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生产力标准,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的确立,为我们正确理解和坚决贯彻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方针提供了根本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三届三中、五中全会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并指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是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3.
十年改革,带来了生产力、各项建设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并为全面深化改革积累了丰富经验。改革的成绩是世人瞩目的。但是,改革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而且有些问题相当突出,已经发展成为严重影响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和整个国民经济顺利发展的大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由于缺少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不仅经济体制改革难于继续进行,而且甚至会断  相似文献   

4.
“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对生产力标准的补充和发展,生产力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强太的推动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生彦力理论的继承、发展和重大贡献。他不权承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且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我国建立、发展以来,促进了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的富裕,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但是,近年来在党风、社会风、政府廉洁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和商品经济(本文所称的“商品经济”皆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关系吗?如阿评价商品经济的全部社会后果?对这些疑问,人们有不同的回答。一些同志认为,生产力标准是判别经济、政治、道德、艺术各种问题的唯一标准,商品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政治、道德等方面就只有促进的、好的作用;道德等  相似文献   

7.
培训质量是成人师范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因此,培训提高在职教师,要重视质量。一师资培训质量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被培训对象的质量,即“产品”的质量;一是制造“产品”的工作质量。前者是工作成果,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它又必须以后者为条件。前者  相似文献   

8.
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发展还是阶级斗争呢?本文想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我认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一个,这就是生产力。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归根结底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史。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正如马克思说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处于经常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而生产关系在一定时期内则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在生产力和生产  相似文献   

9.
(一)历史的回顾今年是纪念真理的标准讨论20周年,20年前那场声势浩大的理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观的束缚,澄清了多年来人们头脑中一个模糊观念,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懂得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不再把它当作一种不变的教条,而是当作一种伟大的武器,并且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识路线,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始基,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也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因而中国人民只能更多地“摸着石头过河”“大胆试,大胆去闯”…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术界开展的关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讨论,概括起来说大致提出了如下几种观点:生产力动力论、阶级斗争动力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动力论,此外还有一些折衷性的提法。笔者认为,这些提法大都是从特定的历史范围提出的,从一定角度立论的,都还有值得商榷的余地。显然,要想得出圆满的结论,还有待于把这一讨论引向深入。为此,笔者提出一种有别于上述诸种提法的观点,即认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历史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生产方式而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考察社会发展状况,首先应考察生产力的状况,然后进一步联系起来考察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不但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且其性质与发展水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还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都说明生产力一定要发展,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但如何保证生产力的正常发展?如何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长期没有得到好的解决。我党十三大正式提出的“生产力根本标准”,是应用“生产力要发展”的典范,是促  相似文献   

12.
人和自然的矛盾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运动过程,它的发展是由自己内部的矛盾所推动的。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诸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决定作用,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从社会系统本身来讲的。而当我们把生产力作为一个事物、一个系统考察时,生产力本身也是一  相似文献   

13.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论述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只有牢牢地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不断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4.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论述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只有牢牢地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不断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5.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逻辑证明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能作为标准 ;实践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是一个过程 ,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实践应当被理解为整个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总体 ;实践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必须坚持事实检验和价值检验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6.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发轫于1978年。从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既是党和全国人民用生动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检验社会主义理论的十年,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国情和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成功地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十年。在这短暂的十年间,我们党不仅以生动、丰富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新实践和新胜利引人注目,而且还以一步步地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运用和新突破赢得了举世赞誉。在纪念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的时候,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十年前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深刻反映;今天我们党提出生  相似文献   

17.
最近,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一些城市时发表了极为重要的谈话,其中关于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笔者就党中央和小平同志提出的生产力标准问题,着重探讨生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通过对社会主义重新认识,得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社会生产力落后,还没有实现现代化,由此便决定了在生产关系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须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还占很大比重;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很不发达。也正是由于生产力落后,也决定了我们还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才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实现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  相似文献   

19.
20.
秦小霞 《天中学刊》2002,17(3):20-23
邓小平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全部经济思想贯穿着一条主线,这就是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作衡量 各种体制和政策长短优劣的根本标准.生产力观点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