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改革是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师教育课程整合的要素来讲,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包括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一体化、课程内容一体化和课程实施一体化等方面。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结构比例失调、课程类别不合理,课程之间内容融合度低、教育实践课程欠整合,课程实施方式变革步伐缓慢、学生评价单一等。建立模块化课程网络体系、合理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实施过程等是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构建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现状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满意度偏低,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理念陈旧、结构失衡、功能低效。本文提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亟需国家标准,教师教育课程应以"专业发展"为灵魂,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垦区所辖面积5.5万平方公里,分布在全省46个市县,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在垦区第一线从事生物教学的教师有280人,由于地域偏远、分散,致使垦区生命科学教育研究信息的交流不畅。虽然大多数教师达到了专科以上学历,但是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与适应现代生命科学发展,以及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结合垦区特点及初中生物教师的实际,我们面对挑战,科学地设置课程,发挥研培结合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的全面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道德修养类课程 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的思…  相似文献   

4.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生物教师肯定会注意到生物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显著差别在于多了学生的参与,少了老师的说教。因此生物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另一  相似文献   

5.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人才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人才质量包括“人才”的质量和“教师”的质量两个方面的要求。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人才质量的不断提高,关键是推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其基本思路是:坚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为基础教育服务,重构教师教育的理论性课程体系和实践性课程体系。为保证改革后的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有效实施,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提供实施课程方案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6.
陶媚娜 《甘肃教育》2011,(18):58-58
“新课改”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2l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和引导者,课程通过教师的实施和引导,才能更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传统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型,构建新型的教师教育课程是摆在地方师范大学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Q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课程上进行了多次改革后,课程体系结构趋于优化,课程模块初具特色,教育实践得以强化。以教师实践性知识为分析视角,通过对课程认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四个方面的反思,提出基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教师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增设的一门新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转换了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主要角色,所以,在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方面给广大教师带来了一些困惑;教师在教育活动设计方面,要运用教育新理念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育是南京晓庄学院的办学基础与特色。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我校目前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教师教育课程理念、制度与经验。其中,"主体性教师"是教师教育课程设计的理念与依据,"广义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设计的结构与内容,"教学做合一"是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路径与方法,"教师教育实验区"是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机制与平台。上述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对全面贯彻《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课程建设的一体化,既是教师教育终身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教师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师教育的应有之义和基本特征。因此,高师院校应着力推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课程建设,突出专业化、能力和实践导向,注重教师职前、职后教育课程建设的阶段性与连贯性相结合,制定课程目标,构建课程体系,搭建实践平台,组织课程实施,开展课程评价,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整体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化是时代要求,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是培育专业化生物教师的必然趋势,其核心是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遵循目标明确、整体连贯、平衡发展的原则,本研究构建了生物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课程设置,并探讨其实践模式,以期为当前生物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十年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世纪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低调启动、逐步推进,课程研究领域广泛、成果丰富.教师教育课程概念从广义界定到狭义界定,教师教育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基本理念从学科性专业到职业性专业以及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从简单延长时间到开始关注质量是我国新世纪教师教育课程的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3.
教师课程力是包括教师理解课程、实施课程、开发课程、评价课程等能力在内的教师作用于课程的多种相关能力的综合,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要素。教师课程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影响着课程的实施质量和改革效果;影响着教育改革的进程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应用型人才,其专业素养必须在实践中发展;实践性是教师教育课程的一个基本特性,应体现在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中。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是教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南京师范大学自成立教师教育学院以来,致力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几年的改革与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个由体验层、实验层、践行层和研究层四个层面构成的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这四个层面的课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具有融合性、多样性和全程性的特点。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顺利实施需要相关部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践课程师资队伍、完善丰富实践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5.
课程实施的生成取向是当今形势下的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追求。它不同于我们以往传统的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要求教师在教学策略、教师角色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同时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也是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头戏.依据以个人实践性知识为基础和反思为核心的"反思性实践者"这一教师新形象提出的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和新的课程理念,对现有的课程目标(标准)、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进行变革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逻辑.根据教师素质要求及现存缺陷和对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问题的分析,南疆民族教师教育职前课程设置改革需要在凸显地域及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突出学习和学习者中心,增加课程总量、调适课程结构,强化实践体验及其与理论的融合,加强课程内外的整合.  相似文献   

17.
略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开辟了发展个性的舞台,常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使这个舞台永不倒塌的保障。只有实现常态化实施,才能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上展现自我,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一、课程意识是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前提明确的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教师角色乃至在教育中的存在方式与生活方式。因此可以说,课程意识意味着"教师即课程",教师是课程的动态构建者、课程的生成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成性特征,比任何一门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优秀的教育需要优秀的教师。国家实施了旨在培养适合于21世纪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的新课程改革,可谓是我国教育212作的一场及时雨。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生物课程改革,一方面为广大生物学科教师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也给生物学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机会和环境。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教育的内容载体,培养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是教师教育活动的直接目的。智能时代对培养什么样的儿童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什么样的儿童观来引领教师教育课程变革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问题。传统教师教育课程由于目标指向学科教学而忽视儿童全面发展,内容缺乏本土化儿童学课程,实施未重视实践性知识,评价缺乏循证迭代而不适应儿童全面发展需要。基于此,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需要基于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围绕儿童全面发展重构跨学科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在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中重点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以循证理念改革教师教育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20.
钟祖荣 《教育研究》2021,42(1):138-146
2015年开始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的研制是一项重大工程,目前正在陆续出台相关标准.研制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对规范培训课程设计与设置、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教师教育标准体系、促进教师教育水平提升都有重要意义.教师培训课程标准按照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学生为本、实践取向、分层培训五个理念研制.研制过程按照确定教师能力项目、明确培训目标、研制能力诊断工具、配置分级的培训课程、提出实施建议等环节进行.培训课程指导标准是指导性的,各地要结合实际实施,充分发挥该标准的作用.实施的关键是解决好组织问题、方式问题和评价问题,保证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