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伴随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重视细节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服务"一带一路"成为高职院校国际化的重大机遇和重要使命。作为一种高等教育新类型,高职院校具有服务"一带一路"的独特优势,吸引来华留学、走出境外办学、输出优质资源、促进人文交流以及"组团"开展合作等成为重要方式。高职院校正在服务"一带一路"进程中走出一条国际化新路,但高职院校国际合作的政策与资源支持亟待加强,国际合作的内涵和质量有待突显,国际合作需重视实施差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满足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的国际化劳动力的需求。本文概述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交流与合作的实施情况,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供高职院校参考,推动国际合作办学工作。  相似文献   

3.
李华丽 《教师》2020,(8):125-126
文章结合泉州地域特色和泉州各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交流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政府支持、形成国际合作交流办学品牌、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职专业人员、搭建共享平台、借鉴先进经验等六条途径来推动泉州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交流发展。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与台湾地区高职院校的交流合作开展已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近年来,江苏省也在积极推进与台湾地区高职院校的交流合作。通过对比苏台与闽台高职院校的交流合作,学习闽台高职院校的成功经验,可以进一步提升苏台高职院校交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促进两岸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正>舒畅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30期中撰文,以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出发点,阐释了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探讨了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际化视阈下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策。首先,作者阐释了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教育国际化是利用本土和国际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多边交流与合作。高职教育教学是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国际意识、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走向国际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的国际化是基于国际视野条件下,高职院校依据经济全球化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要素来开展职业教育活动;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必须与产业发展、企业结合,才能真正"走出去"并走得更高更远;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必须托自身办学特色或专业优势,主动服务产业,推进教育国际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实现办学理念国际化、专业课程国际化、教师队伍国际化、学生培养国际化、社会服务国际化、标准体系国际化,提升院校办学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终极目标是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经济新常态"为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生存压力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把握现状、分析原因,探索质量提升路径,以期提高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效益,高效落实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需要顺应教育国际化潮流,通过积极主动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努力创建国际知名高职院校,培养大量具有国际参与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我国高职教育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广西高职院校与东盟师资合作与交流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高职教育与东盟师资合作、交流有利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增强广西与东盟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渗透,提高广西高职教育国际竞争力。广西高职院校在与东盟师资合作、交流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在理念确立、机构完善、课程实施、合作办学、科研等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时代,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问题日益紧迫,面对急剧变化的国际人力资源市场,面对高技能人才全球流动的趋势,发展高职生境外就业成为参与国际竞争、促进国际劳务合作、实施高职教育"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和劳务外派企业要通过不断提高学生国际化素质,创新境外就业教育,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劳务合作营销等举措,做好高职生境外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