两个系统深入分析和对比发现,两者虽然在定位、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其共同点在于都是欧洲学分体系的核心经验与成果,主要体现在: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习结果;围绕学习者终身学习需要,建立终身学习资格框架;重视质量保证,致力于提高机构之间质量的透明度和认可度。欧洲学分体系的经验成果对于我国学分互认体系建设的目的与内容、核心与难点、实施要点与保障措施等方面都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石伟平 《教育》2012,(34):29-30
《教育》旬刊:为什么中职在社会上的认可度这么低?石伟平:世界上通行的做法是建立相对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职教直通车,通过国家资格框架,实现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等值,加强普职融通。澳大利亚构建与普通教育相对的职业教育体系,其一、二级证书与普通教育的初中和高中学历文凭沟通;还在职业教育高级文凭上,开设研究生证书、研究生文凭课程,促使职业教育与  相似文献   

20.
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体系是一个以学习成果为基础,转换、积累学习者在不同国家或不同学习背景下获得的学分,并将这些学分作为各国特定资格中一部分成果的技术框架。该学分体系通过学分定量描述与学习成果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式,对增强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之间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促进欧洲职业教育一体化、终身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