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历来为人们所喜爱,项羽也被称为"西楚霸王",其中"霸"字堪称经典,本文试做分析。  相似文献   

3.
4.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被围时的慷慨悲歌。项羽说他力大能拔起一座山来,那是夸张,项羽充其量力能扛(gang)鼎。  相似文献   

5.
彭利 《今日教育》2006,(11):34-34
谈到享受,大家都会把它与“成功”、“快乐”、“幸福”等让人心情愉快的词语联系在一起,然而发生在绘画活动之前的一件事,却让我把“享受”与“挫折”联系在一起,因为这件小事情引起了我对“挫折”教育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张帆 《少年科学》2009,(6):19-25,48
塑料袋用起来很方便,我们常常想都不想,抓起一个塑料袋就用,用完后就把它一扔了之。但正是这些塑料袋造成了很多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洪 《青少年日记》2006,(12):55-56
11月8日 晴 邻居家的亮亮,从小到大家里把他当个“小皇帝”,吃的、穿的、玩的,总是有求必应、概不拒绝,就差没上天去把月亮下来给他了。如此百依百顺、宠爱有加,使得孩子变得任性、自负、骄奢,家长常常为此感到头疼,却又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8.
我觉得自己的头大得像个南瓜,鼻子也已经交通堵塞了。我昏沉沉地躺在床上。忽然,听到有人在大声唤我,睁眼一看,不觉失声叫道:“哇塞!孙悟空!”我使劲揉了揉眼睛.没错,的确是唐僧的徒弟、八戒的师兄——孙悟空。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目前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面对就业及生活的压力 ,应对挫折能力较差的现状 ,从“两课”教学的角度分析了挫折感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求通过教育 ,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应对挫折 ,有效面对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0.
胡燕 《时代教育》2012,(13):168
挫折是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围绕"90后"高职生的挫折现象,划分类型并剖析了各种挫折的原因,从而提出了如何进行挫折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不”和“无”,是汉语中词性不同但使用时又有相同点的两个实词。拟从根源上对其进行探究,以便更充分地认识它们,更准确地使用它们。  相似文献   

12.
【热点话题】 一位少年问老者:“我怎样才能成功攀登到梦想的山巅?”老者微微一笑,从地上捡起一张纸,叠了只小船放进身旁的河中,小船不喧哗,不急躁,借着水流,一声不响地驶向前方。途中,蝴蝶、鲜花向它骚首弄姿,它不为所动,默默前行……老者说:“人的一生,面对色彩缤纷的世界,诱惑太多。  相似文献   

13.
11年前,父母将我送到一所乡村中学读高中。我跟小雯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相似文献   

14.
说“不”     
副词"不"主要表示否定意义,也用于表示非否定意义。宋元以降,"不时"、"不成"、"好不"等短语中"不"意义的变化,反映了汉语语汇发展过程中双音结构短语凝固、虚化为双音节词的规律。现代汉语中"不"表示非否定意义的用例已明显减少。"看我不收拾你"、"弄得不巧,还能夺冠呢"等句式中"不"仍然保留非否定意义用法。  相似文献   

15.
你拒绝过别人吗?是怎样拒绝的?有些时候是不是有难以启齿的感觉?小编一开始发出这几个问题不是有意“查户口”,只是想启发同学们的记忆,伴着你的记忆,我们一起来进入今天的话题——怎样拒绝别人?在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会常常面临来自别人的请求和希望,如果我们都能满口应承着说:“是”“当然可以”,那当然最好不过了。但是,你能真正做到有求必应吗?在回答对方的要求时,总免不了要说一个“不”字。而一个“不”字说来轻巧,可在人际交往中就犹如一把无形的“刀”,举起来砍下去重若千斤。  相似文献   

16.
于洪 《山东教育》2005,(10):61-62
挫折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人正确认识挫折,预防挫折。增强对挫折承受力的教育。近年来,一些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孩子时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主张要加强“挫折教育”。有一段时间里,我们的舆论里充满了“挫折教育”的呼声,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总怀疑妈妈不爱我,因为对于我的选择、请求、决定……她大都会反对。妈妈送我最多的不是洋娃娃、花裙子和零花钱,而是令我麻木的一个字——不。  相似文献   

18.
黄正威 《教学随笔》2007,(10):31-31
“动态生成”是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可是有些老师理解片面,认为生成就不能预设,课堂教学应让“教”围着“学”转。什么都跟学生跑,学生说什么都不敢触及一个“不”字。如此一来,教者时时被学生牵住了鼻子,学生失去了应有的控制,变成一团散沙,课堂纪律松懈。教师在课堂上失去了应有的“主导”地位,结果当然害了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梁霞 《小学生时空》2013,(12):22-22
女儿开始说“不”了 最近,无论我让女儿做什么,她总会对我说“不”。面对女儿的任性,不习惯的我总是耐心地对女儿说:“你小时候多乖啊!我到哪里你就跟到哪里。即使我在厨房摘菜,你也会拿一个小板凳来和我一起摘。有一次,我发烧了,你还为我;中了一杯板蓝根。你还记得吗(7”对于我的提问,女儿还是用“不”来回答我。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高等学校对于青年学生尤其是"90后"学生开展挫折教育的必然性。"挫折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的流行语,由于缺少挫折教育,当代大学生尤其是"90后"的青年学生面对困难的畏惧情绪严重。数据显示:如今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高达20.23%,且呈现日趋增高的趋势。高等学校对于大学生尤其是"90后"学生的挫折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