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阅读方式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方式的兴起,分流了受众,也使新一代青少年学生越来越"不习惯"传统的阅读方式.愈来愈多的人们呼吁: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远离书香!不能否认,上网也可以阅读图书和浏览其他多媒体信息,但实际上,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上网后,用于阅读的时间较少,聊天、玩游戏的时间很多,即便是阅读,也很少阅读图书,而是进行快餐式的"浅阅读".  相似文献   

2.
一个没有阅读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即便他认识自己周围的全部朋友,了解自己周围发生的全部事情,他也必然会受到眼前世界的禁锢,他的生活也必然会单调乏味。一旦养成阅读的习惯,他就可以超越时空的界限,与整个人类文明进行对话。既可以和古之圣人为友,建立高贵的友谊,也可以和今之哲人对话,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他的生活必然会因此变得丰富多彩。是阅读帮他打开了未知世界的大门,是阅读给予了他不朽的生命。让我们在阅读中与时同长。  相似文献   

3.
英国散文家理查·斯蒂尔爵士说过:"阅读之于心灵,犹如运动之于身体一样重要。"阅读可以获得信息,让人充实;阅读可以明白道理,让人深刻;阅读可以开阔视野,让人宽广;阅读可以增长知识,让人丰富;阅读可以享受自由,让人愉悦……阅读的乐趣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如  相似文献   

4.
持之以恒地博览群书,可以培养人的气质,改变人的命运.读书活动,让今日之校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班风、学风也随之得到明显的改善;学生在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的同时,学业也跟着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谢蔚君 《广东教育》2009,(12):64-65
英国散文家理查·斯蒂尔爵士说过:“阅读之于心灵,犹如运动之于身体一样重要。”阅读可以获得信息,让人充实;阅读可以明白道理,让人深刻;阅读可以开阔视野,让人宽广;阅读可以增长知识,让人丰富;阅读可以享受自由,让人愉悦……阅读的乐趣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一本书好不好,值不值得阅读,如何阅读,诸如粗读还是细读,深读还是浅读,只有亲自“下水”读了,才能作出判断,才能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提倡全民阅读,首先需要培养的是善于阅读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阅读是人类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可以开阔人的眼界,阅读可以增强人的才干,阅读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阅读可以净化人的灵魂,阅读还能愉悦人的身心……总之,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7.
李青 《辅导员》2015,(6):30-31
在我看来,阅读能让人内心充盈,让人性情温和,让人生变得灵动而厚重。阅读如同酿酒:酿酒需要时间,更需要用心;阅读需要坚持,更需要走心。坚持和走心,二者缺一不可。长期阅读会让人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一种书卷气。阅读从来就不是件急功近利的事。对于小学生而言,我们不能为了提高分数而阅读,也不能  相似文献   

8.
正7月5日晴每个人都期盼自己可以获得免考资格,因为,免考可以在考试时尽情享受自己的阅读时间,让自己无忧无虑,也能让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不用痛苦地等待紧张而漫长的题试时间。而我,就一直期盼着自己能获得免考!转眼,期末考试临近了,每个人都很紧张,生怕自己因为考不好而无法向老师和父  相似文献   

9.
<正>阅读可以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走近我们;阅读,让我们记住历史和时间……让学生爱上阅读并成为伴随终生的好习惯至关重要。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好动,自我约束力差等特点,加上缺少生活的经验,导致了他们阅读量少,阅读的积极性不高等事实。那么应如何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浅谈一下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一、做好"点灯人",让学生向往阅读我们的语文老师,应该成为点灯的人,把一本本有  相似文献   

10.
詹长凤 《江西教育》2002,(20):29-29
指导低年级学生讲故事,能培养其课外阅读兴趣,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要指导得法,须注意四点。一、合理安排课时从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我就坚持每节课腾出3到5分钟时间,让一名学生讲故事;每周上一节以讲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二、以学生为主体每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我都选择不同的学生把自己在本周所阅读的印象最深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尽量要求脱稿。在形式上,我鼓励学生出新,可以配乐、化装、用道具;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合起来讲;可以在座位上讲,也可以到讲台上讲。教学中以学生讲故事为主,老师主要是引起兴…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人的一生受益匪浅。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要从幼儿园抓起。幼儿既不认识拼音,也不认识汉字,如何有效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呢?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幼儿听故事为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积淀丰厚的底蕴;可以通过让幼儿读绘本为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开启顺利的航程;可以通过让幼儿讲故事为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增添全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寒假期间,有不少初中生在参加着各种学科或者兴趣培训班,部分学生则以刷微信、打游戏或看电视电影等方式来打发时间,愿意花时间阅读整本名著的人却越来越少。但是随着语文教学的改革,中考考试也越来越重视对课外阅读的考查,此外,部分课内现代文还推荐群文阅读的书目。因此,学生可以有效利用假期时间,预先阅读下学期推荐阅读的名著,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下学期的学习负担,也增加了阅读量。  相似文献   

13.
碎片化阅读指的是利用零碎时间,借助电子终端接收工具进行数字媒介的阅读。语文课堂可以关注碎片化阅读这个新生事物,以"碎"激趣、以"碎"扩展、以"碎"切入,让学生把握好空余时间,通过碎片化阅读方式开拓信息时代的阅读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阅读能够提升人们的阅历,阅读也是常常伴随着人们的左右,阅读还能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还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水平。事实证明阅读在语文的教学课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教师不能在学生阅读的时候去影响学生,阅读还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情感中来,也能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一定的启迪,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延伸性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自主阅读。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多数人喜爱的一种生活消遣的方式,而阅读教学同样也是小学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是知识的再创造。阅读可以让孩子们满怀深情地踏上语言学习之路,阅读也可以让他们默默地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更可以让他们获取智慧经验,并历经情感的过程。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们爱上阅读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效果会更佳。  相似文献   

16.
略读的技巧     
略读,即粗读,与精读相对,略读法是指用较快的节奏以浏览的方式通读文章感知大意,获取必要的文字信息的一种阅读方法。它适用于只需粗知大意或梗概的阅读,如课外读物的阅读及各门功课的预习。运用略读法进行阅读,可以让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其精华,获得对阅读物的总体认识,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略读贵在技巧,掌握了技巧则事半而功倍。  相似文献   

17.
在童年阶段,阅读能够让孩子终身受益。在阅读中,学生便能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打开文化和文明的窗口。他们能够与作者进行交流,而且能够与书籍相伴,与书中的主人公对话,时间久了,学生的精神内涵必然可以得到提升。而且,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成就自身的梦想,在阅读中能够完善自身的梦想。然而,目前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所以,老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农村小学的每个学生也热爱阅读,也能在书的海洋里畅游!  相似文献   

18.
阅读可以丰富人们的知识,开阔人们的眼界,使人睿智,使人得到精神的愉悦和思想的升华。从古至今几乎所有有所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书籍中的知识让他们受益匪浅,甚至终身受益。"善读者可以治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都说明阅读是人们学习的主要方式。小学语文教学中把阅读教学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的最主要途径,阅读对于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学会阅读、乐于阅读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阅读的方式也起了一定的变化。因此,阅读教学也应该学会与时俱进,与社会融合,与自然接触,让阅读展现出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阅读方式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方式的兴起,分流了受众,也使新一代青少年学生越来越“不习惯”传统的阅读方式。愈来愈多的人们呼吁: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远离书香!不能否认,上网也可以阅读图书和浏览其他多媒体信息,但实际上,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上网后,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文教育作为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一种精神的再造。“一个人精神的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经典阅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毋庸置疑。阅读人文经典,是一种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人文经典里融化了对人、对人性、对人生的思考与探索,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而历久弥新,并最终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和“维生素”。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脉络,可以穿越时空去叩问古今哲人文豪的伟大心灵和智慧,可以体会到美与善,也可以认识到丑与恶。经典的洗礼赋予我们的不是贫乏、枯涩的阅读公式,而是人文的陶冶、精神的升华、灵魂的滋养。它可以帮助我们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鸿沟,沟通文明与种族的壁垒,吸收全人类的文化精粹,丰富共通的人性,改善我们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 本期推出的人文阅读专题,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让我们一起阅读经典,对话经典,丰富我们的人文积淀,悉心体味经典的精神内涵,让它成为我们丰富灵感、发展智慧的清流活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