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元概说]这是一个反映科学世界的单元。社会生活离不开科学,科学又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在人类不断探索科学世界的过程中,留下了不少记录探索科学轨迹、揭示科学奥秘的文章。阅读这些文章,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开拓视野,而且能激发我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我们热爱科学、追求真  相似文献   

2.
《河中石兽》是初中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也是本单元唯一一篇文言文课文。本单元主要选取探险和科幻方面的文章,重点在于激发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和想象力,还要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质疑和思考。学习这篇课文,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辨能力,还要能从作者的寄托和情感出发,体会求真的思想内容,学会辩证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3.
[单元读写要求] 本单元的阅读课文属科普文章,有的阐明某一现象的科学原理,有的阐释某一领域的科学观点。学习本单元,应在联系文体特点,阅读说明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科学意识,提高分析概括能力。[单元重难点] 一、学习并掌握分析、概括说  相似文献   

4.
杨兵 《中国教师》2024,(2):53-56+59
<正>《说“木叶”》是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文章。该单元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单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探索与创新”,认识人类科学探索与创新的意义,体会人文之美与理性的价值,激发探索意识、创造激情和理性精神。单元学习目标是学习知识性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的思维,培养科学的精神,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完成自己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一、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问,了解意义段与篇之间的关系,初步归纳文章中心思想。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科学、生动、具体地介绍说明的方法。3在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二、单元教学构想本单元由三篇讲读课文和一篇阅读课文组成。课文侧重于介绍和说明事物,单元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O教学时,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科学、具体、生动的说明的。第14课鲸(~)教材指要1本文思路:鲸的大小——~类属及种类——~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一、单元分析《生物的演变》是鄂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内容。本单元将带领学生穿越时空,探索生物的进化过程,探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  相似文献   

7.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探索与发现”,既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精神,也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展示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教学中,应从挖掘和把握本单元文章科学与人文有机统一的这个特点出发,既关注各篇文章的共同点,也注意它们之间的差别,落实“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教学要求,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语文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8.
一、设计理念 《化石吟》这首诗歌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而《化石吟》作为第一篇课文,应是引导学生走进科学宫殿的前奏,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热情。  相似文献   

9.
柳咏梅 《江苏教育》2013,(14):29-31
<正>【课文品读】《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文章。单元学习导语中说:"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姑且不论这个单元是否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也不论是否都反映了"环保"问题,有一个事实倒是  相似文献   

10.
《在太空中理家》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27课。本单元的主题是"高新科技",是一个自由读写单元。选择了一组介绍航天、克隆、基因等高新科技的课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目的让学生懂得"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从小立志做一个爱科学得人。本篇课文写了在"和平号"空间站上理家的趣事,表现了太空生活与地球生活的不同,语言准确严谨又不失幽默。充分表现了宇航员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是科技说明文和科技论文的学习。学习本单元的目的就是让考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提要钩玄,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对文章概括分析的能力。“提要”就是提炼出文章论述的要点,“钩玄”就是探索文章更精微的内涵。换言之,“提要”就是概括文  相似文献   

12.
本单元突破口 把握文章的思路,学习夹叙夹议的方法,这既是本单元教学要求、教学重点,也是本单元教学的突破口。 应当以单元知识短文为纲,以本单元的课文为例,以讲读课文带自读课文进行单元教学。通过本单元学习,让学生懂得在阅读比较复杂的记叙文时,如何切实把握记叙的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的主旨;在写作时,如何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如何安排段内层次。  相似文献   

13.
赵镇 《小学教学研究》2023,(30):47-48+51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以科学“电路”单元为例,文章从“带入情境、实践探索、知识迁移”三个策略出发,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实践能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由此进一步体现科学探究实践素养。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所在单元都是写景状物类文章,领悟景物的特点及其写法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介绍了青海湖鸟岛是鸟的乐园,描述了鸟类遇到危险时共同对敌的惊心动魄的情景。文章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活泼,既能让我们感受到鸟岛的神奇,又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妙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5.
<正>【设计初想】《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为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透过简洁、生动的描述,可以看到一幅幅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美好画面,能激发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畅想,点燃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本单元是围绕“提问”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是继三年级“预测”后的第二个阅读策略单元。  相似文献   

16.
本单元突破口 理清文章思路和弄清文章论证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突破口。因为,作为第三册的第二个议论文单元,在前一单元重点解决议论文的结构形式的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要求学生能熟练清理文章思路,并能掌握议论文常用的几种论证方法。也正基于此,本单元的知识短文安排是《论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题目自由作文写一篇自由作文。可以从本单元课文引出话题,也可以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确定写作内容和写法。(苏教版)提示:自由文题写作在立意、取材和表达上都可以自由发挥,因此,要把握住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特征,并能围绕主题写出完整、流畅的文章。从本单元课文来写读后感,或引出话题转述其他,都要寻找到恰当的引发点,从而展开全文写作。比如本单元课文总的话题是“科学”,我们可以就《从小就要爱科学》来写爱科学对于我们中学生的意义,或就《奇妙的克隆》来写克隆技术的利弊,等等。若从学习和生活中提炼内容写作,首先要选好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背景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固体和液体》单元中的第一课。本单元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液体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物质世界。在本册第二单元《土壤与生命》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对一个事物进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种角度认识和描述,本单元将进一步培养学生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种角度全面地认识事物的能力。本课围绕“认识固体的常见性质”展开,安排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通过给物体分类,研究固体性质,引导学生探索固体在颜色、形状、轻重、软硬等方面的性质。第二课时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引导学生探索固…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1,(88):160-162
科学绘本不同于其他的绘本故事,它是将难以理解的科学现象及道理通过图画、文字等形式进行介绍、解释的一种文学材料。它能将抽象的科学现象转化为形象的画面,提高幼儿的注意力,使科学活动变得更加灵动和容易理解,从而充满生趣。文章以科学绘本《风到哪里去了》为例,探索如何利用科学绘本去组织开展大班科学活动《循环的秘密》。  相似文献   

20.
余涛  陈永玲 《科学课》2009,(1):38-39
教材分析;本单元为“综合探究活动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单元的第二课。在第一课,学生通过阅读科学日记,回顾生活中关于采光的问题,分组开始了对采光设计的研究,制定了研究计划。本课则是在前一节课实验计划的基础上,开始研究行动,探索采光不足的原因,并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