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一探该版本教材中人文性与工具性整合的状况. 一、语文教材整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意义 1.语文的人文性 人文性是人类文化体现出来的最根本的特质,人文性以追求真、善、美的崇高价值为核心,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目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到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人文是一个极富浪漫色彩的词汇,古今中外凡是以弘扬人的价值、正确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里提到的“人文性”,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它综合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个性、能力等丰富的内涵,是对人自身完善的一种关注与追求。教育中应当充满人文性,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渗透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苏淑华 《教育艺术》2013,(11):50-51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里提到的"人文性",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它综合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个性、能力等丰富的内涵,是对人自身完善的一种关注与追求。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充满人文性,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渗透人文精神。要通过挖掘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生动活泼地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在课堂上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使教师、学生、文本在课堂上达到"人  相似文献   

5.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为本位的知识意向、价值意向,是现代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精神,是人个体发展的精神动力。《语文课程标摧》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在捍卫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同时,突出了人文性。尽管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整体,但当务之急是研究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浸润人文精神,体现和落实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6.
《国家课程标准》序言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阳光,产生万物,活力无限;人文素养是雨露,滋养生命,润物无声。为此,在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里提到的“人文性”,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它综合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个性、能力等丰富的内涵,是对人自身完善的一种关注与追求。教育中应当充满人文性,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渗透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严立军 《学周刊C版》2010,(6):198-199
人文性,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它综合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个性、能力等丰富的内涵,是对人自身完善的一种关注与追求。人文性对于语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渗透人文精神。挖掘教材本身的审美因素.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注意教师的角色定位..籍此.和谐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主题教学是指从文化的层面整合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它立足于"语文立人"教育价值的高度,致力于文与人、语言与精神的同构,着眼于师生的发展与成长,体现个性的生命价值。[1]主题教学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它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建构人文主题,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它注重师生在动态的生成过程中共同发展与成长,而非以功利性目标为导向;最后,它是以生命维度为切入点,并以个体的生命体验为基础,强调了主题教学的核心是实现个性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9.
《国家课程标准》序言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阳光,产生万物,活力无限;人文素养是雨露,滋养生命,润物无声。为此,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里提到的"人文性",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综合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个性、能力等丰富的内涵.是对人自身完善的一种关注与追求。教育中应该充满人文性,尤其在  相似文献   

10.
语文既是基础学科,也是人文学科,很长一段时间,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人文价值流失、人文关怀缺失较为普遍,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语文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首次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昭示了语文教学对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因此,如何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人文性是一个非常泛的概念。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人文性是其非常注重的。语文教育人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注重学生的情感熏陶,塑造健全的人格。第二,关注人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第三,尊重个人情感。语文教育人文性要求工具因素和人文因素要有机结合,使得学生在语文课上能够感受人文关怀。本文主要以苏教版教材为依据,阐述了高中文言文教学注重人文性的必要性、文言文教学人文性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体现以及苏教版高中文言文教学人文性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学是指基于对受教育者内在生命成长规律的尊重,以人为本,将个体人作为教学系统来进行的教学,这种教学思想所强调的是个体人自身的生命价值以及所处地位。人文性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载体,蕴含了知情意,具有深刻移情性、规范社会实用性以及全面基础性。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人文性教学其实就是赋予语文教学进取精神以及时代精神,人文性教学所强调的是人性、人格以及人生的价值,注重的是人自身的情感、文化熏陶以及人的体验,以此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语文不应只是交际与思维的语言工具,还应是人文精神的一种载体,语言教育呼唤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一切以人作为出发点,一切以人作为归宿点,其本质是关怀人的全面发展,维护和关切人的尊严和价值,为人的人文积淀和学习能力打好终身精神发展的底子,以求有效地推进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人文关怀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也理应成为当前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笔者就人文关怀对语文教育价值的推进作用,拟出几点不成熟的策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它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它是一门植根于人和民族心性的精神之学,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传统的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其人文素养,培养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所谓人文性,从感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关怀;从理性的层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在强烈倡导人文教育的大背景下,处于新课改前沿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唤醒学生的人文需要和人文追求、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将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伴随语文教育活动的始终.那么,我们如何打造-个真正的小学语文人文性课堂呢?  相似文献   

16.
新颁《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定性阐释中和了长期以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论争,是对语文课程价值的一种重新定位。语文教学要凸现人文精神,即:关注人的价值、张扬人的个性、提升人的精神。那么,如何加强语文课堂的人文性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7.
语文可以理解为"一体二维三性",语文的本体即语言,它有两个意义指向,有民族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三个属性。从语文课程的角度讲,语文具有民族性和工具性的特性,语文课程是以语言为本体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工具性课程,这是语文课程的性质所在,但是对应于语文教育,人文性却不能不提,这是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语文要树立以本色语文为基础,以诗意语文为追求和以素养提高为目标的教育教学观,反对绝对化的人文性或工具性偏颇。  相似文献   

18.
黄慧 《广东教育》2009,(5):29-30
语文课程具有听、说、读、写的工具性功能与价值,同时具备求真、审美、向善的人文性功能与价值。中职语文是中小学语文功能与价值的延伸和升华,同时是中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因此,中职语文应该是以知识性为基础的工具语文,以人文性为核心的文化语文,并在此基础上将知识、文化内化为学生自身涵养的修身语文。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二者不可偏废。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高职语文教学应根据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使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和人文素质的发展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0.
人文教育就是以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固有属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明确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