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一時代的學術,皆有其自身所面對的問題和所處的困境.爲了解决問題,走出困境,就需要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提出新的理念、材料和方法.各門不同學科所面對的,往往是一些具體的問題;而由各種具體問題歸結起來的共同點,就構成了一個時代的問題,正如禪宗所説的"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①.  相似文献   

2.
《論語》"子罕言"及"子絶四"章雖寥寥數語,但解釋存在一些問題,本文梳理歷來異説,希望能揭示出經典詮釋的多種途徑及其盲點。筆者將"子罕言"章的解釋的焦點從"與"字轉移至"言"(直言),認爲孔子所罕言者包括"利、命、仁":對於"子絶四"章,文中舉出其它典籍及郭店竹書引用的異文綫索,説明在早期傳本中孔子所絶者未必爲四,此章或可理解爲兩個緊縮復句,即"無意(則)無固,無我(則)無必(讀爲蔽)"。  相似文献   

3.
胡文輝 《中国文化》2021,(1):400-410
中外凡涉及異族或異文化事項,存在一種借用常見的本土詞匯以作指代的現象,本文稱之爲"格義"式指稱.本文以中國古代文獻爲主,對這種"格義"式指稱的大量實例作出總結,進而對早期史料所見的"西王母"和"佛太子"這兩個疑難問題提出新的解釋."西王母"是中西交通史上的著名公案,有關早期中國人對西方的認識問題;而本文對"佛太子"的解...  相似文献   

4.
在遭遇"詩的風險與機會"之時刻,在面對"不可能的命名"這一使命之時,德里達和德吉之間的關係,讓柏拉圖虚構的"由來已久的詩哲之争"偃旗息鼓。德里達的解構哲學和德吉的哲學解構面對着一種絶對的責任,一種不可能的責任,即爲他者之名、對他者之名、以他者之名詩意地見證他者之獨一無二的呼唤。無論在哪種意義上,Salute都是一種責任行爲,喻指面對他人、朝向他人以及爲着他人擔負起一種絶對的責任。所以,命名就是致意亦是拯救,還是責任以及回應。命名的詩學或者行動的詩學同時運行在命名、簽名和行動三個層面上,而指向了存在、他者和上帝。  相似文献   

5.
一般新文學中人,甚至舊文學中人,最爲詬病的是,古典詩究竟能不能表達現代人的思想觀念與精神生活。我的經驗告訴我,這是完全可以的,然而不能只講理論,因爲,再有多少理論的説解,也不如拿出的作品來證明。本文以近年來個人的七絶寫作體會爲解剖對象,着眼於現代人的精神生活與思想體驗,從語言、典故、意象、構思、情境與題材等方面,證明古典詩表達現代人的思想生活是如何可能,以回應學界較少關注的一個問題,即如何以寫作延績詩教傳統,并重新激活古典詩歌對於當代思想實踐的參與。  相似文献   

6.
關於老子研究不斷有一些新的發現和争論,筆者對這些新問題也不斷有一些新的思考和回應。這些思考如果以完整論文的形式發表就難免重復筆者過去的一些觀點和論證,爲避免重復,這裏便以札記的形式提出一些新思考、新發現、新觀點與同好交流切磋。六個題目涉及有關《老子》作者和年代問題的不同於時賢大家的發現和觀點,也涉及對《老子》之思想理論研究中的一些現象的分析以及筆者的探索之道,包括如何面對各種争論分歧,如何既注重西學精華又不扭曲本土思想的基本面貌,如何不斷回到古代社會又關注現實世界的需要,以及如何理解和解讀《老子》之核心概念的問題。  相似文献   

7.
谷卿 《中国文化》2021,(1):239-247
文學創作日益自覺,文學批評對比興的關注亦漸增多,前人不斷强調,對"物"產生充分的想象,才能真正體現"情",而運用和强調比興的傳統與對物的體認和思考,是共同存在於詩學審美的一貫歷程中的.隨着詞文體的興起,咏物詞很自然地漸漸成爲一類题材,北宋文人對物的關注更接近一種開放式的發掘、搜求、探索,南宋文人的體物之情則帶有剖析理質...  相似文献   

8.
引 言迄今爲止,相對於先秦、宋明以及現代,漢代儒學的研究未免薄弱,長期以來似乎缺乏應有的推進.以漢代儒學最爲重要的人物董仲舒而言,雖然既有若干研究成果的發表和出版,也有相關的學術會議召開,但董仲舒思想中内在具有的一些方面,比如身心修煉的功夫理論,在既有的研究成果中還未見應有的探討.之所以如此,大體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相關的文獻没有受到正視,二是問題意識的局限.不過,帶着某種特定的問題意識去解讀董仲舒的文獻,然後加以闡釋,固然不失爲一種研究的方法和取徑,但筆者認爲,立足於研究對象自身的原始文獻,内在於文獻固有的義理脉絡,至少就哲學思想史的研究而言,應當是必由之路.即便是帶有特定問題意識的詮釋,也不能完全脱離這一基礎.  相似文献   

9.
現代性確實陷入了困局,似乎讓人無家可歸,中式“歸家”,由此立論。現代性困局,被確定爲個人主義引發的冷漠無情、虚無主義、專制主義。因此,作别西方的個人主義、理性主義的現代性設計,引入中國古代的家哲學理念,是將人類引向個體與親親、理性與情感皆具的健康之路的必然選擇。這一對家所做的過載之想,讓家完全無法承受超重的負擔:其對家所寄望的抗擊冷漠無情、虚無主義與專制主義,是一種毫無經驗支撑的純粹虚構;其在古今之維伸張的以中濟西,是一種將傳統裝扮成現代之後的“以夏變夷”;其在中西之維闡釋的矯正西方弊端,是一種中西絶對相異辨析之餘的堂吉訶德式舉措;其所依傍的西方比較對象,因爲僅及德法和基督教改革運動一端,而成爲錯傍的他者;其所主張的在西方之外、中國之内尋求現代性解困的思路,是一種錯置因果的表現。  相似文献   

10.
調查和研究方言島不僅是語言地理學的重要課題,而且對移民史和地方文化史研究也大有裨益。可是現階段要全面深入地討論漢語的方言島問題,還有較大的困難。因為漢語的方言紛繁歧出,對各種方言的調查和研究,尚未全面深入地展開,已經整理出版的調查報告不多,有關方言島的專門著作  相似文献   

11.
昌龍英年辭世,我心傷悲.撿拾遺作,得詩詞若干.吟頌憶往,四十年携手奮鬥,歷歷在目.抄錄數篇於此,供師友吟賞.昔龔自珍詞有"怨去吹簫,狂來說劍"句,友人洪子駿嘆二者實難得兼,和詞慨云:"俠骨幽情簫與劍,問簫心劍態誰能畫?且付與,山靈詫!"我讀昌龍詩詞,時有此緬懷.是志.  相似文献   

12.
陳寅恪先生《詩集》有兩首題為《寄卞孝萱》的詩,這兩首詩陳寅恪先生遺詩殘稿中没有,唐筼編詩目不載,卞孝萱先生生前也已失去了陳先生手稿.此二絶句録自吴宓先生抄存稿,藉此世人才知道有這兩首詩.時人程巢父曾撰《卞孝萱娱母 陳寅恪寄詩》文,試圖揭示此詩背景.2008年胡文輝出版《陳寅恪詩集箋釋》也對此詩有所注解,惜二人於卞、陳二家交往知之甚少,又限於體裁未能深入研究.然胡《箋》已搜羅《娱親雅言》之散見於各家别集者十一則,可謂用心良苦.2010年出版的卞僧慧新著《陳寅恪先生年譜長編》對於此二首詩却是無所提及,甚為遺憾.今撰此文,介紹卞、陳二家的兩代人的文字因緣.揭示這兩首詩寫作的原委,同時表達對先師卞孝萱先生的無限哀思.臨文不諱,文中陳寅恪先生、卞孝萱先生或直稱名.  相似文献   

13.
澤厚兄:久違了.你在那裏?我找不到你.你進入莊襌的境界了,自然無法找到你.莊子曰:"形形之不形乎?"我無法描述讀了《漫述莊禪》的喜悦心境.屋中的麈物,桌子,書厨,簟簡,茶杯,臺燈,窗簾……一下子都蒙上一層光辉,仿佛舆往日、異時大不一樣.我來回踱着步,身心一陣輕松,後來竟笑了起來.我想,大約這就是"個體感性經驗的某種神秘飛躍"罷.當然我自知還没有獲得佛性,距離成佛作祖還無限遥遠,只是産生了一種審美愉快;而這愉快,是從大作中感受和領悟來的.確如你所説:"經此一'悟'之後,原來的對象世界就似乎大不一樣了."因此,我不僅在思辨上,在道理上同意你對莊玄禪的論述,在實感上、在審美上也被你的論述征服了.我由此想到,陶淵明所謂"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指的也是這樣一種境界.他追求的是直覺領悟,而不是一章、一句、一詞、一字的具體含義.這有他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句可證.你在文章中提到了陶詩"采菊東籬下",并説具有禪味的詩比許多禪詩更接近於禪,可謂至論.  相似文献   

14.
張焕君 《中国文化》2015,(2):121-135
三年之喪雖然在理論上是天下達喪,自天子至庶人都要實行,但在具體實踐上,天子諸侯與士大夫庶人之間却不可能没有差别。雖然在《喪服》中,天子絶旁期以下之親,所服者唯有父母、祖父母、妻以及嫡長子,範圍并不大,這種安排也已經充分照顧到天子的特殊身份,但後人對其實施狀况仍表懷疑,天子乃至國君到底有無三年之服,如果有,又是如何執行的?晋武帝時對這一問題展開激烈的討  相似文献   

15.
中唐詩僧皎然的詩學理論著作《詩式》中提出詩歌之"五格"説,其最高一格爲"不用事",即以能獨抒胸臆,不尋章摘句鋪陳古事典故爲詩歌創作的最高境界。這一文學審美意識的形成,可以尋得道家的莊子和佛教的禪宗的思想淵源。晚近五四時期胡適、陳獨秀等開啓的白話文運動,也有倡"不用典"、反對"雕琢的阿諛的鋪張的空泛的貴族古典文學"等理念,這與皎然的"不用事"説異曲同工,具有一致的文化思想取向。同時,從白話文文體本身的發展源流上看,可溯源至禪宗語録的形成,因此,"五四"白話文運動絶非是所謂"全盤西化"的産物,自有其莊禪文化傳統的思想淵源。  相似文献   

16.
一 引言 2009年6月,歷史學家杜正勝先生為他翻譯的日本學者白川靜著《詩經的世界》的增訂版(東大圖書公司,2009年7月版),寫就一篇《譯者導言——詩史的開始與回歸》.這篇導言,“特別討論詩史的問題”①,是難得一見的關於“詩史”論說的“重量級”文字!副標題的所謂“詩史的開始與回歸”,在杜先生看來,“這是歷史重建的新學風,還原《詩》篇到作詩時代的歷史情境,從詩歌透視歷史.換句話說,將兩千年脫離歷史的《詩》篇回歸歷史的原貌.”  相似文献   

17.
"德性之知"的提法是理學"成聖"工夫論中一個核心問題,與"德性之知"相對應的概念爲"見聞之知",德性之知見聞之知的對分是普見於中國儒釋道思想中的一組概念的變形。大傳统的三教論述中,都曾提出一種由心體發出而可切入物之本來面目的無知之知,與此"無知之知"相對照的即是由感官發出的"見聞之知"。儒家兩種知的分别始於張載、程頤,兩種知的提出和兩種性(羲理之性、氣質之性)的提出乃是同一套工夫的兩個面向,@是一種對新的人(亦即人的無限性)的想象,它們啓示了一個新時代的到臨。本文探討底下問題:兩種知的内涵,朱子何以避免使用"德性之知",王學的良知與德性之知的關聯。本文除了涉及理學史的脉絡外,也探討了"知悟性"、"物自身"理論的問題。  相似文献   

18.
馬一浮先生著作、詩文、書信之整理始於1983年,中因遗稿搜集及經費問題數次停頓,至1996年始出版三卷本<馬一浮集>(下簡稱"馬集").①期間種種缘由,搜羅未能盡善,遗珠尚多.  相似文献   

19.
作為學者,在公開場合發表演講有兩種策略,一是"小題大做",一是"大題小做".這有點像寫論文,必須先設定讀者:面對公眾發言,你得乾脆利落,越簡單明了越好,不能雲山霧罩,把聽眾繞糊塗了.  相似文献   

20.
花譜,花譜,艶絕秦宫歌舞.幾多玉暖香温,惹得游人斷魂.魂斷,魂斷,紙上呼來如見. [清同治]羊城聽春樓主《調笑令》② 二十世紀的學者在研究清代戲曲評論著作--尤其是京劇在北京的強勁崛起之後的戲曲論著時,往往都要面對一個尷尬:清代的戲曲論著很不能說是少,至少是比曲論相當繁榮的明代在數量上多出許多,但是讓學者頭疼的是,其内容跟明代士人之熱衷於考字論調,校聲度曲的興趣卻很不一樣,往往很難準確地把它們定義爲戲曲論著.簡言之,這類論著關心(伶)人的性情容貌年齡比關心戲曲本身的曲詞唱腔要多得多,對伶人,尤其是伶旦的身世長相的品頭論足要遠遠超過對劇本或表演藝術的探討.相較於"空疏"的明代士人,清代學者在中國歷史上以治學嚴謹著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