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比赛成绩,吉林省运动员采用高住低训(Hi-Lo)的训练模式,进行尝试性模拟高原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观察两名吉林省速度滑冰女子全能运动员4周高住低训(Hi-Lo)的训练状况(运动员每天居住在低压氧舱内10h,氧气含量保持在15.3%,相当于2500m高度),日常训练在平原的速滑训练馆中进行。通过日常训练状况及生理生化指标(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状况评价运动员承受负荷水平。结果表明:人工环境模拟下的高住低训(HiLo),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含量,并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能力,对有氧能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高住低训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住低训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从高住低训的起源、方式、高住低训的高度和时间、提高运动员有氧、无氧运动能力的机理等方面对高住低韧I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最新发展状况及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高住低训(HiLo)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高住低训是英文Living high-training low (HiLo)的缩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耐力训练方法.从理论上讲,这种方法可以解决目前传统的高原训练的许多不足之处,如肌肉萎缩,训练强度降低,以及过度训练的易发生等.本文采用文献法,综述了高住低训训练法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对运动员生理生化和运动能力方面的影响,希望能为正确认识和合理利用HiLo训练法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常压模拟高住低训是在高原训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辅助训练手段,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有效的耐力训练方法。此训练方法能够增加白细胞计数,提高血浆谷氨酰胺浓度,并保持高睾酮低皮质醇水平,显著提高T/C比值。通过阐述高住低训对机体免疫功能众指标的影响,为高住低训在运动实践中的更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监测吉林省速滑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生理生化指标(血红蛋白、血尿素、肌酸激酶、尿蛋白等)变化,来调整和确定训练的营养补充方案,进一步探讨营养生化监控和科学训练的关系,并发现赛前全队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尿素浓度和肌酸激酶指标都处于较理想范围;全队尿蛋白浓度和尿蛋白阳性检出率都明显下降。说明赛前训练改善了运动员的体能状况和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探讨熏腰法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消除的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将吉林省短道速滑队优秀男子运动员6名随机分为实验组S(n=3)和对照组T(n=3)。经过4周大强度训练后测定血红蛋白、肌酸激酶、血尿素、血乳酸的数值。结果:1)经过4周大强度训练,对照组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肌酸激酶、血尿素、血乳酸数值恢复速率较慢。2)同样4周大强度训练后,作为实验组的运动员,他们的血红蛋白、肌酸激酶、血尿素、血乳酸的恢复速率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实验组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肌酸激酶、血尿素、血乳酸数值的恢复速率明显快于对照组。中药蒸气熏蒸腰部的方法能够对机体组织起到保护作用,并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从而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观察高住高练低训(Living high Exercising High training low,HiHiLo)对优秀国家跆拳道女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探讨运动员有氧能力在低氧训练中变化的规律。研究方法:13名国家跆拳道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氧组(8名)和对照组(5名)。分别于实验前、急性暴露(10 h)、实验1周、实验2周、实验3周、实验4周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检测血像、红细胞2,3-DPG、AT功率、递增负荷血乳变化、.VO2max的变化。研究结果:3周HiHiLo使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实验前(P<0.05),且血红蛋白浓度高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P<0.05),4周时血红蛋白浓度仍维持较高水平,并高于实验前(P<0.05)。低氧组进舱2周和4周,红细胞2,3-DPG分别高于实验前和同时间测试的对照组(P<0.01和P<0.05)。实验结束后,低氧组AT功率从实验前(148.56±20.01 W)提高至实验后的(158.79±22.34 W)(P<0.05)。在150 W至240 W递增负荷(△=30 W)蹬功率自行车,低氧组血乳酸浓度低于其实验前水平(P<0.05和P<0.01)。低氧组与对照组运动员.VO2max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结论与建议:本研究提示HiHiLo训练中跆拳道运动员机体的载氧、血红蛋白在组织中释放氧以及有氧运动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在进行低氧训练时,还是要先检测运动员对低氧的适应能力,制定个体化的低氧训练计划,以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原训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原训练随着竞技体育的日趋激烈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外体育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就高原训练的发展、模拟高原训练的方法(间歇性低氧训练、高住低训)以及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各系统(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和几项指标的影响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氧运动对大鼠骨骼肌蛋白量及p70S6K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四组:常氧安静组、低氧安静组、常氧训练组、高住低训组。常氧安静组在常氧环境下安静生活;低氧安静组在氧浓度13.6%低氧舱内安静生活;常氧训练组和高住低训组进行4周的跑台运动,每天训练1 h,每周训练6 d。高住低训组晚上在氧浓度13.6%低氧舱内低氧暴露。结果:28 d后,与对照组比较,高住低训组骨骼肌总蛋白浓度显著下降(p<0.01),p70S6K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p70S6K(Thr389)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常氧训练组p70S6K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低氧安静组p70S6K(Thr389)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1)高住低训抑制了骨骼肌蛋白合成及p70S6K(Thr389)磷酸化,这也提示机体可能通过调节mTOR/p70S6K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来调节骨骼肌蛋白代谢;2)耐力运动提高了骨骼肌p70S6K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期间中药生血方剂及其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草药的研究发明一种生血制剂(生血宝胶囊).从处方、方解、胶囊使用进行了分析.在动物和人体运动试验中通过对血红蛋白含量的分析得出结论;大运动量训练可以引起运动员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训练状态和运动能力.采用中药生血宝胶囊对调理运动员内分泌机能,促进机体造血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1)生血宝胶囊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运动员血液携氧能力.2)生血宝可以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减少体内乳酸的生成和堆积.3)生血宝可以增强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提高耐力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赛前状态调整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要取得理想成绩除了需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外,其赛前状态的好坏也非常重要,因此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赛前竞技状态调整得是否恰当,对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理论和多年的实践,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赛前竞技状态的调整做了积极的探索,试图为青少年田径课余训练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军事五项女子4 km越野单项是以有氧代谢为主,高度体现混氧代谢供能的特征;机能特征主要表现为比赛强度对运动员不造成运动性疲劳,可安排高于比赛强度和运动量的训练;训练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越野能力及训练在军事五项处于核心地位,越野变速跑能力是越野专项能力构成的核心,训练着重提高有氧能力、混氧能力、绝对速度和专项耐力等。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参加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8名盲人柔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监测运动员在整个训练期间的生化指标变化,这些指标包括血常规、血尿素、肌酸激酶、睾酮和皮质醇等,并做出动态监测图,结合训练负荷评定在不同训练期间运动员的机能状态、训练效果和疲劳恢复等,指导运动员在超量恢复的训练理论框架下进行训练,保证了运动员在备战残奥会期间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是运动心理学领域中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109名雪上技巧性项目优秀运动员为参与者,考察了其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的特点,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探讨了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的关系。结果表明:(1)优秀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普遍高于常模;并且在目标设置、自信心和成就动机、接受指导能力等心理技能上应用较好。(2)女运动比男运动员更多的体会到认知特质焦虑;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心理技能应用的更好。国家一线队队运动员在竞技水平发挥焦虑、受伤焦虑体验更深;并且心理技能应用的也更好。非独生运动员在社会评价焦虑维度上体验更深;而城市运动员在社会评价焦虑和目标设置上更明显。(3)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存在显著性相关。失败焦虑与比赛准备焦虑会削弱应对逆境能力和接受教练员指导能力以及降低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成就动机;但会提高运动员承受压力能力。竞赛水平发挥焦虑会削弱运动员应对逆境、承受压力和集中注意能力,但是会提高接受教练员指导能力。而随着对对方实力焦虑的增加,会提高运动员应对逆境、承受压力和集中注意能力,但会削弱运动员接受教练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15.
测试了优秀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冬训前后个体乳酸阈及部分体质指标,结果表明:①15—16岁男子篮球运动员个体乳酸阈值为2.51±0.22mmol/1,高于幼儿及低年龄组运动员,低于4mmol/1成人水平,且与同年龄组不同项目运动员乳酸阈值不同。②受试运动员体重状况整体水平良好,少数运动员体重偏低,个别队员超重或肥胖;力量素质整体偏低;柔韧素质整体较好,但个别队员较差;心肺功能整体较高,但仍存在不及格现象;血红蛋白量普遍偏高,有1人稍低。③冬训后运动员最大摄氧量显著提高,3/5运动员乳酸阈强度有所提高,心肺功能有显著性提高,反应能力、柔韧素质等略有增加,力量素质下降。  相似文献   

16.
速度滑冰是一项专项技能很强的运动项目,蹬冰力是速滑技术的基础,只有运动员、教练员充分认识到蹬冰力的重要才能达到完善技术、提高成绩的目的。本文创新地提出了速滑运动中“转正”技术,并通过生物力学和实践训练成绩对比进行分析,论证了新技术的可行性,为我国速度滑冰竞技水平的提高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摘要:弹跳力是排球运动员的重要专项素质,选择恰当的动作训练方法、合适的力量主题是提高弹跳力的重点。通过专家访谈法构建弹跳力诊断模型,通过测试法分析弹性贡献、摆臂贡献和助跑贡献等诊断指标,通过实验法验证相应力量主题的动作训练对弹跳力的提高效果。发现:1)排球运动员弹跳力功能诊断模型包括蹲跳、下蹲跳、摆臂下蹲跳和助跑起跳四个测试动作,弹性贡献、摆臂贡献、助跑贡献三个诊断指标,通过诊断标准可以有效评价个体弹跳力弱环节,通过相应力量主题的动作训练可以针对性地提高弹跳力。2)弹跳高的运动员也可能在诊断指标中存在弱环节,弹跳力与环节动作的速度力量、爆发力、反应力量以及摆臂幅度高度相关。3)提高弹跳力,弹性贡献大的运动员应进行最少8周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反应力量的动作训练;弹性贡献小的运动员进行最少4周速度力量/反应力量的动作训练。摆臂贡献小的运动员,改进摆臂幅度,同时加强摆臂动作的爆发力,可以提高摆臂贡献,进而提高弹跳力。助跑贡献小的运动员,进行助跑动作的速度力量和反应力量训练对弹跳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十运会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相关参数的运动学分析,认为起跳时各时段的合理分配是保障起跳效果的关键所在;增加起跳时的垂直速度、增大腾起角度是我国优秀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途径;加强膝关节快速用力条件下的退让式收缩能力和克制性收缩力量是专项力量训练的重点;寻求有效手段提高我国运动员的缓冲能力是训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运动技能水平与视觉表象能力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视觉表象的操作速度和准确性为测试指标,对120名不同运动技能水平的大学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运动技能水平和视觉表象操作水平之间有密切关系,高水平运动技能组的视觉表象操作水平相对较高,而低运动技能水平组的视觉表象操作水平亦相对较低;除了体操运动员在明的操作速度上其它项目运动员之外,其它几个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在视觉表象的操作水平方面均无显性差异;不同性别的男女运动员在经过长期的专门训练后其视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