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龄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挑战,基础教育发展规划与资源配置需要适应学龄人口变动。未来我国总体生育水平可能持续低迷,城镇化进程加速乡村学龄人口下降趋势,受教育人口向城镇集中趋势加大城镇教育资源供给压力。在对基础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变动趋势进行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应当建立教育资源配置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快优化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充分利用乡村闲置校舍资源,改进办学模式缓解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短期内师资短缺问题,保障满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财政经费投入水平、优化教育经费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分流以及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的现状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高师院校要从转变教育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和扶持、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等不同层面,为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分流,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相似文献   

3.
教育评价具有诊断学习问题、收集反馈意见和完善基础教育体系等多元功能,是当前识别基础教育问题、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缺乏科学、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难以支撑基础教育良性发展。为充分发挥基础教育评价优势,需要积极转变评价方式,统领基础教育办学方式智慧、全面升级,实现基础教育发展新生态。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视域下,成人教育具有培养新型市民,促进幸福城镇化建设;开发劳动力资源,推动转型城镇化发展;丰富农村转移人口精神生活,助推健康城镇化形成;增强农村转移人口生态意识,促进绿色城镇化构建等功能。为促进自身功能的有效实现,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人教育需要转变传统观念,形成新的发展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注重城市适应性教育,提升城市适应能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发人力资源;整合教育资源,搭建终身学习平台。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的农村高中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农村高中教育是教育投资中的一笔合算账,是城乡一体化的衔接点,在改善社会结构上具有经济学效用。重视发展农村高中教育,有利于农村人口实际收入的提高,有利于缓解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就业压力,有利于推动我国中小城市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苏鸿波 《考试周刊》2013,(76):176-176
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急需配套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本作为后盾。而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的发展中国家,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不管是在办学条件还是在师资配备方面都比较落后,很难满足城镇化对优质教育和优质人才的需求.农村教育的发展成了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就是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逐步向城镇进化转型。促进农民市民化即人的城镇化,是社区教育的重大战略使命。目前,在人的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问题,社区教育在促进农民市民化方面也存在着误区。要解决这些问题,社区教育必须加强自身建设,采取有效的策略,为城镇化建设发挥助推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城镇化不仅构筑了农村工业化的基石,而且铺就了农村现代化的道路。农村基础教育,作为一项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系统工程,也逐渐成为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所有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中,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是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广大农民及其子女的命运,也决定了农村经济、社会乃至整个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稳定。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不少研究者认为我国当前…  相似文献   

9.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成就.研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选取2000-2019年中央层面发布的有关农村基础教育的156份政策,发现其从夯实基础走向均衡化发展,再走向高质量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虽然政策注意力的价值导向始终紧密围绕教育公平展开,但政策执行主体和实施主体不断地变化,背后反映了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双重逻辑,而其政策内容的转变体现渐进式深入的发展逻辑,其决策路径的扩充也反映政府治理方式的变化逻辑.进入新时代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将更加注重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破除政策路径依赖、深化教育公平内涵.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口城市化”和“农村人口空心化”两个过程交错并行,农村的“空心村”现象也随之出现。现象的背后却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其价值定位发生扭曲。在此背景下,必须重新审视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定位、“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问题及其根源。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审视,来探讨当前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对策,以期建立一种科学、可持续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策略,为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供给与需求这一矛盾统一体一直是刺激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因。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乡村基础教育基本实现了“有学上”的外延式发展。进入新阶段,乡村基础教育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已经逐步转向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热切期盼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乡村基础教育服务供给侧改革作为化解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能充分考虑乡村人民群众的需求,供给适切的乡村基础教育,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和效果,提升乡村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效率和供给能力,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为此,乡村基础教育服务供给侧改革必须考虑人民群众提高乡村基础教育软实力与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诉求,通过逐步转向“上好学”的内涵式发展、兼顾国家统筹与分地区“量体裁衣”等方式,将乡村基础教育服务供给推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农村教育面临两大新的形势: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基础教育目标从升学和普及向人的现代化和培养良好公民转变。为了适应变革的需求,农村基础教育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与农村社会协同发展;基于核心素养;公平、多元、均衡的教育生态;与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契合。教育宏观政策应向放权、制定标准和提供保障的方向转变,学校布局调整应充分考虑学校对农村的价值和功能,学校课程应立足于人的适应性和现代性,农村教师的比较优势要得到有效激发。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以来,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显,基础教育改革进入高质量体系建设的新发展阶段。党对基础教育事业认识的不断深化,要求通过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推动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要推动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需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抓手,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核心,以提升基础教育治理效能为关键,以把握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契机。  相似文献   

14.
结合历年人口、教育宏观统计数据,分析了当前我国人口变化特征及其对基础教育学龄人口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2020—2050年我国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目前学前教育学位需求高峰已过,但2011—2017年的出生堆积使得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正迎来学位需求高峰;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在2020—2050年主要呈现下降趋势,到2035年后基础教育学龄人口规模只有当前五成左右的水平;当前基础教育学龄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和规模增大,向城镇地区、东部沿海地区集中趋势明显,2020—2050年基础教育在学(园)人口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2030年后学前教育在园人口和小学在学人口的城镇化率均超80%,初中在学人口城镇化率超90%,基础教育进入以城镇教育为主体的时代。基于此,建议建立学位需求的动态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建立人口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机制,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由精英教育向普惠教育转变,由基础教育的数量满足型向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满足型转变,由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向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转变,由保障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向追求教育的公正与公平转变.要实现这些转变,就要全面认识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成绩与问题.更新教育观念,确保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合理配置优质资源,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转型需要主动结合城镇化进程进行通盘考虑。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指导农村义务教育转型的出发点,城乡教育制度一体化是农村义务教育转型的途径。农村义务教育要以此为依据,在功能定位、价值选择和发展思路上进行全面调整。在具体操作层面,科学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优化配置农村教师资源、完善师资保障机制和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技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农村义务教育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劳动年龄人口的人力资本是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赋予人力资本新内涵,提升劳动年龄人口的人力资本要从教育型人力资本和技能型人力资本这两方面共同推进。当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教育型人力资本水平不断提升、结构持续改善,教育型人力资本存量提高,而城市人口是劳动年龄人口教育型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同时,在技能型人力资本方面,劳动年龄人口的互联网技能型人力资本和工作专业技能型人力资本显著提升,但通过技能培训来提升人力资本的可能程度在不同行业间存在差异。为提升劳动年龄人口的人力资本,需要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充分发挥政府在技能培训中的作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统筹推进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城镇化不仅构筑了农村工业化的基石,而且铺就了农村现代化的道路。农村基础教育,作为一项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系统工程,也逐渐成为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所有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中。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是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一、城镇化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一“)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是转型时期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诸多问题汇聚的焦点,当前我国“三农”问题集中反映为:人均资源过少,农业生产率不高;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低,富余劳动力转移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等。庞大的人口滞留农村,对有限的土地和淡水资源形成巨大的压力,过垦过牧,导致资源环境恶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下降。实现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  相似文献   

20.
辛涛  李刚 《人民教育》2021,(1):17-20
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要求在发展目标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达成育人质量的稳步提升、教育公平的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更有效率和更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方式上更为重视育人方式的转变、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和治理体系的优化;在发展动力上通过赋权、增能和减负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评价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应重视通过评价明确高质量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