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一批与其匹配的高层次职教师资,硕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是一类复合型人才。其培养的课程体系应体现为:"职业课程+教育课程+专业课程"相整合的课程结构,"技能实践+工程实践+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施环节,"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合作的双导师指导制度,"职业文化+教师文化"渗透的课程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3.
硕士层次双师型教师对职业院校师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设计上,采用"三三三"培养模式,设计职业院校硕士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同时,从培养主体为学校+行业、课程内容的设计优化、推行新型的导向型自主学习教学法、合理进行专业师资配备、建立充足的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制定硕士层次职教教师培养的保障制度、开展硕士层次职教教师培养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4.
适应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质量都亟待提升。高素质高学历的“双师型”职教师资缺乏则成为最大瓶颈,尽快布局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单位,充分发挥高素质职教师资培养主渠道的作用是当务之急。为此,文章提出三个对策:一是开展部省共建,突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二是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申报教育博士点开辟“绿色通道”,开创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新局面;三是大力推进深化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探索建立“本硕博”连读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培养“双师型”师资是由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根据职教“双师型”师资整体专业素养的特点和职教“双师型”师资个体专业素养的特点,探索培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双师型”师资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培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引导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师资问题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最突出表现为“双师型”师资的缺乏。面对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困难,有必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拓宽“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7.
2010年的秋季,来自海南的30名大学生进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习,他们无须支付学费、技能培养费、住宿费等费用。这是我国免费师范生教育扩大到中职师范生的首次探索。根据海南省与天津市政府的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和2011年,海南省教育厅委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连续两年每年培养30名定向免费"双师型"中职师范生。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研究生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提出了"三导师三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培养过程中全面实施"学术性、师范性、职业性"三性融合的培养理念。"四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中实行"课堂教学案例化、实践教学模块化、实训教学多元化、创新实践项目化、过程管理精细化",成功探索出研究生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能力培养的"五化"路径。  相似文献   

9.
国家教委制定的《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因此,职教师资“双师型”素质的要求既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要求,也是教师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新时代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对人才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具备应用研究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备受用人单位欢迎,扩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是有效破解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两张皮的有效途径。在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应用型人才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应用型高校“双师型”师资培养是加强应用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意义重大。相关部门虽然对“双师型”师资培养提出了明确方向,但针对应用型高校“双师型”师资内涵缺少具体的界定,标准没有具体细化,利益机制缺失。教育界对“双师型”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由“双证书”“双职称”向“双素质”“双能力”发展。现有“双师型”师资培养机制忽略了政府功能发挥,从应用型高校“双师型”师资的内涵、现状、困境以及培养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三螺旋理论,探索政府、企业、高校在“双师型”师资培养过程中的不同角色定位,构建应用型高校“双师型”师资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1.
“双师型”职教师资的标准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正确认识"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含义、如何确立其标准及其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关于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师型"教师缺乏,是贯彻落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的突出瓶颈,突破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对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师资,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提出了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要求、“双师型”师资的内涵和特点,介绍了高职院校教师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双师型”师资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内涵建设的中心。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构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建设、改革、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本文从双师素质内涵、双师素质教师培养途径进行探讨,目的在于强化双师教师素质,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职业院校“高层次双师型”师资培养方式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应具备教育教学和管理学生的能力、职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解决生产和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职教师资培训学校应根据"高层次双师型"师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实行分类培养,尤其要针对弱势能力予以强化.  相似文献   

16.
从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知识经济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出发考虑,职教师资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即讲师加技师(工程师)型的,具有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在知识、能力和态度方面有机融合的教师。这种"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三个条件"、"六种素质"、"七大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企业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许多高职院校都在调整专业建设方向,有些专业招聘教师的学历层次也在向博士层次提升。无论是校企合作,还是高职内涵发展、“双高校”建设项目、高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等客观需求上均要以博士层次卓越职教师资为支撑和引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基于卓越职教师资培养探索构建“工学+教育学”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校—企—校”实践育人体系、教育学与工学“嵌入式”科研培养体系、全过程一体化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形成了高职博士层次卓越职教师资培养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8.
校企协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协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实施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重要举措.天津市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虽然已经取得卓越成效,但是在实践教学、培训专业覆盖面等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需要在培训教学体系设计、校企协作培训平台搭建和培训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层次改革.  相似文献   

19.
从国际比较角度看“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前,我国虽已建设了一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并多次提出依托高等工科院校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但职教界对“双师型”的含义还十分模糊,对高等工科院校开展职教师资培养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基于中德两国政府合作在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开展的“职教师资培养项目”,提出“双师型”的内涵,研究“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素质结构,以确定其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0.
动手动脑并举培养“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灵魂,是对办学特色的理性认识和培养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紧扣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脉搏,以培养国家急需的职业教育师资为己任,以服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为宗旨,潜心研究职教师资培养规律,创新职教师资素质规格和培养模式,率先培养出具有我国职业教育特色的“一体化双师型”师资。在办学实践中,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