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高校“四特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学生对自我有更清晰的认知,增强其心理幸福感,选取某高校41名“四特生”以及12名普通学生混合分成4组,参与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并对学生进行前测后测。结果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对“四特生”的心理幸福感、个人成长、积极关系、自我接纳几个方面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该结果说明团体心理辅导能够让学生对自我有更全面、清晰、客观的认知。  相似文献   

2.
面对着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而缓解“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课题。团体辅导对于培养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来说具有改善人际关系、改变行为方式、提升自我认知、激发个体潜能和优化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结合团体辅导自身的显著特性,从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影响力、决断力、学习力、执行力和创新力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群体面对多方压力导致的焦虑情绪,如不适当调试,必然会对其身心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使其产生极端行为。团体音乐辅导是一种对于中低焦虑程度者十分普遍及有效的辅导方式,音乐的选用和活动的设计对辅导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萨满音乐并结合多种团体活动对34名参与者进行了8次团体辅导,结果显示辅导音乐能够有效地使参与者产生视觉想象,对肌体放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整体上有效地缓解了大学生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4.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方式,有其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正确认识及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及实效性。此篇论文从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特征及内容出发,重点论述了团体心理辅导的可能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的出现深刻影响了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它在让青少年享受着快速的信息沟通的同时,也使其现实交往能力逐渐被弱化。在这种状况下对大学新生进行适应性团体辅导具有显著必要性。本文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为个案,结合测量数据分析了开展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克服人际交往障碍、提高现实交往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丰富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可使大学生在集体受益的同时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本文阐述了团体辅导的概念、特征及类型,分析了团体辅导的优越性及局限性,对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做了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依据理工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提高心理素质的团体辅导方案,对理工院校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结果表明:团体辅导促进了心理素质的提高,该方案具有较明显的有效性;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可以不考虑性别差异,但需注重对经济困难学生思维的精致性、深刻性和个性的进取心、成就动机等方面素质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理工科新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积极作用,文章在梳理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2011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模式的基础上,运用团体满意度评估、自本评估等相关量表对团体辅导活动进行了直观的效果分析和深入的对照研究,以期为团体辅导在理工科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普及推广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团体辅导解除学生恋爱困惑,调整情绪,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通过选取20名大学新生,采用团体辅导,并用孤独量表(UCLA)第三版、主观评估量表等方法评估效果。结果发现,团体辅导后,成员自我评估恋爱成熟度项目均分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孤独量表在辅导后较前有改善,有一定差异,说明团体辅导可以解除学生恋爱困惑,缓解情绪困扰,提高高职学生解决恋爱矛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班级团体辅导对提升高职新生心理适应能力的效果,本研究随机抽取某高职院校大一年级相同专业两个班的学生,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组参加三次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另一个班作为控制组不做任何干预。用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量表进行前后测,并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结束后让成员填写团体自评表。结果发现,实验组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前后测无显著差异,后测中与控制组也无显著差异。从团体自评表中可以看出,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对提高高职新生心理适应能力有一定效果,但是由于次数过少导致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团体心理辅导现今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以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本文介绍了近几年高职院校团体心理辅导在新生入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领域的开展情况,分析了团体心理辅导在以上这些领域的效果。最后,总结出高职院校团体心理辅导仍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扬州职业大学21名学生进行为期6周的自信心团体辅导干预,所有成员的羞怯程度有所降低,社交回避与苦恼有所减轻,个人评价有所提高。其中,贫困生的个人评价辅导后比辅导前有显著提高,羞怯量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及其苦恼分量表辅导后比辅导前显著降低。自信心团体辅导可以有效的提高高职贫困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3.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体验式活动,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积极的应用。文章从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与功能出发,结合临沧师专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情况,着重阐述了团体心理辅导在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分析了团体心理辅导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选择西南大学18名大学生为被试(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人),对实验组被试进行为期8周的自我分化团体辅导,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使用《自我分化量表》在辅导前后分别进行测量。团体辅导后,被试自我分化总分和卷入融合因子得分明显提高;情绪反应、情感断绝、自我位置三因子得分后测较前测有所改善。表明团体辅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自我分化水平,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探讨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干预效果。以3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进行为期2个月8周次的团体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一般心理健康教育,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与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SFGT)自我评估问卷评价两组的干预效果。干预组手机成瘾倾向在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前后,MPAI的四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sig.<0.05),手机使用时间明显减少、依赖程度减轻,对照组则无显著差异(sig.>0.05)。结果表明,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有一定的积极的效用。  相似文献   

16.
本次研究通过系统的团体辅导,针对想要了解并改善自身人际关系的大学生10人,经过6次团体辅导活动,使他们认识以往自己的人际交往方式,学习交往原则和方法。对实验前后进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施测以了解团体辅导成效。经前后测数据分析表明,运用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国内大学生团体辅导研究现状,对CNKI1999~2017年间发表的516篇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年发文量稳步提升,文献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研究群体比较分散,且之间缺少合作;研究热点包括探讨团体辅导在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在理论基础及试验对象选取上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团体辅导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模式方案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18.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积极的力量与美德,倡导积极的心理价值取向。在大学生情绪管理团体辅导中,教师应尝试将积极心理学中积极情绪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相关理论引入情绪管理团体辅导中,并注意结合学生的情绪特点,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进而提升大学生情绪管理团体辅导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广告公开招募,经面试及问卷调查对自愿报名参加自信心训练营的在校大学生进行筛选并确定成员。采用团体辅导模式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训练,以个人评价问卷(PEI)、交往焦虑量表(IAS)、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为评估工具,在实验前后两次对被试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在团体辅导后,大学生的自信心水平有明显提高,个人评价的各个分量表和总量表的分值都有增加,辅导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学生的焦虑、回避苦恼水平降低,辅导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训练结果告诉我们,团体辅导能提高大学生自信心水平,缓解大学生交往的焦虑和苦恼症状。  相似文献   

20.
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其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心态也变得更为复杂,如何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手段,对促进大一新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参加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大一新生进行访谈,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新生适应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