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连贯,说白了就是:句子与句子之间要自然衔接,语言贯通,脉络清晰,符合人们思维和表达的规律。语言连贯是一项重要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语言  相似文献   

2.
句子只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表达单位,在信息传递方面它只是一个基本单元。要表达一个意思,往往需要若干个句子的组合。在这种情况下,句子必须排列成链状结构,才能保证语言的通顺、流畅。我们判断语言的连贯与否,就是看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是否合理,是否紧凑。一保持语言连贯的条件研究语言的连贯性,就要研究句以上层次的组合规律。保持语言连贯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甲、语篇条件,乙、逻辑条件,丙、语言条件。  相似文献   

3.
“语言连贯”就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自然、顺畅 ,合乎人们的思维规律。下面我就以高考试卷上的语言连贯题为例 ,讲讲解题规律 ,供大家参考。一、考试题型语言连贯题主要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 ,能力层级为D级。题型为语句复位和排列句序两种。语句复位能较好地测试考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1987、1990、1991、1992、1995、1998、1999年均为此题型 ;1996年为排列句序题。解题时 ,要保持语言连贯 ,需要兼顾话题、句序及语言的衔接和呼应三个方面。二、解题思路 :1 陈述对象要一致。例 1…  相似文献   

4.
语言连贯是指词语与词语、句子和句子之间的连结要自然、顺畅、合理、紧密。语言连贯是作者写作思路的条理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反映,也是客观事物内在联系的反映。要保持语言连贯,既要表达准确,又要表达严密。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要做到语言连贯,不仅要学好消极修辞,而且要灵活运用语法、逻辑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做到句子与句子之间衔接合理、紧凑,在语意和结构上都连贯,从而做到语言通顺流畅,提高解答连贯题的能力。一、语意的连贯语意的连贯是指上下文在意义上关系密切,相互呼应。  相似文献   

6.
郭广福  贾中健 《考试》2003,(1):10-11
近两年的语言连贯题由于扩大了考查范围,变换了考查方式,变易题为难题,变俗题为新题,使连贯题成为整套语文试卷的亮点之一。可谓于山穷水尽之处,翻出柳暗花明。也为今后的语言连贯复习提供了新的思路:(1)引入语言连贯的其他因素,加强语言连贯题的综合性;(2)强化连贯和语言表达中的句式变换、仿用句式、得体、修辞、语病修改等考点的融合;(3)强化动手操作的能力,加大连贯主观题型的训练。例如:修改不连贯的句子;补写能使上下连贯的句子;调整句序等。保持叙述、议论的角度一致、句子结构模式的、情景意境的一致读起来使人感到一气呵成,语势很强。  相似文献   

7.
连贯是表达中句子间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这是一个很热的考点。连贯与清晰紧密统一在一起,不连贯的句子就不清晰,表达效果就差。对于这一考点,特别要记取如下三点:连贯必须有统一的话题;连贯必须有合理的句序;连贯必须是前后衔接紧密或首尾呼应较好的语言。要求选择连贯的语句,是比较容易的试题;很可能将来的发展方向,是要考生根据连贯的要求,自己写上一句或几句连贯的话。  相似文献   

8.
语篇分析(Text Anlysis或称Discourse Analysis)是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它是指对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进行的超句法分析。其理论冲破了语法学只局限于研究句子本身及其结构的框框,而是研究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和句子在语篇中的作用和地位。其主要特征是,语篇中句子之间存在语义的连贯,语义的连贯必须符合逻辑,语义的连贯通常由衔接成分完成,句子必须符合语义、语用和认识原则。  相似文献   

9.
句子衔接题属于“语言连贯”的范畴,主要从话题、句序、音韵、呼应、过渡等方面出题。这类题虽有一定难度和灵活性,但掌握一定的规律也就能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10.
陈现云  王士吉 《山东教育》2002,(8):50-51,56
语言连贯题可以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语言的技巧性,是高考测试的一项重要内容。除写作要求语言通顺连贯外,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也是必考内容,能力层级为D级,每年分值3~5分。测试的重点是话题统一、句序合理、情境协调和衔接呼应恰当。要想正确快速地解答语言连贯题,必须牢牢把握高考测试重点,认真研究答题规律,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一、检查话题是否统一一个句群总是扣住某一话题来展开句子的。保持同一的话题和角度,各句都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展开,语言之间才可能连贯。如果东拉西扯,话题突然转移,就会造成…  相似文献   

11.
句群(亦称“语段”),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成连贯的一段话的数个句子。一般说来,句群是介于句子和自然段之间的、等于或大于句子、小于或等于自然段的语言单位。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句群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有人在讲读课文时引导学生去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句子组合的规律。其实,在小学语文中加强这方面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从学习语文的规律看,文章由字词句段而成篇章,学习语文就要研究字词句篇,连字成词,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  相似文献   

12.
语言连贯题是近年来中考的常见题型,主要考查学生书面表达语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组合与衔接能力,它包括语言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评判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只要我们掌握解题规律和技巧,就能准确快速答题。一、话题要不变例1: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哭着不肯出门_  相似文献   

13.
语言的连贯是一项很重要的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考核属高考常规内容 ,每年都有。下面谈谈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语言连贯能力训练。1.语义的衔接与照应。这里有两方面要求 :一是前后语义能够衔接 ,二是前后意义照应恰当。2.叙述的角度要统一。作者应是依据某一叙述角度或扣住某一话题来组织句子的 ,前后叙述的角度或话题应保持一致。3.语序要有条理。同一个思维层次中的句子 ,必须按照一个合理的顺序排列 ,形成一条有序的语链 ,这样的语言才连贯。组织句子的顺序主要有三种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事理顺序)。语言…  相似文献   

14.
《考试》2008,(Z3)
领先起跑线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语言运用提出的较高的要求。从最近几年的全国高考题来看,对"简明"的考查侧重在"简",考试的形式主要有续接句子、消除歧义、选择表意明确的句子、删改使之简明等。近年来对"连贯"的考查几乎年年都有,是三者中  相似文献   

15.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是近十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特别是连贯,考得更多。所谓“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使语言连贯,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保持统一的话题叙述一件事情,或者说明一个道理,要保持话题的前后一致。每一个句子要围绕统一的话题,使句子的话题与段的话题一致。话题前后一致,是保持语言连贯的首要条件。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在连续表述中,不要轻易改换主语。如:“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后面衔接最…  相似文献   

16.
【能力定位】在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 ,信息传递和写文章都要注意语言的简明、连贯和得体。简明 ,就是简要、明白 ,说话、写文章都要努力做到语言既简要又明白 ;连贯 ,就是说话、写文章要有一个完整的意思 ,就常常需要好几句话才能表达清楚 ,把若干句子组成在一起的时候 ,就要注意句子内容的衔接 ,语气的通顺畅达 ,也就是注意了语言的连贯 ;得体 ,就是语言运用要适应环境。【要点阐释】初中语文大纲提出 :“说话比较简明 ,有针对性” ;“语句要连贯 ,意思要完整、明白” ;“说话要注意对象和场合 ,用语文明得体”。这是对初中阶段语言的…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连贯是指在语言表达中使句与句之间的排列组合符合规范,以及加强语句的联系与衔接使之更通畅,语意更清晰的方法。它的三个条件是:统一的话题、合理的句序、语言的衔接与呼应。十年来,高考中仅单独命题考查“连贯”的就有二十多题,是考查频率较高的知识点,其考查形式主要有句子衔接判断、修饰成分及句子排序等。要做到语言连贯,必须思路清晰、严密。从方法上应注意下述几点:  相似文献   

18.
“语言通顺”指作文的语言必须规范、准确、连贯,即用规范现代汉语写作,用词准确,造句正确,句子内部组合得当,句子与句子之间上下衔接,顺序合理,语意通畅,没有生造词语、乱用方言、用词不当的毛病,没有语病。  相似文献   

19.
语言连贯是指进行语言表达时,句子与句子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符合语言习惯,并且前后衔接畅通,脉络清楚,从字顺,能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  相似文献   

20.
在沉寂了两年没有考查语言连贯题后,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Ⅱ卷和浙江卷又赫然地出现了语言连贯题目的考查,以示其重要性和不可忽视性。那么,什么是语言表达连贯呢?所谓连贯,就是围绕一定的中心,按一定的叙述角度和一定的顺序表达,使句子前后照应,语气上下贯通。语言连贯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有共同的话题)、句序(合理的句序)、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衔接与呼应)和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四个大的方面。那么,应该怎么解答连贯题目呢?有没有一些简明扼要的解题操作方法呢?根据我的经验,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