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星兰 《考试周刊》2010,(57):238-238
中国的戏曲艺术在世界艺坛中独树一帜,蕴涵着丰富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历史及社会学方面的知识,且上千年的艺术实践所形成的意象和形象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既有非常强的表现力,又给观众以美的享受。本文提出,通过欣赏戏曲的经典作品、了解戏曲艺术的常识、体验戏曲艺术的魅力、感受戏曲表演的神韵,能激发学生欣赏戏曲的兴趣,并进一步热爱、继承和发展民族的艺术文化,树立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戏曲艺术深深根植于人民的文化生活之中,具有深厚的民族性和浓郁的中国韵味。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有通俗化、大众化的特点,又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通过接触经典作品、了解戏曲常识,可以提高学生欣赏戏曲的兴趣,体验戏曲艺术所创造的虚拟的时空、严格的程式、写意的意境,感受戏曲的神韵,引导学生热爱、继承和发展民族的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蔡厚示应我校中文科的邀请,于十月二十四日来甬给该科师生作题为《如何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学术报告。报告者从我国诗歌源远流长讲起,首先阐述了我国诗歌的光荣传统及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意义。接着就怎样欣赏古典诗词的语言、深入理解诗句中的用典,  相似文献   

4.
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一般而言,教材的安排具有合理住和系统性。教材中有欣赏、音乐知识、唱歌、创作等组成,从认知、思想感情、技能三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分“了解”、“理解”、“掌握”三级,思想感情目标分“接受”、“体验”两级技能目标分“模仿”、“初步学会”、“学会”三级,这些目标为教学质量的把握作了向导.在音乐课中,唱歌和欣赏是整个教学任务中份量比重较大的.欣赏内容包括的我国优秀的民歌和说唱、戏曲音乐,了解民歌和说唱、戏曲音乐的一般常识;欣赏民族器乐作品和外国器乐诈品,…  相似文献   

5.
[教学重点] 本单元学习中国古代戏曲,目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我国古代戏曲——主要是元杂剧的初步鉴赏能力。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体会唱词的抒情性和音乐美;了解作品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6.
古典戏曲鉴赏学是对古代戏曲的文学艺术、表演艺术等进行欣赏、理解和批评的一门学问。明清戏曲评点是中国古代戏曲鉴赏、批评的特有理论形态,它针对古典戏曲集舞台性、文学性、音乐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特征,主要从表演和文学艺术两个层面参与古典戏曲鉴赏学的理论建构,其特点是紧密地结合戏曲文本,发掘演员情感体验、排场合理性和曲白可演等要素在戏曲舞台艺术塑造中的意义,揭示戏曲文学鉴赏中的主体性、想象性和超越性价值,从而丰富了古典戏曲鉴赏的文本及其理论内涵,地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7.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复习说明文的文体常识,进而了解科普文章的一般特点及功能。(2)了解并概括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层次结构。(3)欣赏本文的语言特点,了解科普文的语言要求。①体会本文说明与描写相结合的写法;②揣摩语言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年轻的父母们和小朋友们:《古典诗歌欣赏》今天和大家见面了,希望你们喜欢它。《古典诗歌欣赏》是让年轻父母和孩子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突出成就和重大价值,了解我们祖先的生活、劳动、思想情况,丰富历史知识,陶冶情操,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感情。《古典诗歌欣赏》采取说明、诗意的方法,帮助大家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欣赏其艺术价值。热忱欢迎你们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复习说明文的文体常识,进而了解科普文章的一般特点及功能。(2)了解并概括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层次结构。(3)欣赏本文的语言特点,了解科普文的语言要求。①体会本文说明与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相似文献   

10.
元灭南宋后,北曲杂剧南移杭州,并与南戏产生了交流,两者在剧目,剧本形式,脚色体制及语言风格等方面都产生了交流与融合。南北戏曲的这一交流与融合,促进了我国古典戏曲的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之瑰宝,在高校开设《中国古典戏曲赏鉴》这门选修课程,将使现代大学生们在感受中国古典戏曲之美、提升自身文化艺术修养的同时,更全面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承下去。本文针对中国古典戏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得大学生们以积极的态度和轻松的心情来品味中国古典戏曲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戏曲音乐是一种以音乐展示剧情,塑造戏中人物形象,推动戏剧矛盾冲突发生发展的表演形式。它与戏剧表演紧密结合,并为戏剧表演服务。由于学生从小接触戏曲音乐的机会较少,所以不习惯或不喜爱戏曲。下面,以京剧教学为例,浅谈戏曲音乐赏析教学的实践策略。京剧是"国粹",引导学生了解、赏析、传承京剧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应有之义。纵观从小学到高中各个学段"京剧欣赏"的教学设计及实施情况,大多是同一种模式,即从京剧的行当、脸谱、表演程式、伴奏乐器等常识为主要线索组材,教学侧重于京剧相关知识的传承.  相似文献   

13.
诗词格律作为美术专业的选修课,一直以来都是以欣赏和文学常识与众生共享。本文试图将色彩与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相结合,分析格律与色调、和调与旋律、平仄与色阶以及如何根据主观情志理解色、音、声的规律、韵律、取舍及和调,将诗词格律赏析课带入绘画色彩教学,同时深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与色彩艺术之间同血脉、同发展的传统美学根源。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戏古典作为中国文化的精粹,在经济浪潮的冲击和现代影视技术的洗礼下,已离我们的心灵越来越遥远。语文教师理应视课堂戏曲教学为契机,传授戏曲基本知识,同时调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欣赏戏曲的热情。  相似文献   

15.
中国戏古典作为中国文化的精粹,在经济浪潮的冲击和现代影视技术的洗礼下,已离我们的心灵越来越遥远.语文教师理应视课堂戏曲教学为契机,传授戏曲基本知识,同时调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欣赏戏曲的热情.  相似文献   

16.
意境,是我国文艺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只要是诗歌艺术的精品,无不以美的意境令人陶醉。我们在阅读和欣赏古典诗歌作品时,要通过语言  相似文献   

17.
戏曲属于一种传统民族音乐,戏曲一直作为独立音乐形式被广泛欣赏以及传承,戏曲具有较大知名度以及影响力,例如越剧委婉、黄梅戏浪漫、秦腔粗犷、京剧爽朗、昆曲柔情,初中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更加应当加强戏曲音乐融入,从而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戏曲及传统曲目,在学习中渐渐地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爱上戏曲,从而促使课程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同时提升学生戏曲素养。主要是关于初中音乐课程融入戏曲的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文学是语言艺术,古典诗歌更不例外。要理解古典诗歌的形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领悟诗中的人生哲理,首先应理解语言。在高考古典诗歌欣赏中学生失分的关键就在于对语言的理解不到位。古典诗歌语言自有其特殊之处,为  相似文献   

19.
《西厢记》是一部优美抒情诗剧,是我国古典戏曲中一颗瑰丽的名珠。鲜明的人物形象,浓烈的矛盾冲突,巧妙的艺术手法,优美的戏曲语言,构成了《西厢记》独特的风格。尤其是在戏曲语言上珠玑满眼,精美华丽。曹雪芹赞誉曰:“词句警人,余香满口”(《红楼梦》),明代何良俊说:“才情富丽,真辞家之雄”(《四友斋丛说》)。所以说,《西厢记》在语言上堪称古典戏剧的范本,而叠字在其中大量地运用,形成了《西厢记》一大语言特色。本文仅就叠字的构成和运用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前学界一般认为明代曲家的“本色论”只涉及戏曲的语言问题,但徐渭的戏曲“本色论”在明代曲家中比较独特,内涵丰富,除关注戏曲的语言外,还广泛涉及了戏曲的审美特征、创作技法、角色塑造、声腔格律、曲家个性、艺术创新诸多曲学范畴的问题。徐渭戏曲“本色论”的提出,因其曲学内涵的丰富性,指导并启迪着当时及后世诸多曲家的戏曲创作与剧论表述,为晚明及清初古典戏剧学高峰的到来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