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比较江左三大家及其以后诗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的诗派别五花八门,有世人所称的“江左三大家”;有主张“神韵说”的王士祯;有与王士祯齐名的朱彝尊;主张做诗注重“性灵“的袁牧;渊源两宋,却独树一帜的龚自珍……,随着时代的变迁,旧的形式已不能与日益变化的社会生活相适应,诗界的革命便是自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朱彝尊一生游遍大江南北,交游无数,曹溶是朱彝尊众多交游中对其影响较大的一位。由于家世渊源、政治原因以及共同的文学追求,使得两人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长达三十年的交游中,曹溶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学创作上都给予朱彝尊巨大的帮助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朱彝尊在赴永嘉的途中路过处州。从他的纪行诗中,可看出此行的路线及在处州境内寻访过的名胜古迹。  相似文献   

4.
朱彝尊现存散曲59首,可分为两类:咏地方风情与叹世叹归。地方风情组曲以[北仙吕.一半儿]为主,多采取冷静客观态度,以清新浅近的语言,重在介绍该地的人文历史与自然形胜,融地名、历史文化名人、出产、典故于一体,生动再现了江南水乡的风景物产、乡土民情。朱彝尊叹世叹归,一是因官场险恶、被同僚倾轧,二是故乡人的真情、故乡的美景与险恶的官场、同僚的暗算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在散曲中时时吟唱"归去来兮"。朱彝尊作曲力求醇雅,用词精工雅炼,音韵谐美婉转,词化倾向颇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朱彝尊是清初散曲大家,他把作词的方法带入散曲中,使散曲日益丧失了亢奋激越的风味,与诗词无大差别。其散曲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隐逸情怀,清新淡雅;深情绵邈,辞隐情浓;质朴自然,不加雕饰。  相似文献   

6.
明清易代鼎革之际,世局变动,战乱频仍,士子多通过咏史诗来言志托怀。传统儒士朱彝尊也是借此来抒发感时忧国的历史情怀的。咏史诗作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别具特色的诗类,历代学者多有探讨和研究。本文拟就朱彝尊咏史诗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以期对清初诗坛大家朱彝尊的诗歌创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认。  相似文献   

7.
朱彝尊的《风怀二百韵》是古典爱情诗歌中的佳作,展现了他和妻妹冯寿常这段有悖于封建伦理道德的"情缘",诗中充满了悲情感伤色彩,具有难言之处及隐曲姿态的美学特质,且肯定了它在古代爱情诗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明清易代鼎革之际,世局变动,战乱频仍,士子多通过咏史诗来言志托怀。传统儒士朱彝尊也是借此来抒发感时忧国的历史情怀的。咏史诗作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别具特色的诗类,历代学者多有探讨和研究。本文拟就朱彝尊咏史诗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以期对清初诗坛大家朱彝尊的诗歌创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认。  相似文献   

9.
朱彝尊从一个反清复明的追随者演变为清朝盛世的歌颂者,显然与其高中康熙己未词科并入值南书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其所标举的醇雅词学观,不仅成为浙西词派的旗帜,而且也与康熙所提倡的"清雅醇厚"的美学原则桴鼓相应,并与王士禛的"神韵"说共同承载了演绎康熙王朝盛世元音的政治使命.  相似文献   

10.
朱彝尊是清代最为杰出的词人之一,其早年创作唱和于江湖,康熙"博学鸿儒科"的征召给了朱彝尊出仕的机会。通过京师词坛的唱和,朱彝尊成功地把握住了朝廷对词这一艺术形式的指向和期许,通过对"雅正"词风的倡扬,加之其它多方面因素的合力作用,朱彝尊成为清康熙词坛举足轻重的人物。  相似文献   

11.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坨,又号金风亭长,晚称小长芦钓鱼师,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生于明崇祯二年(1629),“家贫客游,南逾岭,北出云朔,东泛沧海,登芝罘,经瓯越”。  相似文献   

12.
清朝康熙时期文字狱盛行,部分清初士子为避时祸,纷纷采取“明哲保身”的修身哲学,朱彝尊即是其中之一。“明哲保身”本来是一种劝人导善,积极入世的修身方式,但在王朝更替、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士人学者却将之转化为消极苟安的处世态度。“明哲保身”涵义的变迁可以折射出满清文化统制政策对于士子学人的治学倾向及意识形态转变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朱国祚传略     
朱国祚代表着秀水朱氏家族科举仕宦的巅峰。万历十一年,朱国祚举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知起居注。万历二十五年,进右庶子。次年,超擢礼部右侍郎。万历二十八年,以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代理尚书职务。万历三十年,转吏部右侍郎,因被御史弹劾,引疾回乡,自此家居十八年。泰昌元年,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务。天启元年,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大学士。天启三年,转户部尚书,改武英殿大学士。有《介石斋集》二十卷、《孝宗大纪》一卷、《册立仪注》一卷,编有《皇明百大家文选》十七卷。  相似文献   

14.
朱彝尊“《昭明文选》初成,闻有千卷,既而略其芜秽,集其清英,存三十卷”说,本元末赖良《〈大雅集〉序》之“《昭明文选》初集,至一千余卷。后去取不能十一,今所存者三十卷耳”说而来,然这不仅无坚实的文献支持,即使在“理”的层面也说不过去,故断不能成立。因之,何氏据此而竟得出《文选》“非一人所能完成,自甚明显”之结论,或许能打动人们的感情,却实在难以经得起理性的推敲。  相似文献   

15.
在明清文人笔下,未嫁殉夫的烈女往往与未仕殉国的士人联系起来,在"家国同构"的背景下借烈女之事抒发己意。朱彝尊《曝书亭集》中收录了两首书写烈女事迹的诗歌,《宋烈女行》与《沈烈女诗》分别创作于作者游幕山西时期与北上应博学鸿词科途中。两首诗末尾"松柏心"与"马鬣封"这两个意象同为坚贞守节的象征,以"生"与"死"的区隔遥相呼应。在相似的"对烈女殉节进行道德褒扬"表层含义背后,两者隐含着作者自身于不同时期从"殉死不成"到"守节不能"的不同程度失节焦虑。  相似文献   

16.
朱彝尊《静志居琴趣》是自传性的爱情词卷,词集中八十三首爱情词都是围绕一人一事而写的,其人是端庄娴静、能诗善画的妻妹冯寿常,其事是竹垞与冯寿常之间感人的爱情故事。这种把自身的恋爱故事写入词中,继承了南宋姜夔、吴文英两位前辈私情入词的传统,但在姜、吴的基础上,朱彝尊对前代艳词又有所超越,一是从情感内涵上看,《静志居琴趣》八十三首词都是围绕着一人一事而展开的;二是从结构形式上看,《静志居琴趣》诸作堪称中国词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组联章词。  相似文献   

17.
名人书趣     
王夫之“嫁书” 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224卷。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王夫之高兴地捡起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有人打开一看,原来是满满一箱书,王夫之对大家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啊!”  相似文献   

18.
名人书趣     
《新教育(吉林)》2006,(1):64-64
2005年8月20日《北京考试报》介绍了名人读书的一些趣事。  相似文献   

19.
《词综》是朱彝尊等人精心编纂的一部著名词选。全书录有唐至元 6 5 9位词人及无名氏作品 2 2 5 3首。以南宋格律词派为正宗 ,极为推崇姜白石 ,体现出独特的选词标准 ,为“浙西词派”的词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在校雠方面 ,勘正了有关人名、作者、作者时代的许多错误 ,也存在选词不标出处、文字差错、作者舛误、作品重见等不足  相似文献   

20.
《桂殿秋》是朱彝尊的代表作,其价值在于潜在意蕴的丰富与深刻。《桂殿秋》的内涵远不止于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它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揭示了人生际遇中的某种现实;在人生的根本问题上,每个人都只能孤立地面对自己的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无助的挣扎,无望的追求,也正是人之为人的标示;人们只有在追求的过程之中,才能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