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调节人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推进社会安定的基础,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学生所应具备的美德.然而,孝敬父母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在当代大学生中被淡忘和漠视,出现了许多不孝敬父母的现象.笔者试着从大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的现实意义及改善大学生孝道现状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孝道是中华民族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一直遵奉的一个重要道德伦理规范,它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又是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当代高校德育应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传统孝道在新时期的德育内涵,充分认识传统孝道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意义,将“孝”引入大学生德育,切实增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孝道是中华民族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一直遵奉的一个重要道德伦理规范,它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又是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当代高校德育应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传统孝道在新时期的德育内涵,充分认识传统孝道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意义,将"孝"引入大学生德育,切实增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高健 《江苏高教》2012,(1):123-124
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要着眼于以下方面:传承、丰富、完善孝道教育内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构建大学生孝道教育的现代化平台;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孝道教育水平;树立正确的孝道观念和意识,自觉传承、有效践行孝道文化的传统美德;家庭也应做好孝道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谈德育视阈下的大学生孝道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民族文化的核心.在大学生中开展孝道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耐挫力、人际亲和力、求知学习力和生存竞争力.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要突出感恩知报的敬亲教育、移孝为忠的爱国教育和由爱亲扩展而来的大爱教育等.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应宣扬孝道经典,搭建孝道教育载体,引导孝道情感迁移和家校协作,使孝道思想的精华扎根于大学生的心中,使大学生自觉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的孝敬父母意识普遍较弱,社会中大学生不孝行为接二连三地走进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部分高校通过关爱空巢老人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开展孝道教育,效果较佳,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孝道现状,亟需探索孝道教育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7.
《弟子规》的“入则孝”篇中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然而,当今大学生对孝敬父母认识不足,缺乏孝敬父母的良好行为习惯,高校辅导员可以结合《弟子规》中有关孝敬父母的知识来形成孝观念的意识,学习孝道经典文化,让大学生增加孝敬,并在生活中表现出孝的言行。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孝敬父母,尊长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传统美德,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班努力利用课堂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展孝心教育活动,利用榜样的力量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孩子的孝心,使孝沁入孩子的心扉,根植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9.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教育对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完善人格,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应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自身因素,促进有效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0.
传统孝道教育通过把孝敬父母作为孝道教育的起点、把伦理亲情作为孝道教育的情感基础、把社会合力作为孝道教育的强化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借鉴传统孝道教育的优良传统,对加强和改进现代德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孝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提倡践行孝道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稳定家庭成员代际关系的和谐及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问题具有非常现实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问卷形式对当代大学生践行孝道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当代大学生践行孝道总体情况乐观,但在实践孝道的细节方面做得不够;现代教育缺乏孝道教育;一些社会因素不利于践行孝道。因此,为更好地践行孝道,提出如下对策:大学生个体要加强自我教育,家庭努力营造充满孝道的和谐家风,学校应加强孝道教育与感恩教育,社会需建立健全体制以打造重孝道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2.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德为成事之本,孝为入德之门,孝道对于每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优秀栋梁,是中华民族未来的主人,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孝道,提出孝道培养的思路,对于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都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对192名大学生的孝道观念与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对客亲留后的赞成程度最高,其次是敬爱祭念、抑己顺亲,最后是随伺奉养;当代大学生最赞同的孝道观念和行为是"多陪伴父母、与父母多联系、多和父母聊天"、"尊重父母"、"关心父母"、"常回家看看"等;大学生最反对的对待父母的行为和观念是"绝对顺从父母、盲从"、"不赡养父母"、"不关心父母"、"打骂、虐待父母"等;他们认为当今社会仍然需要提倡孝道观念的主要原因是"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养育之恩必须报答"、"提倡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等.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基本上持肯定态度,但又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点,对传统孝道既有继承又有超越.  相似文献   

14.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基础内容□栾传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广泛。本着“古代存在,现实需要”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孝敬父母教育;尊师敬长教育;团结友爱教育;立志勤学教育;自强不息教育;谦虚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严已宽人教育;...  相似文献   

15.
曾子孝道思想认为,我们的身体发肤来自父母,爱惜自己的身体就是对父母尽孝的体现;对父母既要孝又要忠,又可扩展为对父母尽孝,对国家尽忠;要将自然界视为自己的父母,宛如孝敬父母一般对待自然界。曾子孝道思想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动力。曾子孝道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更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修身之本,它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孝道缺失现象屡见不鲜,这关乎到他们自身的成长成才,也关系着校园和家庭、社会的和谐,如何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孝道教育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被推崇为道德伦理规范和做人的基本准则,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在全国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今天,传统孝道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精髓,对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分析了中华孝道文化的内涵及其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针对大学生孝道教育的现状,提出从实践层面弘扬孝道文化,塑造大学生良好品质的主张。  相似文献   

18.
罗丽榕 《南平师专学报》2009,28(3):89-92,96
孝道是中华民族推崇并尊奉的重要道德伦理规范和做人的最基本原则。孝道在提高当代人的道德素质、维护社会的稳定、形成和谐的校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大学生孝道现状及特点的调查分析,发现孝道这种传统美德在当代大学生的身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究其原因有社会历史、社会现实、学校教育、家长、学生自身五个方面的因素。必须从优化社会环境;学校加强学生的孝道理念教育;家长重视并强化子女的孝道践行;强化大学生对父母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四个方面来加强孝道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9.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当代中学生孝道现状不容乐观.吸取传统孝道精华,加强中学生孝道教育,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依然具有重要价值,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袁静 《华章》2010,(20)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至今,孝文化被不断发扬光大,弘扬孝道也受到了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重视,被视为治国安邦的基础.当今社会,要科学、合理地对待、运用孝文化,人人身体力行,努力使传统孝文化在新时期充分发挥作用,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