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散文阅读历来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对象,快速帮助学生提炼中考散文主旨应该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训练内容。一、从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习惯开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整体阅读训练。初读散文后按顺序思考三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从"写什么"角度,学生不难找到具体的事、景、物。但是如何将事、景、物与主旨建立联系,还必须指导学生抓住关键点:富于诗意的"动情的事"或者"寓意物"。因为散文中,有用来对比衬托的"物"、有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感悟?感悟,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中的人、事、物、景的内蕴发生的一种感想和体会。如何在语文教育中培育初中生的感悟才华呢?这种才华培育的路径有哪些呢?现将两年来自己在教育中的领会和做法做一总结,与同行们商讨。  相似文献   

3.
山水画的意境 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相似文献   

4.
散文的教学内容应紧紧抓住"情"和"我"。教学散文,就要深究"我"之"情",怎样统摄人、事、景、理。也就是说,散文教学,不应只把目光放在事如何之奇,景如何之妙上,而应去深究人、事、景、理之后的"情",深究"情"之投射如何使人、事、景、理变形、纯化、美化。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感悟 ?感悟就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中的人、事、物、景的内蕴产生的一种顿悟性认识。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感悟能力呢 ?这种能力培养的途径有哪些呢 ?现将两年来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和做法作一总结 ,与同行们商榷。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感悟能力课堂教学中的感悟就是紧扣语言 ,通过联想和想象 ,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 ,以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而作家和诗人常常通过语言文字 ,借助人、事、物、景等形象 ,艺术地表现他们的感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以课文为例 ,让学生剖析这种感悟 (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文章深刻的立意靠的是深刻的认识,深刻的认识又靠的是敏锐的思维。面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呢?一、由物及人地联想。从一物一景一事上悟出事理,再作类比联想,想到人生哲理。例如《每种花都有自己的位置》一文,作者从父亲养花的事上悟出了一个道理,即花各有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中,举手才能发言已经是惯用的课堂教学常规.那么它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一规定,教师是如何看的?学生又是如何理解的?它是否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发生在一年级课堂上的一件事,使我对"举手发言"有了更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部新出台的《中高考改革制度》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关注"传统文化",培养"阅读能力",回归"语文本质"。这无疑是一缕喜人的春风,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敲击着每一个语文老师的心。语文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师究竟应该教什么?如何教?学生究竟应该学什么?如何学?……这些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时时浮现在脑海中,以致夜不能寐,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理想  相似文献   

9.
正写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善于用心感受生活,在我们接触到的人、事、景、物那里得到深刻的感悟,我们的文章就有了气场,有了立意,有了灵魂。什么是感悟呢?感悟,就是对事物有所感触而领悟。什么是作文中的感悟呢?作文中的感悟,就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记叙、描写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领悟。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一种哲理的表述,是一种诗化了的思想。在作文中运用感悟有什么作用呢?在作文中运用感悟,常具有画龙点睛之美,卒章显志之妙。能引发读者思考,使文章更有深度,更具感染力。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感悟,比如居里夫人在《我的信念》一文中写道: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  相似文献   

10.
对于家庭来说,进入2022年第一件值得关注的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为《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和施行了。如何正确理解《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家庭教育中的立德树人该怎么做?新时代的家风有什么特点?怎么做到尊重儿童?检察官如何看待依法带娃?  相似文献   

11.
名言品读     
正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古希腊"苏格拉底名言赏析很多人向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请教,什么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他对人们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是什么呢?拥有一件自己渴望已久的东西?是的,当你得到一件渴望已久的东西时,确实会感到很开心,犹如太阳冲破漫长的黑夜照耀大地的瞬间那样激动人心。  相似文献   

12.
习作命题在不经意中被轻视和怠慢,敦促教师审思:习作命题,从哪里出发?是不是语文教师一个人的事?如何在技巧上做一些"变脸"?命题之后,一线教师还可以做些什么?一系列旨在彰显习作命题"指导、唤醒、激励"本质的微升级,将促进儿童习作"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13.
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品赏、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 一、关注语言形式 语文课首先要上成语言文字课,若关注思想内容,也须由文字引发,由文字贯穿,最终归结于文字.一位年轻教师教学《画风》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1)他们是怎样画风的?默读课文,画出句子.(2)引导交流:谁,画了什么?画出了风.(3)请学生到黑板上画画文中的景色.(4)请学生给所画的景物配上文中的话,同时指导朗读.(5)风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风又无处不在,那么风还在哪儿呢?你也来当当小画家,把你眼中的风画出来.(6)语言交流:你是怎样画风的?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圣诞前夜,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学考察船被困南极冰山雪海中,中国极地考察船"雪龙"号及时抵达遇险地救援,几经周折,最终成功实施营救。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破冰船的关注,破冰船与普通船有什么不同?破冰船是如何破冰的?我国破冰船的发展状况如何?  相似文献   

15.
<正>1.学习行文思路。其一,关注文章的叙述顺序;其二,关注人物情感的变化,即作者在表达的过程中情感是怎样的,在何处出现了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等;其三,关注材料的选择和组织,如围绕主题,作者选了哪些件事?为什么选这件事,而不选其他的事?为什么这件事写得简略,那件事写得详细;其四,关注文章是如何开头、分段、过渡,怎样前后照应、结尾等。2.学习表达方式。小学课文的文体通常有三类:一是记叙文;二是说明文;三是诗歌语体。所涉  相似文献   

16.
适合年级六年级。教学目标1.通过"建立关系"再次梳理故事情节,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认识。2.关注故事中的细节,从故事中获取成长的密码,学会如何面对困难。教学过程一、从"建立关系"入手,梳理情节,走近人物师:咱们先来聊一聊。你有要好的朋友吗?他叫什么?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17.
秘密是人类共同的体验,也是童年经历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人们通常很少关注秘密的性质和意义,秘密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秘密"。我们如何在漫长的时间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变化?我们是如何开始拥有秘密的?是什么使孩子成为孩子,又是什么使孩子成长?秘密对孩子有什么意  相似文献   

18.
记叙文的概括能力主要是指能把一段或一篇文字叙述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简明扼要地说清楚的能力。提高记叙文概括能力要根据记叙文的不同类型寻找不同的路径。写人的记叙文,要从分析人物入手,由"事"及"人";叙事的记叙文,要从分析事件入手,由"事"及"理";写景的记叙文,要从分析景入手,由"景"及"情";状物的记叙文,要从分析物入手,由"物"及"志"。除此之外,借用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也是提高记叙文概阔能力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9.
正每一堂语文课,都必须回答一系列问题:课堂教学教什么?学生能学到什么?能在儿童心里驻留什么、积累什么、发展什么?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标准的关联程度如何?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当前,相当一部分教师将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等同于"课文内容",课文写什么就教什么,或只关注内容的理解、情理的体悟,没有将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品味与运用,以及  相似文献   

20.
<正>"散文"是中学语文课本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文体特征而言,散文并没有诗歌、小说和戏剧那样明显。通常我们将散文特征概括为"形散而神不散",但这一概括比较笼统。面对优秀散文,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解读?能读出什么?许多中学生阅读散文往往只是简单着眼于散文所写的人、事、景、物上,这严重影响了散文阅读成效。散文阅读要追求"心物相通""意以境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