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属卟啉具有高的共轭结构和化学稳定性,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均表现良好的ORR电催化活性。以周边不含有易聚合官能团的四苯基钴卟啉(Co TPP)为单体,采用循环伏安电化学聚合的方法制备四苯基钴卟啉聚合物(p Co TPP)薄膜。由于生成的聚合物具有更高的共轭结构,p Co TPP薄膜的紫外光谱图中Soret带和Q带均发生红移,且吸收峰变宽。结果表明,p Co TPP在碱性介质中对氧分子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为金属卟啉氧还原反应(ORR)催化剂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有望成为燃料电池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材料。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八乙基卟啉钌(II)及四种带有不同取代基的四苯基卟啉羰基合钌(II)的电化学行为,考察了取代基对羰基钌卟啉的电化学性质的影响,测定了其电子转移反应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3.
以对硝基苯甲醛、吡咯等为原料合成四(4一硝基)苯基卟啉,四(4一硝基)苯基卟啉和金属铜盐在DMF溶液中进行反应,经柱层析、旋转蒸发得到四(4一硝基)苯基卟啉铜(TNPP-Cu),然后用紫外光谱仪对其纯度进行了鉴定.用电化学方法直接在石墨碳电极上合成了四(4一硝基)苯基卟啉铜,并在氯化钾支持电解质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对预先化学合成和直接电化学合成的四(4一硝基)苯基卟啉铜固体微粒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表征,然后对金属卟啉的形成机理作出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mleso-四(4-吡啶基)卟啉1为原料,合成了水溶性的nleso-四(4-N-甲基吡啶基)卟啉(TMPyP)2,目标化合物均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表征并确证.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5,10,15,20-四(2,4-二甲氧基苯基)卟啉和5,10,15,20-四(3,5-二甲氧基苯基)卟啉,通过紫外一可见、红外、核磁共振等手段对化合物的结构加以确认,探究了所合成卟啉的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6.
利用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种D-丙氨酸修饰的新型手性自由卟啉(5-[2-(D-丙氨酸)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及其对应的金属锌卟啉(5-[2-(D-丙氨酸)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对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首次合成了三种新的手性奎宁-卟啉配体。它们的结构用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质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基于Gaussian软件构建了尾式L-苏氨酸卟啉亚铁的红外光谱解析的综合型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结合Gaussian View软件对尾式L-苏氨酸卟啉亚铁的红外光谱进行解析,对不同吸收峰进行指认,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该实验能弥补现有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可作为本科生综合型实验开设。  相似文献   

9.
荧光法分析测定β-环糊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环糊精(β-CD)对新合成的荧光试剂5,10,15-三苯基-20-[4-6-[4-(10,15,20-三苯基)-5-钴卟啉基]己氧基]苯基卟啉(TPP-CoTPP)有荧光增强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β-CD的新方法,在最优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92×10  相似文献   

10.
新型L-半胱氨酸尾式卟啉铜(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合成了一种新型铜基氧化酶模型化合物-L-半胱氨酸尾式卟啉铜(Ⅱ)配合物,并能通过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中位-四(邻-硝基苯基)四苯并卟啉合锡(IV)氯化物[筒记为Sn(IV)TP(o-NO2)TBPCl2]的电化学性质,测得其氧化还原半波电位为:环氧化电位≥0.58V,第一环还原电位-1.33V,第二环氧化还原电位-0.90V.第一环还原标准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0为0.357cm/sec.,第二环还原标准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0为1.096cm/sec.,并用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Sn(IV)TP(o-NO2)TBPCl2的氧化还原特性.  相似文献   

12.
用镀膜/循环伏安法制备了铁氰化钴修饰玻碳电极,并以该电极为研究对象,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不同扫描速率对该电极电催化活性的影响及甲醇在该电极上的催化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铁氰化钴修饰玻碳电极表现出较高的对甲醇的电化学氧化催化活性,甲醇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催化氧化是表面吸附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空气气氛下,采用高温固相法,用不同的锂源(Li2CO3、LiOH.H2O)和钴源(自制的-βCo(OH)2、CoOOH)分别合成了LiCoO2样品,通过XRD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原料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LiOH.H2O为锂源,CoOOH为钴源,制备出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以In2O3-SnO2石英光透电极为研究电极,采用薄层光谱电化学方法,测定了铁氰化钾体系在不同电位下的光谱电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15.
痕量钴的分析方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金属钴含量分析测定方法,如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L-亮氨酸尾式卟啉及其锌(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质谱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测试并研究了它们在4000~400cm-1范围内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17.
丙氨酸尾式卟啉及其锌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 5 -邻 [N - (L -丙氨酸 ) -乙氧基 ]苯基 - 10 ,15 ,2 0 -三苯基卟啉及其锌配合物在CH2 Cl2 为溶剂和TBPA为电解质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质 .在循环伏安图中 ,两种物质都呈现 4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 ,其氧化还原过程仅发生在卟啉的π电子体系上 .同时对其电化学反应机理作了推测  相似文献   

18.
用L-苯丙氨基酸和5-[对-(4-溴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合成了一种新型尾式卟啉及其锌(Ⅱ)配合物,并通过质谱、红外、紫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并研究了它们在4000~400cm~(-1)范围内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主要谱带进行了经验归属.  相似文献   

19.
分别合成了二氯化一硝基五氨合钴(Ⅲ)和二氯化一亚硝酸根五氨合钴(Ⅲ),讨论了温度对键合异构体二氯化一硝基五氨合钴(Ⅲ)和二氯化一亚硝酸根五氨合钴(Ⅲ)的合成和转化的影响,合成的异构体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温度在低于60℃时,生成二氯化一亚硝酸根五氨合钴(Ⅲ),高于70℃时生成二氯化一硝基五氨合钴(Ⅲ).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四苯并卟啉类配合物Sn(Ⅳ)TP(o-NO2)TBPCl2,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及红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