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纵观近几年中考,辨析和修改病句是长“考”不衰的。命题者常常在那些具有迷惑性的地方设置“障碍”。那我们怎样才能识破命题者的这些“小花招”,慧眼识语病呢?关键是要善于为病句“把脉”。  相似文献   

2.
病句修改时,我们发现一些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语病,命题者常常在那里设置“误点”,如果我们能注意或识破命题者的这一“小花招”,就会慧眼识语病。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所得,特作如下提醒:  相似文献   

3.
病句专攻无忧大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蘋 《广东教育》2009,(9):26-28
【考点全扫描】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命题侧重于结构性病句辨析,偶或出现语意性病句单独命题的情况。纵观历年高考试题,不难看出辨析病句考点的命题特点:1.题型较固定。主要是考查6种常见的病句类型,且每年必考。2.重点明确。选择题重点考查诸如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等,题干表述通常是“下列各句中,没有(偶尔“有”)语病的一句是”。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道小学语文测验题.内容是修改病句:“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只有陈华一个人还没交。”命题者拟定的“病因”是犯前后自相矛盾的错误,既然说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怎么又说陈华还没交呢?  相似文献   

5.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历年高考语文学科必考知识点。从命题方式看,有的题型只考“诊断”句子是否“健康”,有的题型既考“诊断”,又考“治疗”。准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和保证,但由于六种常见语病本身存在非常复杂的情况,许多考生的语言使用又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所以“误诊”显得相当普遍。高考命题在病句的“症状”设计上有  相似文献   

6.
修改病句时,我们会发现一些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语病。命题者常常在那些具有迷惑性的地方设置“语病”。如果我们能注意或识破命题者的这一“小花招”,就能慧眼识语病。一、出现介宾短语作状语的句子要注意注意因为用了介宾短语,而使句子的主语隐藏起来,这是命题者常设的迷惑点。例句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因为用了介词结构“从……中”,从而隐藏了主语,使句子成分残缺,应去掉“从”和“中”。注意介宾短语作状语,因为介词带的宾语较长,命题者便故意丢掉宾语中心词,使句子成分残缺。例句针对国际原油价格…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道小学语文测验题,内容是修改病句:“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只有陈华一个人还没交。”命题者拟定的“病因”是犯了前后自相矛盾的错误,既然说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怎么又说陈华还没交呢?不单是命题者,许多老师在教学中也把“他什么都好,就是太贪玩。”“、这道题全班同学都做对了,仅有小华一人做错。”、全家人都去看电影了,就我一个人在家里。”这类句子归为前后矛盾、违反逻辑的病句。笔者在听一位老师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课时,老师让学生提问题,一位学生提出“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这句话先讲“哪儿都像…  相似文献   

8.
把握高考语文病句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趋势是有效提高高考病句题型得分率的关键。通过对近年来高考病句题进行统计分析,针对病句题的存在意义、命题特征和命题趋势进行简要分析,总结近年来病句题型的考查重点及命题趋势,制定相应的训练策略,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病句题型的命题方向和重点,提高高考病句题型的得分率。  相似文献   

9.
张镇权 《福建教育》2005,(7A):40-40
这是一道小学语文测验题,内容是修改病句:“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只有陈华一个人还没交。”命题者拟定的“病因”是前后自相矛盾,既然说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怎么又说陈华还没交呢?教学中也把“他什么都好,就是太贪玩。”“这道题全班同学都做对了,只有小华做错。”“全家人都去看电影了,就我一个人在家里。”这类句子归为前后矛盾、违反逻辑的病句。  相似文献   

10.
这里说的“雷区”,也就是命题者经常设置陷阱的地方。据笔者统计,并列成分在病句考查中的出现率是极高的。那么,了解由并列成分而导致的“陷阱”类型.找出规律去“排雷”,就十分必要了。考察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一)说要依照通俗的语言来说,“能够辨析不通顺的语句,并加以改正”这一说明包含着两个要求:一是找病句;二是改病句。从近几年的命题走向来看,高考更偏重于对“找病句”的考查。要准确无误地辨析病句,我们首先得了解,常见的句子错误一般分为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两大类。常见的语法错误主要有搭配不当、语  相似文献   

12.
高考命题向来就是一项极具科学性、严肃性和导向性的工作。尽管如此,每年的高考试题还是难免屡屡见错。对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类的千虑之“失”,考生能够理解,社会也没有过多的去苛求。不过作为语文高考题中的一个特殊而且传统的考试科目——“病句判别”题,是绝对不允许命题者自己出错的,否则就可能让人瞠目了。遗憾的是在这本不允许出错的领域,却频频出错,2005、2006年的全国及地方的高考语文试卷,分别有12套和15套试卷,出现了“病句判别”类型的考题。这当中除一两个省份的命题无可挑剔外,其它的程度不同的都存在某些很值得商榷的地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今年夏天,我在审阅中师语文答卷时(地区文教局命题),发现一道值得商榷的小题: “按照数字,我们不能说没有完成任务,但严格地说,也不能算完成任务。”命题人把这句话作为病句,让考生指出其逻辑错误,标准答卷的回答是“违背了排中律”。我以为选择这句话作为病句是不妥的,因为它不能算病  相似文献   

14.
罗兰英 《教师》2008,(3):29-31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考试大纲指定的内容,也是近年全国和分省命题高考语文的必考考点。而从历年的高考语文阅卷情况看,这道“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选择题得分率一直不太高,其实,快速、准确地辨析和修改病句是有方法可循的。  相似文献   

15.
刘磊森 《学周刊C版》2011,(4):199-200
高考病句的辨析与修改题历来是各省市高考卷中失分较高的一道题目。除了考生对一些语言材料没有把握准确、语法知识不熟悉等原因外.还有高考命题者在命题时往往避开常规题、常见题.常常来了一个不小的“脑筋急转弯”.我们如果不认真分析.不懂语法规律.  相似文献   

16.
关于作文“怎么考”,应从语文试卷整体结构上进行考虑。 一、语基题、阅读题、语用题与作文题的整合以往“语文应用板块”所检测的语文“能力”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偶然性。例如2007年福建省高考试卷的第六大题第15、16、17三个小题,分别考的是:改病句;抒情句仿写(“鲜花虽然娇艳,但经不起风吹雨打;小草看似寻常。却更能承受酷暑严寒”):拟新闻标题。不知道这命题的依据是什么:15题,能改两个病句,不等于就不会写病句;写不写病句,写病句的概率有多高,  相似文献   

17.
一、说要 “能够辨析不通顺的语句,并加以改正”这条要求,从掌握知识的角度看应做到:①在众多的句子中能准确地辨别出病句。②能分析病句的病因。③能改正病句。从高考命题的角度看,更多的时候是侧重于对辨析病句能力的考查。 要辨析病句,前提条件是必须了解病因,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病句的病因及类型大致如下表所列。  相似文献   

18.
语病题一直是高考必考知识点,2004年高考全国15份试卷,除上海试卷外,都涉及到了病句的考查。我们对14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病题加以整合梳理,发现命题者设置“迷惑肢”涉及到语病考查诸多方面,下面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主语是句子的陈述对象,是执行句子中行为或动作的主体,是一个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它也就成为高考命题者重点关注的对象,笔者通过对全国近几年来的高考语病题研究发现,命题者在主语上设置语病的试题所占比例较大,(据统计,2010年至2013年,主语语病选项占有48个),所出现的病句几乎涵盖了所有常见的病句类型.因此,在辨析病句时,注意抓住主语来辨析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下面就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对主语语病现象加以分类解说.  相似文献   

20.
句子是五级语言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中最重要的一级,也是语言中最重要的使用单位,因而高考考纲中有两个考点与句子这一语言单位有关,其中包含的一个内容就是辨析并修改病句,属于高考语文能力测试的D级。自1992年起,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越来越受命题者重视,已成为每年必考的内容之一。(一)病句的类型所谓“病句”,是指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修辞不当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不通顺的语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结构不当,二是表达不当。《考试说明》规定的语病类型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