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潮》中“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象朦胧欲睡似的”,句中的“朦胧”一词系“矇眬”的误用。“朦胧”本义为“月光不明”,引申为“不清楚、模糊”意,而文中却用来写波浪欲睡之状不妥,如要表现欲睡之时,两眼半开半看东西模糊的情态,则应用“矇眬”。查《听潮的故事》的原文,则是这样的:“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地吻看岩石,睡眠了似的。”(见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鲁彦散文  相似文献   

2.
记得在某期《中学语文教学》中读到过一篇关于。朦胧”与“蒙胧”两词的辨析文章。认为“朦胧”只能用来写月色之类,“蒙胧”则是用于写眼睛的模糊状态。并认定刘白羽的《长江三峡》中句  相似文献   

3.
先看从近些年高考试题中选出的几个句子: ①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②圯上有老父,衣褐。③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④孙权奄有江左,亢衡中州……”。⑤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⑥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⑦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句①中“直”见《唐雎不辱使命》“虽千里弗敢易,岂直五百里哉”;句②中“褐”见《廉颇蔺相如列传》“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句③中“所”见《西门豹治邺》“从弟子十人所”;句④中“奄”见《赤壁之战》“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句⑤中“绝”见《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⑥中“曩”见《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句⑦中“次”见  相似文献   

4.
江苏教育出版社《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小学卷里一篇教学举隅时,出现了这样一个词“睡跟朦胧”,笔者看了半天却不解其意: 其一,“朦胧”究竟作何解释?其二,“朦胧”跟“睡眼”合在一起成为短语吗?翻阅一下《现代汉语词典》“朦胧”有两层意思:1、月光不明;2、模糊,不清楚。但“朦胧”’一般与“暮色”“烟雾”连用,表示景色、情感的模糊状态,拿它与“睡眼”搭配就显得牵强了。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第三册《五蟗》文中“故人重之”一句,《教学参考书》里译为:“旧时相识者也很敬重他们。”此译句不确。“故人”不是一个词,不能释作“旧时相识者”。它是两个词,应解作“所以人们”;“重”不是“敬重”,而是“看重”;“之”不是“他仃”,而是“它  相似文献   

6.
“扩句”问题,在张志公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中,有详细的阐述。“缩句”问题,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师生编写的《语法修辞》中,有简要的说明。无论是“扩句”还是“缩句”,都要遵循两条原则:从“表达”角度说,句子表达的重点不变;从“组合”角度看,句子结构的基本间架不变。 智明先生在《且说扩句缩句》(1995年第4期《河北教育》,以下简成《且》文)一文中称:“在第十册教材中选作扩句示范的例句,其扩后句子与原句比较,却似有变更句子成份之嫌。”对此,笔者认为,其  相似文献   

7.
阚景忠 《现代语文》2003,(11):46-46
人教版三年制初中《语文》第六册的《鱼我所欲也》一课,是选自《孟子·告子上》。文中有这样几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其中的“一豆羹”,教材只注“豆”没注“羹”。许多教辅材料将“一豆羹”释为“一碗汤”,这一解释是不准确的。准确的解释应为一碗菜,更准确些说,应当是一豆菜肴。理据如次:其一,“羹”上古的含义不是汤,而是煮制的带汁的菜肴。“羹”的本义是调和五味煮制的有汁的肉食,《说文》:“羹,五味(调和)羹也。”有时也在其中加些蔬菜,煮制成肉与蔬菜相混合的羹。…  相似文献   

8.
1.个别试题的取材尚须斟酌。今年现代诗歌鉴赏的赋分比去年增加了一倍,题目定位在词、句内涵的理解和意象的把握,难度较低。但《金黄的稻束》这首诗歌却显得过于隐晦而朦胧,给考生造成了阅读的心理障碍,不利于考查其理解和分析的真实水平。在《长城》一文中,“燕姬自刎”本与长城功过无关,却与将军战死、旗旗横倒、死尸相撑并列,显得不准确、不科学。“紫塞不再是 奇”中“奇”应为“崎”,才有高险崎岖之意;“你扎根的纠墨群山不语”中的“纠墨”一词最早见于汉初作者的文赋中,表绳索之意,但选文中“纠墨”的“墨”字却是错误…  相似文献   

9.
在高语四册的《明湖居听书》一文中,编者将“霍然”一词注释为“突然”,笔者实不敢苟同。诚然,《辞海》将“霍然”注为“突然;忽然”,似乎已无疑可质。但词语的解释决不能离开具体的句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嘛。且看《辞海》所引的例句吧:①“焕然雾除,霍然云消。”(司马相如《大人赋》)②“涊然汗出,霍然病已。”(枚乘《七发》)这两句中的“霍然”均为副词,注为“突然;忽然”是正确的。我们再看一看《明湖居听书》一文中的例句:“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显然,此句中的“霍然”与上两句中的“霍然”词性并不相同,若仍将它释为“突然”,就很不恰当了。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先后听了十几位老师关于《草地夜行》和《赤壁之战》两篇文章的讲读教学。他们对《草地夜行》一文中夜景描写的渲染作用和《赤壁之战》中伏笔手法运用的好处,教学很不得法,使学生很难从学习范文中吸收“营养”。他们的教法可分三种情况:一是脱离教材,把文学术语按参考书的说法,生吞活剥地搬给学生。这是小学生所不能理解的。二是脱离实际地大讲其“渲染”、“伏笔,在文学作品中如何能加强艺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第二册《劝学》一文中有这样两句话: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这两句中的“至”和“致”都译成“达到”,且所支配对象相同,那为什么不只用其中的一个呢?二者有什么区别?原来,“至”,《说文解字》作“”,本义是“鸟飞从高下至地也”,引申为“及,达到”,是到达目的地的通用词,它表示主语指称的事物的到达或到达何处。如《劝学》中“风至苕折,卵破子  相似文献   

12.
课文《晋祠》《难老泉》都写列了晋祠及周围的景物,都用了描写的手法,由于文体不同,两篇文章有许多相异之处。 一、目的不同 两篇文章都对“圣母殿”的塑像进行了描述。在《晋祠》这篇说明文中,虽有形象生动的描写,但只需看清两个判断句,说明的目的也就显而易见了:“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四十二个侍女,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真是巧夺天工。”夹在两个判断句中的,虽有些许描写,其目的却是为刻画晋祠光辉灿烂的文化,说明塑像作为文物的价值。作为游记散文的《难老泉》就不同了,它赞颂“不老的江山、不老的人民、不老的民族精神”,它的描写特点是:一,细致。《晋祠》中一句“形态各异”在这里变成了“有的像  相似文献   

13.
[导航 ]在我们学过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作者刻画了营私舞弊、徇情枉法的封建官僚贾雨村和精通世故、阿谀奉承的官府爪牙门子的形象。而我们现在所选的一段所刻画的则是不具有封建政治身份,但却可以参与甚至支配政治活动的两个女人。阅读本文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红楼梦》这部巨著的艺术技法,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封建社会的官场内幕。希望大家在阅读时能细心地加以品味。   [练习 ]一、文中的“凤姐”是四大家族中中的人物。 (用《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护官符”里的原句回答 )   二、运用你现有的知识,说说文中加…  相似文献   

14.
话语歧义的积极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卞之琳在《十三陵水库杂诗》中 ,有这样一句 :“我是养满湖活鱼 ,这倒是一个自然飞跃。”老舍在《读诗》一文中 ,指出前一小句有多种理解 :1 我要养鱼满湖。2 湖中原来有鱼 ,我去饲养。3 湖中原来有鱼 ,但是不多。所以养满了湖。4 我养活鱼 ,不养死鱼。对后一小句的批评 ,他说 :“这是某件事自自然然的飞跃呢 ,还是大自然的飞跃 ?”同一个语言形式 ,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这在现代汉语中是常见的 ,而它所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泛 ,这里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讨论 ,歧义在话语表达中的积极修辞作用 ,即运用“歧义”故意造成幽默的表达效果 ,以适应某种…  相似文献   

15.
先看例子。《汉书·魏豹传》里有这样一个句子:“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救魏”颜师古注:“楚遣项它,齐遣田巴”。这实际上是把两个句子(如颜师古所注的)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句子。这是古汉语里一种修辞手法,叫“并提”,有的叫“分承”,也有的叫“合叙”。这种修辞手法也可以说是在一句中同时表述两件相关的事。它的好处是可以使文辞简练,句子紧凑,因而常被古人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在中学文言文里也能遇到,例如: 韩愈《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意思是“句读之  相似文献   

16.
《宋定伯捉鬼》一文中有这样两句:①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②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句中加点的“之”字应怎样理解呢?与人教版教材配套的《同步练习册》(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10月)把①句的“之”解释为:代物,指“水声”。既然是“了然无声”,又何来“水声”可听?岂不前后矛盾?其实,“之”在句中是代事,指“鬼渡”,可不  相似文献   

17.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0分)1.按要求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古诗文中的句子。(10分)①夜久语声绝,。②?烟波江上使人愁。③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④《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⑤“无人问津”这一成语出自《桃花源记》,文中的原句是:。⑥从下面两个诗句中任选一句(用▲号标出),展开合理的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句所表现的画面或心情描绘出来。(2分)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⑦⑧两题任选一题完成)(2分)⑦写出反映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两个诗句(连续的两句),。⑧下面语段的横线上…  相似文献   

18.
《叔向贺贫》一文里有这样一句:“……,其宫不备其宗嚣。”《古文观止》里的《叔向贺贫》这句为:“……其官不备其宗器。”1986年5月北京第三次印刷的中国农书机械出版社出版的刘允声等人合编的《古文译注》里的《叔向贺贫》也是:“……其官不备其宗器”,请问这里究竟是“宫”还是“官”?!  相似文献   

19.
高中第一册语文课本里的两篇散文中有这样两个比较特殊的比喻句:一句是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作者在描写荷花的香味时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另一句是在刘白羽的散文《长江三峡》中,作者写道:“突然是绿茸茸的草阪,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这两个比喻句和我们通常讲的比喻句比较起来,有其特别之处。传统的语法修辞书对比喻所下的定义认为,所谓比喻,就是为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杀人如草不闻声”,这诗句过去曾经多次被人引用过。据一些引者说,这是鲁迅写的。不错,在《鲁迅全集》中,这句诗至少出现过两次。在《三闲集·“醉眼”中的朦胧》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知道人道主义不彻底了,但当‘杀人如草不闻声’的时候,连人道主义式的抗争也没有。”另外,在《伪自由书·王道诗话》中有如下一首诗: 人权王道两翻新, 为感君恩奏圣明, 虐政何妨援律例, 杀人如草不闻声。这首诗是揭露胡适的反革命两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