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作者】王守仁(709一约780):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河北河间)人。【词语注释】上人——对和尚的尊称。杳杳——形容深暗幽远。荷——背。  相似文献   

2.
某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一次大型晚会上说:"今天嘉宾云集,纷至杳(yǎo)来,我真是应接不暇呀!"话一出口,下面一片哗然。原来这位大主持人竟将"沓"误读为"杳"。"杳"和"沓",粗看这两个字的模样,就跟同胞兄弟一样,的确差不多。可再仔细一研究,就会发现它们的上部和下部都不相同,它俩的读音、  相似文献   

3.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诗僧寒山,人称寒山子。唐大历(766-779年)中人,一说贞观(627-649年)时人,居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寒岩,好吟诗唱偈,后人辑有《寒山子诗集》,计诗三百余首,多表现山林逸之  相似文献   

4.
唐人作诗,向来是用铁框般死的格律,金子般少的字数,去盛沉甸甸的诗意。这本已相当苛刻,可有些诗人,偏不去“节约”,重字叠句,别具一格。我们不妨举例分析。连续的重叠(一)叠字先看贞观时代诗僧寒山这首典型的叠字诗:杳杳寒山道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前三联,叠字状物,写出了寒山的神韵,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尾句“朝朝”“岁岁”,则起到递进效果,显出时间之长。叠字好记好听,拙中有巧,胜过搜肠刮肚。其作用,多为造境、绘形、模声、传情。(二)顶真白云歌送刘十…  相似文献   

5.
杳寒山道     
么· 考几‘ 杳杳②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③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浙浙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r,. 气竺奋 卜奸 【注释】 ①寒山,僧人。 戈互J琴山,1是 清寺僧拾得交友 一称寒山子。传为贞观时人。居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寒岩。好吟诗唱渴(jl),与国 。其语言通俗,近王梵志。有诗三百余首.后人集《寒山子诗集)o ②杳杳,形容山路深暗幽远的样子。 ③啾啾,象声词,形容鸟叫的声音。 专一︸卜一 【简析】 寒山的诗风空幽清冷,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代表。 每句诗都用迭字开头,看似重复,实 却写出了山中各种景貌的变化。作者描…  相似文献   

6.
十四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日登楼怀归①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1)请  相似文献   

7.
芳菲情愫     
千年等待沉默千年青石下有一朵小花,青石知道小花上有一板青石,小花知道花在青石湿润的清凉里入梦青石在花雅致的暗香中复醒空气使它们相合亦使它们分离与一束姗姗来迟的目光,相见在一片空寂的夜空下,回忆只是永远不语余光中凝视彼此的身影花瓣在寒瑟中飘零青石吹响骊曲起落处亦是我生命流淌过的痕迹雾幔滑落萧声断雁翔舞翎羽谁在风中幽吟杳杳相思已去芳菲情愫@郝爽$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初三(3)班!(510275)~~  相似文献   

8.
启发疏导法:把智慧的金钥匙交给孩子启发,指开导指点或阐明事理;疏导,即疏通和引导。启发疏导法,指对孩子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引发孩子主动探究、自主领悟与觉醒,从而建构知识、智能与品性。故事分享:万松山上的对话10月份的一天,我带着12岁的杳杳登万松山。山顶上有许多蜜蜂,在我们身边飞来飞去。杳杳很怕蜜蜂,说:"我爬山关它们...  相似文献   

9.
徐山 《现代语文》2009,(8):148-149
<王力古汉语字典·木部总论>认为"木部"中的"杳"字"与树木关系不大",这一问题的出现当追溯到<说文>.会意字应合理选择其中的一个部件作为所归属的部首.根据"杳"一词的本义,<说文>"杳"字归在"木部"不当,应将"杳"字归在"日部".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文学史上,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叠字同(《声声慢》),为读者击节赞赏。其实,唐代寒山的叠字诗,也是值得广为颂扬的佳作。寒山是贞观时代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每有诗作,就写刻在山石竹木之上。据说他写诗六百余首,多有佳构奇篇,《杳杳寒山道》就是一首非常别致的好诗:  相似文献   

11.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浙浙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这首诗除了用景物渲染气氛、以气氛烘托心情外,在语言上还有一个显著特点,请简析这一特点,并说明其作用? 答: (拟题:王永芳)(五)这一特点就是使用迭字。全诗通篇句首使用迭字,像排比一样,形式整齐,能增进感情强度,而且又富于变化。“杳杏”具有幽暗的色彩感;“落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啾啾”言有声;“寂寂”言无声;“浙浙”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朝朝”“岁岁”虽同指时间,又有长短的区别。这样就显得变化多姿而井然不…  相似文献   

12.
《梁书》(姚思廉著)是历来治南朝史学乃至文学者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书。中华书局1973年5月版《梁书》尽管参校了多种版本,谬误仍存。笔者翻检《梁书》,发现一则谬误,记之如下: 《粱书》卷50《文学》:“刘杳,字士深,平原人,祖乘民,宋冀州刺史,父闻慰,齐东阳太守。十三,丁父忧。大同二年,卒官,时年五十。”(文字有节略——引者按) 按:梁大同二年即公元536年,据此逆推五十年为齐永明五年(公元487)。知杳生于永明五年,十三岁时值齐永元元年(公元499),则杳父闻慰卒于此年。  相似文献   

13.
尧舜禹禅让的传说和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禅让之说,古誉之为传贤之美谈,今定之为部落联盟之军事民主制。其实,中国古代本无此事,却充满着父权统治下各部落对联盟首领的争夺,反映出世袭元首或君主的最初盟芽。(一)古人对禅让说的怀疑和否定禅让之说,自古即有疑者。《楚辞·哀郢》曰:“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可见古已  相似文献   

14.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竹林寺隐伏在茂密葱郁的山林里,寺院的晚钟敲响了,钟声悠远而深沉。灵澈和尚戴着斗笠上路了,斗笠涂满夕阳的余晖。灵澈独自回到那青山深处去了。  相似文献   

15.
蓼岸风多桔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相似文献   

16.
非洲豹人     
45岁的非洲猎手罗伊·克里克,常常带领一些冒险家深入到杳(yǎo)无人迹的原始丛林中狩(shòu)猎。一次远征中,他在闷热的密林中奔波了大半天,喉咙发烧,鼻孔冒烟,干渴难熬。他东寻西找,终于发现了一个小水池。他正想喝个痛快,却看见池水混浊不清,池边的泥土上布满  相似文献   

17.
平生最愁,一点残红,翻飞凄风冷雨。几番回转,再凝眸时,已是芳踪杳杳。怅望处,剩得眼前流水,无情里,自悠悠。远处有孤舟,曾载得,斯人几度愁?  相似文献   

18.
浣溪沙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长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瀟湘。  相似文献   

19.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中国古代诗歌分成各种体式,不同的体武在抒情功能和表现手段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五绝这种诗体源于六朝民歌。唐代诗人也有学民歌风格的,用浅显率直的语言表现一种天然的情趣,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就是很好的范例。但这种诗似乎是天才的灵光一现,为数不多。唐诗中更有代表性的五绝,是摆脱民歌风格而在艺术上讲究精致的一种写法。我们这里以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为例,谈谈这种诗体的一些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20.
某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一次大型晚会上说:“今天嘉宾云集,纷至杳(yao)来,我真是应接不暇呀!”话一出口,下面一片哗然。原来这位大主持人竟将“沓”误读为“杳”。[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