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三国时曹操亲率大军征伐张绣,骄阳似火,士兵们口干舌燥,人困马乏。曹操见此情景,即传令说:“前面有一遍梅林!”士兵们顿时口舌生津,精神大振。这就是有名的“望梅止渴”的典故。它道出了一个十分常见的心理现象——心理暗示。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2006,(1):46-46
经典故事三国时期,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时值七八月间,骄阳似火,万里无云,士兵们口渴难忍,行军速度明显变慢,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然体力不支晕倒在道旁。曹操见状,非常着急。他沉思一阵之后, 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然后很高兴地转过马头对士兵说:“诸位将士,前边有一大片梅林, 那里的梅子红红的,肯定很好吃,我们加快脚步,过了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不禁口舌生津,精神大振,步伐加快了许多。  相似文献   

3.
新赤壁之战     
曹操自从上次兵败赤壁,从华容道狼狈逃跑后,整天都愁眉莫展。后来,他又率领了好几十万人马,来到赤壁,准备再与周瑜大战一场,希望能够打败周瑜,从而夺取东吴的地盘。曹操找来了许多全国著名的游泳教练当老师,教他手下的士兵们游泳。曹操又叫士兵们请来铁匠,把他们的战船包了一层钢铁,这样就不怕被火烧了。而且,他还积极地开展科研活动,他的武器专家发明了当时最现代化的武器,类似于今天的鱼雷和深水炸弹。周瑜也不甘示弱,请来了刘备一起对付曹操。刘备手下的军师诸葛亮仍然是总参谋长。诸葛亮想:上次我们是在江面上用火攻的办法打败了曹操,但…  相似文献   

4.
望梅止渴     
《双语学习》2010,(9):18-19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聪明而奸诈。 一天,曹操的军队在烈日下的山区行军,迷了路,烈日当头路途又遥远,士兵们在长时间的疲劳行军后口渴难忍。  相似文献   

5.
一、课前絮语听说过“望梅止渴”的故事吗?三国时的曹操为了带领一支饥渴难忍眼见要垮的军队走出绝境,告诉兵士:“快走!前面有一片梅林,有数不尽的梅子可以解渴!”兵士们一听说有酸梅子可吃,口水都流出来了,于是脚下有了劲,行军也就快起来了。士兵们为什么听到有梅子吃就流口水了呢?原来,曹操对梅子的语言描述,使他们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想象,好像亲身来到了梅林,摘到了诱人的梅子,品尝到了梅子那酸甜的滋味一样。在某种刺激影响下,旧事物在人脑中重新排列组合,在大脑里产生出新的事物映像,这个过程就是想象。在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6.
点击星星痣     
周锐 《小火炬》2010,(10):6-7
吴国又要跟魏国打仗了。 吴国大都督周瑜问他的魔法师于吉:“这次我们有什么新招数对付曹操?” “有的,”于吉说,“我们可以让曹操长上星星痣。只要点击这颗痣,就能让曹操看见很多星星,然后他就会昏倒。”  相似文献   

7.
东汉时期,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大军去攻打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曹操的部队顶着烈日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士兵们汗如雨下,个个口干舌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相似文献   

8.
<正>米小扬和张无计走到曹操身边,抱拳道:“拜见曹丞相!”曹操浑身湿漉漉的,就像一只落汤鸡。他站起来,握住两个人的手,热情地说:“两位小兄弟免礼!来人,备马!”士兵们牵着两匹马走过来,米小扬和张无计艰难地爬上马背。曹操跳上一匹高头大马,与两个人并辔而行。刚才他还在号啕大哭,现在却是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变化之快,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不知道两位小兄弟是哪里人?”曹操说,“看你们的装束,似乎不是本地人。”“岂止不是本地人,我们根本就不是本时代的人。”米小扬暗自嘀咕一声,笑嘻嘻地说,“曹丞相,您有话就直说,用不着拐弯抹角。我猜,您是想问我们为什么知道夏侯渊将军会来救您,对不对?”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绝唱     
黑色的硝烟弥漫天际。鬼子为了占领这个名叫“鸡蛋砣”的阵地,用骡子拖来了十门山炮。中国士兵们已经坚守了三天三夜。一个排的战士打得就剩了两个人:排长和一个十六岁的娃娃兵。兵念过洋学堂,去年背着父母跑来参军。兵会写诗,因为又瘦又小,大伙猖獗叫他“瘦干儿”。  相似文献   

10.
刘英 《教师》2010,(31):97-99
人都会受到暗示的,“望梅止渴”是历史上出色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曹操,有意无意间利用了心理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心理现象——暗示,使口渴难忍,行军速度明显变慢的士兵们“精神为之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相似文献   

11.
地球上出现文明以来,战争就一天也没停止过。人们不断地寻找新的武器、新的方法,以求在战争中获胜。曹操就曾有过制造“航空母舰”的故事。公元208年秋天,曹操率领80万大军南下,一直打到长江边,与吴蜀联军对峙。当时,曹操的士兵大多是北方人,不适应在水上作战,常被风浪颠得晕船。为了增强战斗力,曹操接受了谋士的建议:把船用铁链、铁钉连起来,又铺上宽木板,再大的风浪也难摇动了。这样,数百艘战船连夜被工匠们连成一体,曹操第二天就把它拉到江面操练。这艘“航空母舰”冲破激浪,平稳前进,没有一个士兵…  相似文献   

12.
关羽“义释曹操”,是《三国演义》的一个重要片断。《三国演义》是这样叙述这一情节的:“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日:‘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将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  相似文献   

13.
高中教材《中国古代史》(选修)在论及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时说:“196年,曹操带兵把汉献帝劫持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占了优势。”但是我们在分析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所出现的结果后,就会看到,这种政治优势对曹操的帮助并不很大。  相似文献   

14.
佚名 《当代电大》2006,(6):57-57
一天,曹操出席某大片的首映式,他故意卖弄说:“大家注意哈,下面只要我做一件事,你们就应该猜到我对这电影院大门的意见了!” 说完。曹操拿起笔,开始在门上写“活”字。刚点了一个点儿,就听杨修大喊:“地震了,快跑呀!!”  相似文献   

15.
杨修在曹操手下当主簿。一天,陪同曹操外出,从曹娥碑下路过,看见碑背上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就问杨修:“你知道这碑文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知道。”曹操说:“你先不要说,让我再想想。”又走了三十里,曹操才对杨修说:“我已经理解了。你把你想到的答案写下来,看看是不是和我写的一样。”杨修应允,就写道:“黄绢是色丝,写成一个‘绝’字;幼妇是少女,写成一个‘妙’字;外孙是女子,写成一个‘好’字,齑臼是受辛之物,  相似文献   

16.
石头汤     
从前有个村庄,有一天来了3个又饿又累的士兵,他们向村民要食物吃,但几户人家都拒绝了。士兵们饥肠辘辘,却一筹莫展。一个士兵急中生智,当众宣布:“各位,既然你们也都没有食物,我只好来做石头汤了。”  相似文献   

17.
三国时,魏国有一个叫杨宕的人,凭借他叔父杨修的关系,当上了一个掌管军营粮饷的“军需官”。他一上台就克扣军饷,搜刮士兵油水,士兵们碍于其叔父杨修是曹操宠臣,均敢怒不敢言。俗话说,多走夜路必遇鬼。一天,杨宕得了一种怪病,既不发烧,也不头痛,只觉得胸口胀闷,弄得他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请了不少医生,什么疾病也诊断不出;吃了不少名药,病情倒日趋严重。家里只好央人请来了神医华佗。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华佗开了两个药方,嘱咐他依次及时服用。华佗走后,杨宕取出第一个药方来看,上面写着八味中药名称:“·二乌、·…  相似文献   

18.
士兵们连续行军、作战,他们又累又脏。一天,将军宣布: “士兵们,我有一些好消息和坏消息要告诉你们。你们愿意先听哪个呢?”“好消息!”他们嚷道。  相似文献   

19.
今天的语文课的任务是学习新课《赤壁之战》,在引导学生自学全文之后,我与学生一起首先探究“战役的起因”。学生很快从“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一句得出结论:曹操是战役的发动者。这时,张皓突然站起来质疑:“老师,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一石激起千层浪。于红珊说:“曹操发动战争,当然是坏人。”“不对,曹操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应该算是好人。”安丹争辩道。叶慧站起来有理有据地说:“课文最后讲,‘曹操见手下的兵将丢盔弃甲,无心应战,只得带了他们从华容道逃跑。’‘丢盔弃甲’、‘逃跑…  相似文献   

20.
三国84年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三国酝酿建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晋、吴对峙时期。又可分为五个写作板块:曹操专权;“蜀汉”;“曹魏”;“孙吴”;晋、吴对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