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今诗文里有不少的典故。所谓典故,修订本《辞海》、《辞源》都解释说,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即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盖文章之外”的“事类”,这是其一;其二,更重要的是,典故言简意赅,言有所指,或言约意丰,意在言外,起到“明理征义”、借古喻今之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国典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数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常绍云 《成才之路》2009,(20):38-38
刘勰在《文心雕龙》说:“情者,文之经也。”这也就是说,写文章必须要有感情的震动,情感是文章的根本。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情感呢?大家都记得朱自清的《背影》吧.可以说文章把父爱渲染到极致。使多少人为之感动,为之流泪。原因何在?主要是作者对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子的情景作了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这就说明,细节描写是渲染情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我们不是说——细微之处见真情吗?  相似文献   

3.
永运的森林     
杨朔是散文大家,他所写的散文都是精典之作。《荔枝蜜》一文被选入中学生课本,更是堪称典范之作,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当我正在说这篇散文怎样美的时候,一个学生私下里说:“这不是没有缺点”我于是停下来问他有什么缺点?他说:“文中‘我’与养蜂员老梁的对话就写得很呆板.你说,我说,一点变化都没有。”我一想,这  相似文献   

4.
梳理唐前及唐代史料发现,公冶长典故有三重含义:身在缧绁之中、非罪说和解鸟语.《全唐诗》中提及公冶长典故的诗作共有11首,典故使用时存在化用前人成句现象,并较多使用“非罪说”这一含义,以表达创作者们深陷囹圄时的愤懑之情.  相似文献   

5.
老马识途     
无论是在文章中,还是在口头上,“老马识途”都是常常使用的一个典故。由于使用频率颇高,因此变成了一句俗语。 这个典故的出处是《韩非子&;#183;说林上》,与管仲和齐桓公有关。有一次齐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不管历史事实怎样,老马的故事是绝对可信的,不但马能识途,连驴、骡、猫、狗等等动物都有识途的本领或者本能。  相似文献   

6.
日本幕末著名儒学家藤田东湖在《和文天祥正气歌》中集中援引了十二个典故,借此强调他的尊皇攘夷思想,同时也表达了精忠报国的赤诚之心,这也成为整首诗歌的主题思想。而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援引的典故则重在表达守节尽忠,舍生取义的决心和精神。两首诗歌虽然均名为正气歌,而且结构相仿,但在典故的选择排列和借以表达的主题思想上则小同大异。究其原因,这主要缘于两位诗人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境遇和面对的主要矛盾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7.
杨有清 《青海教育》2007,(12):30-30
人教版新编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收录了王勃的《滕王阁序》,这是一篇典范的骈体文,文章引用典故达三十多处,这典故在文字上难读,在理解上设置了重重障碍。  相似文献   

8.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是诗经三百篇中抒情的名篇。我们很难想象,在秦国这个粗犷尚武之邦,竞有这等玲珑剔透、缠绵悱恻之作。清代王运在《湘漪楼说诗》中甚至说它是“千古伤心之作”,它是如此细腻含蓄悠远空灵,以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风头甚至盖过诗经首篇《关雎》。[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新教育(海南)》2005,(5):47-47,36
黑格尔在其《哲学史讲演录》中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在古代希腊这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中,一提到柏拉图的名字,就会使人想到他的顶峰之作:《理想国》。套用黑格尔的话,可以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教育思想的“家园”。  相似文献   

10.
《与妻书》用典知多少安徽宿州市时村中学付振果巧用典故是《与妻书》一文的写作特色,“课文说明”指出:“信中用了许多典故,如‘太上忘情’、‘望夫化石’、‘破境重圆’等等。如果不指出来(共有十处),一般人还不觉有不少典故”。但这10处典故具体有哪些,编者并...  相似文献   

11.
世界文学的百花园中,小说是异常绚丽的一枝。自古而今,国别不同,语言各异,优秀之作层出不穷,虽竭毕生之精力,也难以阅读殆尽。在此,仅择日之川端康成、英之勃朗特三姐妹、奥之卡夫卡、美之塞林格等,作一蜻蜓点水、以点带面式的介绍。 川端康成和他的小说   日本是一个岛国,但却不封闭,善于向世界各国学习,这其中,当然包括向其近邻──中国学习。可以说,自古以来,日本就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这一点,从 11世纪初问世的紫式部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中,多处引用唐人诗句及中国古代典故即可见一斑。到近代,日本成了世界各种思…  相似文献   

12.
王纲 《新作文》2004,(11):29-29
看完这则“速写”,一个天性活泼,健谈好动,有理想,有抱负的女孩儿形象就呼之欲出了。毫不夸张地说,就当堂作而言,这是一篇体例独特的成功之作。有好些同学感叹自己无话可写,我要奉劝你,不妨从认识自我开始!《说说我自己》、《唉,我这个人》、《向你介绍我》等等,相信你定会有成功的作品诞生。毕竟,人最热衷的就是自己了。  相似文献   

13.
美国作家霍桑及其作品深受《圣经》影响,在他的代表作《红字》中,小说人物、情节、主题与《圣经》典故的许多方面有对应关系。霍桑通过对《圣经》典故的大量借用,赋予该小说丰富的《圣经》的象征色彩,使这篇充满象征意义的小说具有了更深的内涵,从而奠定了霍桑作为美国19世纪最有影响的浪漫主义作家的地位。文章以《红字》男女主人公的经历为核心,探究了小说中的《圣经》典故及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引用典故,是一种有极强表现力的表达方式,所以古今文人写诗作文,都喜欢用典。鲁迅杂文用典多而且好,用典方法则正用、列用、评用、反用、活用、暗用,多姿多彩,而又精到切至,熔铸古今,妙夺化工,隽永有味,耐人咀嚼。鲁迅杂文大多篇幅短小,而语言含量极大,可以从多方面去领略其含义,甚至因认识的高低和阅历的深浅而有体会之不同,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题力,这跟巧用典故有密切的关系。下面以用典方法分门别类地举些例子,并略加分析。一、正用正用,明代高清《文章上贯》云:“本题的正必之事“。这里“的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典…  相似文献   

15.
近日在《周末》上读到一篇题为《我爱绯闻,我爱绯闻的春天》的专栏文章,作者就演艺界层出不穷的绯闻大发议论,文章开头就有这样一番妙论:“一进入4月,万物复苏,绯闻的花朵竞相开放,我便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绯闻的气息。松霞之恋、霆芝之恋,都是重磅炸弹和七级地震呀,这使我觉得这个世界除了灾难和血腥之外,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比如说名人的绯闻已经不算什么了,但是顶尖人物的绯闻仍能让人嚼舌头且嚼到我们心花怒放。特别是王菲、谢霆锋、张柏芝三位巨星联袂打造的一段绯闻,真让人大快朵颐。”文章寓揶揄于笑谈中,正话反说…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里的“故为之说”的“说”,不少参考书都当作动词解释。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评注译析古文百篇》里,把这句话解释为:(我)为这件事作了这篇“说”的文章。在注解里又说:“‘说’原是名词,一种文体。此作动词。为之说,为这件事作一篇‘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古文评注》,也持同样的看法。《初中语文教学参考书》这样解释:“‘之’字作介宾,‘说’字作动词,指写作(这篇文章)。或者‘之’字作指示代词,充当定语,‘说’字作名词,指一种文体。两说都说得通,就柳文而论,前者才是作者原意。”  相似文献   

17.
说“作”话“做”周希文“作”与“做”用法有什么异同呢?现在就这一问题作个简略分辨。“作”,《说文》释为“作,起也;从人从乍。”形声字,本义为起身,引申义有开始、兴起,又引申为工作、制造、从事各种活动。“做”,据《正字通》说:“做,俗作字。”于是,“作...  相似文献   

18.
笔下无典,其文必浅,言之无文,传之不远。《滕王阁序》生动感人,千古传诵,这与文章成功地使用大量典故不无关系。使用典故,也即用典,是“用较少的词语拈举特指的古事或古语以表达较多的含意。”(张中行《文言津逮》)使用典故,除了有加强论证的作用之外,还能以古比今、借古写怀,可以使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滕王阁序》用了大量的典故来叙事抒情,既有历史故事,也有前人文句。运用的手法既有明用,也有暗用;既有正用,也有反用。大量典故的成功运用,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具体说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援用明典,…  相似文献   

19.
元代散曲家乔吉曾说过:“作乐府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这就为我们怎样处理文章的开头、行文和结尾提供了方向。所谓豹尾,就是遒劲有力,意尽声绵,戛然而止。纵观古今中外文学大家,无不十分重视文章的结尾。近代学者林纾说:“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春觉斋论文》)李绂说的“文章精神全在结束”(《秋山论文》)更是将文章结尾看成文章的灵魂之所在。文学创作难在创新,优秀的文学作品其结尾各有千秋。文艺理论家总结归纳出“以诗结尾”、“以歌结尾”、“以景结尾”、“以情结尾”、“以声结尾”、“以议结尾”…  相似文献   

20.
沈丽娟 《教书育人》2007,(11):40-41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里的“路”是指作者的思路、文章的中心。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文章的每一章节,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乃至每个标点,无不都是围绕文章的中心展开的。因此,教学时抓住作者的这个“路”为突破点,循着作者思路总览全局,理清文章的结构和内在联系,就可以收到纲举目张之效。在《炮手》一文教学中,我尝试了叶老这一教学理念。现以《炮手》一文为例,阐述我的这一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