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是个乡下孩子。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愚昧、不科学的原因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这种爱有时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相似文献   

2.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亲所给予的关爱和呵护是无人能比的。然而,由于认识水准和文化素质的差别,不少家长对亲情的理解和施行存在着偏差。一些家庭以孩子为亲情核心,认为爱得越多越好,为孩子做得越多越好。这种亲情偏差主导家庭教育时,其效果无疑是消极的、有害的。日本作家齐川龙之介曾有过这样的论断:“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爱,但最无私的爱未必最适合培养孩子,这样的爱给予孩子的影响,或成为暴君,或成为懦夫。”  相似文献   

3.
一花一世界,每个孩子都需要被肯定,都是需要被理解的独立的“人”.爱他(她)吧,即使是你最不喜欢的一个孩子,我们也永远不要说放弃,因为,爱没有理由。  相似文献   

4.
父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给予的关爱和呵护是无人比拟的。然而由于认识水准和文化素质的限制,不少家长对亲情的理解和施行上存在着偏差。一些家庭以孩子为亲情核心,认为爱得越多越好,为孩子做得越多越好。这种亲情偏差主导家庭教育时,其效果无疑是消极的、有害的。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曾有过这样的论断:“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爱,但最无私的爱未必最适合培养孩子,这样的爱给予孩子的影响,或成为暴君,或成为懦夫。”作为教师,如何介入亲情世界,矫治某些家庭中的亲情偏差,笔者曾尝试作些策略设计,现举三个例案以说明。例案一:1.北京市11岁…  相似文献   

5.
“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然而,怎样去爱孩子,什么方式的爱才能使孩子理解、珍惜,却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问。如果只懂得孩子物质上的需要,那是有缺陷的爱。上海浦东三林镇妇联近期以1000名学生为对象搞了一个“母亲素质大调查”活动,其结果令母亲们大吃一惊。结果显示:31.5%的学生认为母亲缺乏魅力、语言粗俗、思想平庸;75.8%  相似文献   

6.
啊,母亲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得好:“人类的命运掌握在母亲手中,文明的教育请先从改造母亲开始。”因为,母亲对孩子的爱不仅是世界上最真挚的爱;而且母亲的素质、母亲的言行也是孩子一面最明亮的镜子,是决定对孩子教育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父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给予的关爱和呵护是无人比拟的.然而由于认识水准和文化素质的限制,不少家长对亲情的理解和施行上存在着偏差.一些家庭以孩子为亲情核心,认为爱得越多越好,为孩子做得越多越好.这种亲情偏差主导家庭教育时,其效果无疑是消极的、有害的.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曾有过这样的论断:"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爱,但最无私的爱未必最适合培养孩子,这样的爱给予孩子的影响,或成为暴君,或成为懦夫."  相似文献   

8.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诚然,每一位能享受到母爱的孩子都是非常幸福的。母亲,能给予孩子无私的关怀与爱护。如果您是一位母亲,当您在产房里听到您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您心里曾有过怎样的愉悦呢?母亲把内心最真挚的爱都给了孩子,承担起的是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崇高责任。  相似文献   

9.
平分母爱     
我是母亲唯一的孩子,按理说她会在我的身上倾注所有的爱心。然而母亲却把这份爱平分给了两个孩子———我和表弟。由于舅舅、舅妈都是生意人,长年累月在外边跑,忙得不亦乐乎。于是在表弟3周岁时,舅妈便将他托付给我的母亲。那年我才8岁。我的母亲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纺织工人,厂里的工作制度是“三班制”。母亲每天要持续8小时的工作,回家还要照顾我和表弟。父亲因不理解母亲的做法而暂居到奶奶家。母亲默默拭泪却毫无怨言。因为辛劳,年仅38岁的她便已经“视茫茫而发苍苍”了。周末便是我和表弟最快乐的日子了。母亲准会忙里偷闲,带我们逛商…  相似文献   

10.
殷波 《当代电大》2006,(6):31-31
我是个乡下孩子。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愚昧或者不科学而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小到大都没有离开过父母的关爱和呵护,长此以往,他们对这种情感便会由自然接受到逐渐厌倦。事实上。多数孩子并不理解自己的父母.特别是对围在他们身边转悠唠叨的母亲,总是表现出极大的不满。为了让孩子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理解自己的母亲,更加日热爱自已的母亲.我决定在班内召开一次“母爱如水”的主题班会.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引导.让他们更加健康地度过青少年时期。  相似文献   

12.
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会爱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没有明智的家庭教育的地方,父母对孩子的爱只能使孩子变成畸形发展。这种变态的爱有许多种。其中主要有:1.娇纵的爱;2.专横的爱;3.赎买式的爱。”他同时还指出:“娇纵的爱是最可悲的,不仅必然给自己带来苦恼,而且使孩子的心灵受到腐蚀,任性和虐待的种子就这样从小播下。赎买式的爱让父母  相似文献   

13.
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主要照顾者,向幼儿进行爱父母的教育有着最自然、最直接的情感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孩子由对母亲的爱而移植到对祖国的爱。他说,情愿为自己祖国而牺牲的公民、战士、英勇不屈的人,都是从对母亲的忠诚、无私而慷慨的爱开始的。由此可见,爱的情感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社会性和人格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都说明了父母的素质与孩子的素质紧密相关,提高父母素质是实施家庭素质教育的基础。现代作家老舍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爱花草、爱整洁和讲礼貌、守纪律等好习惯,都是从母亲那里学到的;他热情、好客,真挚、诚恳,不屈不挠的性格。也是母亲传给他的。老舍在纪念母亲的时候,深情地写道: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故事     
这个故事写的是母亲对自己的孩子的爱。死神把母亲的孩子抢走了,但她追到天边也要找到他。她终于找到了死神。死神让她看了看孩子的“整个未来,整个的人间生活。”仍然是为了爱,母亲最后只有放下自己的孩子,向死神祈求:“把他带到上帝的国度里去!”  相似文献   

16.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位母亲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这孩子只爱听故事,不爱讲故事,爱乱画,不爱写字,胆子大得谁都不怕。”结果,孩子上学后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爱自己乱画,不愿意写字,并常常不顾老师的劝阻和批评破坏纪律。老师和家长都认为他是个弱智儿童,可是检测结果却是“智力正常”。最后经过专家鉴定,才知道孩子患了“语言性智愚症”,其病因就来自于他母亲经常性的口头强化。  相似文献   

17.
大话妈妈     
妈妈,母亲,娘……只是一个短短的称呼,已胜过这世上万语千言。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孩子对母亲的爱,是最自然最真挚的爱。孩子是母亲身上的血,心头的肉;母亲是孩子心灵的根,生命的源。母亲对于孩子的影响,是任何人所不能比拟、不能替代的。正因为如此,人们说,母亲的素  相似文献   

18.
杨希顺 《现代家教》2002,(10):12-13
母爱,是人间最伟大、最无私、最圣洁的爱,是孩子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健康成长的心理屏障。不管母亲在现实生活中过得多么委屈、软弱而又万般无奈,但在孩子眼中母亲是世界上最能干、最坚强、最能保护自己和值得信赖的人,因而母爱是对孩子的性格影响最早、最深、最经常的因素。这种爱有着强大的力量,足以调动孩子的全部心理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母亲都爱吃鱼头”这令孩子们费解,而要真正领悟到这是一种无私深沉的爱,却差不多要等到孩子成为下一代孩子的父母时,甚至更迟。从古至今,人们就提倡这种只求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爱,以为只有这样的爱才够  相似文献   

20.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母亲三次参加家长会的故事,文章写得极为耐人品读,确实足篇引人思考、启入心智的美文、母爱是天底下最真挚、最无私、最崇高、最伟大的爱,母爱无价这篇文章通过一个母亲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参加家长会后都对孩于编织一个“美丽”的谎言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