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文法具有天然的滞后性,法律文字有时不能涵括被寻求的个案规范,其本质上决定了司法裁判必须是有创意的活动,并积极参与逐步自我实现的法秩序之发展及续造。乡土基层法院司法环境相较于城市环境更为特殊,基层法官凭以涵摄个案的规范部分并非法定规则本身,而是由基层法官依据法定规则,考量个案的情况而形成的规范。在形成及发展个案规范时,基层法官必须接受法律所确定的目的、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法律的体系及其思考模式的拘束,逾越抑或扩张法律规定条款概念的界限、范围,应明示准备应用超越法律的,寻求个案规范的方法,并标示具体个案价值判断的心证进路。通常情况下,法律续造在法律前见积累、法律条款识别、法益预拟衡量、裁判续造规则过程中实现。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在数据库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缺失,导致了法官在解决数据库纠纷方面出现了适用法律不统一的现象,而传统的解决数据库纠纷援引的民法原理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凸显的数据库纠纷,在这种情况下,有限数据库保护制度的确立无疑将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裁判文书的程序公正价值是指裁判文书中那些来自于程序本身的使人感到满意的东西。裁判文书的程序公正价值具有独立性,它是司法程序公正的体现。裁判结论的公正是法官对案件事实进行准确分析、正确适用法律、做出不偏不倚的裁判结果。本文从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及形式公正等方面阐述了裁判文书的价值目标与追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禁止拒绝裁判"原则,法官有权对存在法律适用困难的案件作出漏洞填补式的处理,而法律原则的适用便是填补法律漏洞的重要方法。本文在对法律漏洞作类型化概述后,以存在"原则漏洞"的"四川泸州继承案"为切入点,就法律原则"补缺作用"的启动机制与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透过许霆案,其背后蕴含了深刻的法律推理命题。通过分析许霆案,指出法律推理在司法过程中的作用,得出法律推理的价值追求是寻求形式理性与实践理性背后的利益平衡,而且在司法实践中这种转变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依据各种规范而行为的。启蒙运动之前,上帝是规范性的来源,人们在上帝的指引下行为;启蒙运动之后,人们依据理性来评判一切,理性取代上帝成为规范性的来源。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受到利益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行为逐渐偏离理性轨道。哈贝马斯认为,这是由于人们受到工具理性的影响,工具理性使得人类行为功利化、非理性化。只有用交往理性取代工具理性作为规范性的来源,人们的行为就能重新回归理性。同时哈贝马斯指出,实现这种规范性来源的转变的路径就是通过交往建立一种合理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7.
法官在裁判案件时,透过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探求法律条文背后的目的。法官要学会在成文法之外,从社会公众的情感、从大众思维的角度寻求平息解决案件的具体方案和规则。公正的法律解释理念要有探寻立法者意志与规范性法律意义双重目标的理念、要有关注社会效果的理念,同时法律解释理念中要融入民意元素、民间习惯规则、融入"善"的思想。这一理念不仅是当下确保案件裁判结果的妥当性、社会的可接受性的需要,也是顺应中国现代法治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对于实质法律推理,我国学界一直存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在笔者看来,如何对其定位并不重要,但必须认识到,实质法律推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司法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存在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对于实质法律推理,我国学界一直存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笔者认为如何对其定位并不重要,但必须认识到,实质法律推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司法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存在具有现实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由于现实社会与法律现象的复杂性,法律推理涉及相当复杂的技术性问题,从一般事实命题到法律事实判断,既需要提炼一般规则,又需要建立针对性规则和分类范畴,以适应各种个案事实。此间,法律规范适用与法律事实确认不是一蹴而就的。法律推理关乎法律事实与法律规范,对法的正当性拷问以及对于法律逻辑自足假设的反思,昭示着法律活动不再限于一个封闭的环境,实践理性具有填补逻辑推理和科学论证方法带来的现实不足,体现了事实、规范、价值判断与逻辑推理的群合。  相似文献   

11.
从古希腊开始就有法律确定性的传统,这个传统被古罗马继承。在疯狂崇尚理性的那个时代,法律的确定性被推到了巅峰。随着理性主义遭到诘难,法律的不确定性登上了舞台。法律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争论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一直不断,不同时代对法律确定性问题的不同强调,都推动了对法律确定性的认识,而法律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问题是相对的,对法律确定与不确定的调适成为法律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12.
法律推理是法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许多基本问题都还没有形成共识.从法律推理的主体、法律推理适用的领域、法律推理的关键点等方面入手对法律推理的内涵作一诠释,同时对法律推理产生的动因和逻辑背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法律的理性在理性的司法过程中得到最直接的体现.程序理性从人的主体性和目的性两方面体现着法律对人的权利的保护和人格尊严的尊重.法律解纷患讼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理性程序的形式价值和尊严价值的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从法律法规角度出发,结合职业足球联赛的具体情况,分析探讨了中国足协、裁判身份的法律性质及裁判与中国足协的关系。结果表明:职业足球裁判在代表中国足协履行裁判工作职责期间属于国家工作人员;职业足球裁判“黑哨”行为不属于商业贿赂。对其以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论处不恰当;我国相关法律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存在空白和漏洞,应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5.
利益衡量作为一种裁判方法,对于解决疑难案件极其重要。文章以此为出发点,选择并分析一则典型案例对利益衡量的运用,总结利益衡量的思维进路,同时分析利益衡量在可操作性、法官素质、法官自主性等方面的局限性,并提出在制定统一适用标准、提高法官素质、增强法官独立性等方面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海秋丹 《职大学报》2009,(1):71-72,129
经济全球化时代要求立法者必须具备高度的理性精神,在借鉴西方法律文化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从中国实际出发,构建出一个既有民族特色又具备世界意叉的现代化的法律体系.立法者理性精神的表现主要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洛克的"白板说"方法论提出之后,对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有深远的影响。"白板说"曾在这一时期被作为唯物主义反映论的重要方法而著称。但是,洛克的"白板说"不仅仅是简单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而是有其更为深刻的意义和价值。洛克阐述的人类理性渗透到了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内的世界,将天赋观念、道德先验等的根基刨去,使之褪去了荣光。"白板说"表达了这样的思想:一切都是后天的,一切都在理性和经验的范围内,因此,一切问题只能也必须在理性的角度来思索其可能性及其得失。  相似文献   

18.
思维方式制约着语言结构,语言结构形式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中国人的悟性思维决定了中国人善于借助内心的领悟(意念)认识事物,即悟性思维具有隐蔽性特征。西方人的理性思维决定了西方人善于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认识事物,注重逻辑性和外显性,即理性思维具有在场性特征。悟性思维的隐蔽性在汉语结构上的映射与理性思维的在场性在英语结构上的映射形成鲜明的对照。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出现了两次理性观的革命 :第一次是必然性梦想的破灭和偶然性微积分原理的诞生 ,即概率理论的产生。这次革命在科学领域和日常生活中都以“概率革命”而著称。第二次主要关心人脑适应或应付瞬息万变的未知世界的方式。无限理性不关心搜索的成本 ,而有限理性通过终止规则明确限制了搜索活动。受限制条件下的最优化模型也限制了搜索活动 ,但它是通过计算最佳终止点做到这一点的。有限理性敢于在不寻求最优化搜索和终止规则的简捷启发式上“下赌注”。它在目标或线索间进行有限搜索 ,并利用环境结构产生适应性决策。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裁判文书中的说理运用日益增多。基于此,法官要熟练掌握释法说理的方法,同时,人民法院应当构建重点案件识别、法官教育培养、裁判文书考评激励和问责等工作机制,客观上提升法官识别、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