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知识》1994年4期53页载文说,“十四、五岁”中的顿号用得不妥。《杂文报》362期中缝曾说,“一、二十辆”,“五、六千字”,这些顿号用错了。我赞成这些意见,并说些有关语文知识,供大家研究。翻阅近四十年大小报刊,用邻近数字表示的概数错用顿号,简直成了“常见病”、“多发病”。而语文报刊和学生课本中则极少见,典型的  相似文献   

2.
一“顿”不表“和”例①我猜测他四、五岁。例②二、三事 [解析]顿号表并列就相当于“和”的作用。两例中的顿号都无“和”的意思。例①猜测的意思为“不是四岁就是五岁”,例②的意思是“几件事”。两例中的顿号都应去掉。  相似文献   

3.
“顿”指顿号.“连”为连词。顿号,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短语.下同略)之间较小的停顿的符号。连词,指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虚词。换一句话说,顿号和连词都可用来连接词或词组.表示并列的关系。如:(1)语文和数学语文、数学(2)调查并研究调查、研究(3)雄伟而壮丽雄伟、壮丽上述例子用连词处能换顿号.用顿号处可改连词。可见一个顿号相当于一个连词。这是就前后两项只有横的对等关系而言的。如果连词接的不只两  相似文献   

4.
关于“巴峡”在哪里,主要有两说:一说在四川巴县,这是根据古本杜诗旧注;一说在湖北巴东县南,主此说者为一九五七年浦江清、吴天五合注的《杜甫诗选》  相似文献   

5.
马温 《初中生之友》2022,(Z2):17-19
<正>杜甫的名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话,杜甫说得真狠。国家都破了,还有比这更糟糕更可怕的灾难吗?人们慌了、乱了,痛哭流涕,不知下一秒该怎样度过。可是杜甫却冷冷地说:“慌什么呀,哭什么呀,山河还在嘛!”除了山河,还有什么?确实有过许多东西,但总是站不长,慢慢就退场、就销铄,唯有山河长存。  相似文献   

6.
一、顿号错用情况1.在表示概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使用。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第5题A项)“三四里”表示一个大概的距离,“三”“四”之间不能用顿号来表示并列,应删去顿号。但要注意,如果相邻的两个数字是确指,那中间要用顿号。如:“在我上五六年级的时候,李老师就一直教我们语文,并当班主任。”这里的“五”“六”之间要加上顿号。2.在不同层次的并列成分之间使用。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  相似文献   

7.
鲁迅认为,凡是伟大的文学天才,总是具有不可摹拟的独创性。他在《不是信》里写道:“诗歌、小说虽有人说同是天才即不妨所见略同,所作相像,但我以为究竟也以独创为贵”。杜甫无论是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言排律、七言排律、五绝和七绝,都有着琳琅满目的独创。难怪白居易说“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茫万丈长”。天才正表现于他的独创。鲁迅认为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天才,如果将他与古代第一流的伟大诗人比较,杜甫则不似古人还像今人,他“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诗人。  相似文献   

8.
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偶题》这是杜甫在五十五岁那年(即唐代宗大历元年)秋天,对自己的思想和创作所作的总结。意思是说,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致力于诗歌创作,思想多取法于儒家。杜甫一生每每以“老儒”自诩,又以“腐儒”自怜。后人研究杜甫,也多从这方面去探索他的思想渊源,研究他的诗歌创作与世界观的关系,在文学史上是很少有人把他看成儒家的异教徒。只是前些年,在“四人帮”鼓吹的“儒法斗争”的谬论的影响下,有些人才用儒  相似文献   

9.
师:同学们,如果把“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中的三个“与”字去掉,就变成“天、云、山、水,上下一白”,表达效果如何?请大家比读一下. 生:“与”是连词,就把这“天云山水”连在一起了. 生:我认为顿号也可以有这种连在一起的感觉. 生:顿号就多多少少有停顿了,而“与”让眼前的事物紧紧相连,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小元元今年10岁,上小学四年级。一天,她对我说:“杜甫诗里有一个错误,还是我发现的。”我听了不知所云,要她具体讲一讲。她说:“我们书上有杜甫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是鸟,应该说‘两只黄鹂’,可是杜甫写的是‘两个黄鹂’。我问了老师,老师说:‘杜甫用词不当’。”孩子幼稚无知,误解不足为奇,但这位老师脱口而出说“杜甫用词不当”,其自信与大胆不能不令人骇异。我明确告诉元元,杜甫是伟大的诗人,被尊为  相似文献   

11.
《小读者》2003,(Z1)
说起标点,有的同学可能会看不起它,不就是那些文章里最不起眼的小不点吗,使用它能有什么学问呢? 别看标点小,使用起它来学问可大了。弄不好还会闹出笑话来哩!大家先看一句话:“小明他是个78岁的孩子。”咦,怎么会有78岁的孩子?原来是7和8之间少了一个顿号,应改为:“小明是个7、8岁的孩子。”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间的停顿”(顿号表示  相似文献   

12.
顿号     
我的名字叫顿号,形状是“、”,有的小朋友说我长得像芝麻,还有的小朋友说我长得像瓜子,真聪明,因为我的小名又叫“瓜子点”。可我总爱把自己幻想成在句子里跳舞的小精灵。我是表示句子里语气稍微停顿的符号,我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把句子中那些并列的同类词分隔开来,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像一个节奏轻快的小音符,让整个句子充满了音乐感。你们看:(1)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唱歌、跳舞、做游戏。这句话中的顿号,表示“唱歌“”跳舞“”做游戏”这三个词在句子中间是并列的词儿。(2)我们做题时要认真读好各个题目的序号。一、看拼音写词语。二、按要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书籍、报刊上滥用和误用顿号的现象比较突出,应该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注意。先说滥用。所谓“滥用”,是指在不必要使用的地方使用了顿号。例如:①……身后总是跟着两、三个“亦步亦趋”的随从。(1996年5月  相似文献   

14.
杜甫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杜诗在我国文学史上有深远的影响。可是在如何评价杜甫的问题上,却曾出现过一场异乎寻常的尖锐斗争。一九七五年春天,梁效利用杜甫大作文章,他们说:杜甫生活的时期“正是唐代历史的转折时期,由一百多年法家路线占统治地位转到儒家路线统治,唐王朝也就由盛而衰。”①杜甫“所描绘和揭露的,实际上正是儒家路线所造成的各种恶果……这就是杜甫诗歌的真正价值。”这里有两个问题必须辩论清楚:一、唐王朝由盛到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原初中语文教材第四册(人教版)知识短文《复句的扩展——多重复句》中有这样一个例句: 大家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双心共状”结构下’笔者加着重号,下同) 知识短文分析说,这个复句“是由四个分句组成的”。备课中,有的老师说应该是五个分句——句中“用它当罐盛过水”和“当碗蒸过饭”之间用的是逗号,是两个单句形式,应该分析为两个分句。有的老师说,本当是四个分句——在课文《井冈翠竹》原文中,这个复句中的“当罐盛过水”和“当碗蒸过饭”之间打的是顿号,知识短文引作例句时标点有误。于是讨论的结论是:如果在这两个单句形式之间用顿号,整个复句就是四个分句;用逗号,就是五个分句。  相似文献   

16.
诗是历史文化的象征。诗是社会文明的标志。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俄国的艺术大师列夫·托尔斯泰说得好:“诗是心灵之火。这火能点燃、温暖、照亮人心”。法国卓越的诗人、作家雨果也说过:“心灵中的诗启发人的高尚情操,高尚行动及高尚著作”。大凡一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曹雪芹、鲁迅、郭沫若和莎士比亚、普希金、雨果等差不多少年时代都是喜爱诗歌的,是诗使他们的心灵聪慧,情趣高洁,立志不凡. 比如我国中唐着名诗人李贺,幼年常常因读诗而忘记吃饭,六、七岁时就诗名轰动当时的国都长安城,乃至于当时誉满全国的文坛钜公韩愈读到他  相似文献   

17.
《杜甫研究》是一门学习、研究杜甫生平、思想、诗歌创伤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的课程,是中文专业本科段专业课中的选考课之一。如何自学这门选修课程?下面就课程内容作一择要提示。一、杜甫的生平与创作杜甫一生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一)读书游历时期(35岁以前)。杜甫出生于世代“奉儒守官”的家  相似文献   

18.
王寿昌先生撰写的《标点符号的几个误用》一文(见本刊教师版2004年第5期),对易误用的标点符号做了较全面的总结与辨析。尽管拜读后“于我心有戚戚焉”,但有几处,笔者还想与王先生商榷。一、有关“顿号的误用”在“顿号的误用”部分中,王先生对例2句是这样分析的:“2句中的‘三、四’是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否则变成了‘三’和‘四’的并列;至于序数则可用顿号。”斯言极是。但结合全句,却让人这样理解:惟表序数的数字之间方可用顿号。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如:“这两个括号中,填‘一、一’或‘二、三’都行。”此例中,“一与一”、“二与三”并…  相似文献   

19.
杨振宁教授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也说过:“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的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现在的初中生,年龄大多在十四、五岁,仅有极少数的学生。奉命”勤奋,取得好成绩,而绝大部分学生是靠兴趣作为学习的直接动力的,所以,提高学习兴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因素。现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0.
杜甫《石壕吏》“如闻泣幽咽”一句,肖涤非先生在《阅读和欣赏》第四集中队为是“婆婆被拉走,公公不在家,丈夫又死了,所以那个媳妇就抱着孩子呜呜咽咽地哭起来了。……因为声音不大,所以说‘如闻’。”在《杜甫研究》(下集)中,他还认为“也许因为有客人(杜甫)在家中,不便放声大哭”。程云青先生的《杜甫诗选讲》,也认为这句诗是“事后诗人听到的被害者家人的哀诉”。一些《语文》课本及教学参考书,也认为是“老妇被抓走后,她的儿媳悲痛的哭泣声”(如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语文》参考书第五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