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虚化现象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提倡给学生搞综合素质评价,然而在很多学校却存在着"实抓德育"与"虚搞评价"的不合拍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认识上的误区--重视"评价体系"的甄别功能,忽视其导向功能;操作上的误区--学校的德育运行体系与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接轨;评价中的误区--学校的评价指标与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不接轨.针对这三方面原因本文分别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可以全面反映学生高中阶段发展状况的评价方式, 全面开展综合 素质评价期待于转变旧有的“分数定终身”的人才选拔机制。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在实践探索的进程 中,虽然略有成效,但由于存在对“综合素质”认识与界定不一、外部机制不够完善等,致使这项工作 有些貌合神离。若要真正名副其实,就需要认识到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过程性、注重刚性与弹 性的评价,需要关注学生的变化发展或者出现的问题,在甄别之外更凸显发展与改进功能。  相似文献   

3.
4.
一、开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个体评价"的背景 我校是从2000年9月起正式开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个体评价"工作的,当时正值我校办学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并准备迈进第13年头之际.学校的领导班子科学地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确立了我校未来发展的蓝图,制定了<广东番禺中学第五个三年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5.
时代呼唤新一代的学生,祖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只有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才能使我们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学生只有全方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自己以后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7.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由评价目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结构、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结果的呈现及应用等子系统构成。各个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制约的。北京市从整体出发,以系统论的思想指导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形成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特色。  相似文献   

8.
走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困境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省都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改革方案,并作为高考报名的必备材料和高考录取的重要依据。但各省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指标和评价结果的呈现等方面存在差异甚至争议,需要在实践中坚持完善统一的评价内容指标,坚持完善统一的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使综合素质评价的的六个方面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坐标,使评价具有规范性、可操作性、导向性、激励性,真正发挥综合素质评价推进中学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依据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高中学生创造力素质发展评价,即采取各种科学的手段,就高中学生的创造力素质及其发展收集全面信息,以做出全面合理的评判,并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过程。对高中学生创造力素质发展进行评价,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关键途径之一,能为学生创造力素质发展提供动力、有效策略及发展方向。依据关注发展、自主性、个性化和促进学习等主要理念,高中学生创造力素质发展评价形成了一个包括创造型人格品质发展、创造性思维品质发展、创造性思维技能发展、知识结构的优化程度发展四个一级指标多个二级指标的体系。其评价方式主要有创造力测验、苏格拉底式研讨评价、表现性评价、作品评价、情境测试等。  相似文献   

10.
伴随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启动,北京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也启动了。如何实施有效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反复实践、  相似文献   

11.
当前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存在的诸多困境,如指标分类不周全,观测点赋值困难,不同指标、不同主体、不同阶段的评价结果合成困难等,表面上看是技术问题,而实际上是思路问题,即错误地采用了"分析式"的思路对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实践中之所以会采用分析式的综合素质评价,根源在于应试教育的评价思路、简单化的评价方法、对综合素质的错误理解。要解决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问题,必须采用"综合式"的思路对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对策:综合性地理解综合素质、正确认识综合素质评价、重新设计评价技术、正确表达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2.
综合素质评价的应用,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经过四个阶段的发展,现已广泛应用于欧美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评价中。我国自199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政府多次出台政策积极推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各地教育部门积极探索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但依然存在着思想理论基础不足、评价模式可操作性不强、方法技术不科学、公信力不足等问题。未来随着综合素质评价的学术研究向纵深发展,将更加注重评价工具的开发,保障机制问题将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陷入了行政部门要求与学校师生应付的困境。走出这一困境的唯一途径是把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高校招生硬挂钩。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是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目的和功能,而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则是次要目的和功能。选拔功能对于中学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为使高校招生能够有效利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一要改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计分方式;二要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效度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14.
15.
邓科扬 《教师》2020,(2):23-24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障制度。文章着重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用、取得的成效、面临的问题、各地特色实践等几个侧面进行了文献比对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北京市开始着力推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并将评价类型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本文对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关键环节、评价功能、实施建议、主要成效进行了全面解析与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17.
18.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评价主体、评价性质、评价内容、评价结果以及评价信息反馈六个方面的不同。从理论层面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从实践层面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的关系是一种软挂钩的关系。从应然性维度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应当适度硬挂钩。  相似文献   

19.
柳夕浪 《人民教育》2011,(17):32-37
综合素质评价自引入中小学以来,道路十分不平坦。怎么做才科学合理?科学合理了,可操作性如何?结果怎么运用?与高利害考试的关系怎么处理?每一个都是难题。在难题悬置之时,实践更有些不知所措,或停滞,或形式地运转……  相似文献   

20.
近二十年来,我国学者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涉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但发现在已有研究中对综合素质的概念界定模糊,研究视角有待拓展,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未来要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基本理论的研究,丰富研究方法,更加注重评价工具的开发,加强对国外研究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