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疏与堵的关系大禹治水的故事启示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必须处理好疏与导的关系,学会疏与导结合。作为班主任,当你察觉到一个学生的坏习惯第一次冒头时,就必须毫不犹豫地加以制止,这就是“堵”,是教育中的第一步,但光是堵,还很不够,因为它不能减少学生不良习惯重复出现的可能性。所以更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导”,就是“疏”,在“导”的过程中,我们要用一种平等、民主的态度,亲切、和蔼的口吻,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相似文献   

2.
大禹治水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人民中广泛地传颂着。这一方面是为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所感动,一方面是对禹能掌握水的规律,恰当地采用“导”的方法治服洪水的敬佩。相反,禹的父亲鲧单纯采取“堵”的方法,治水九年而水患不息,是鲧没有治水的愿望吗?不是,问题在于方法不对头。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要将班级管理到位,工作中做好“望、闻、问、切”四诊法,处理好“实与虚”、“管与放”、“严与宽”、“堵与导”四个重要关系,就会使管理工作得心、得法、得力,提高管理实效,使班级保持积极、上进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传说中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用的是“疏通”之法,关键在一个“导”字;而其父鲧降水不成,用的是“围堵”之法,则坏在一个“堵”字上。教师的教学虽非治水,但其中却有“治教”和“治学”的学问,同样有一个“堵”与“导”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行为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是很正常的。问题是怎样采取他们能接受的教育方法,启发引导他们克服不良行为。过去,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良思想倾向,教师一般都采用“堵”的办法,一味地禁止,结果收效不明显。过多的“严禁”,甚至使有的学生产生反感、对抗心理,你越禁止,他越要去试试。越想堵,越是堵不住。我们必须象大禹治水那样,用疏导的办法教育帮助学生。我实习的时候,所在学校的  相似文献   

6.
张文成 《班主任》2000,(6):16-17
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谓人人皆知。传说禹的父亲鲧治水时采用的方法是“堵”,结果洪水四流,到处泛滥,鲧也因此掉了头。当治水任务落到禹的头上时,禹改变了其父“堵”的治水策略,而是采用“堵”、“导”结合的方式——在堵的同时,因势利导,终使成千上万条涓涓溪流汇成滔滔大河流人海洋,从而解决了纵横恣肆的水患,使人民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班级管理中重视“导”和“放”,是搞好班级管理的重要保证。   “导”,就是引导。“放”,就是放开。“导”是为了“放”,但“放”中必须有“导”。“导”、“放”结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怎样做到“导”“放”结合呢 ?  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对象是正在成长、发展的儿童、少年,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班主任老师“导”的方面很多。从学生的吃穿住行、为人处事、思品行为、遵纪守法、学习目的态度、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整个班级工作安排、部署、发展,都需要做艰苦细致的工作,也就是要“导”。“导”,是引导,不是严管。班主任老…  相似文献   

8.
古时舜帝派鲧去治水,鲧带领着人们速速堵塞水道,其结果非但没能治好,反而洪水越闹越大。禹是鲧的儿子,鉴于鲧失败的教训,决心改变父亲的做法。他废寝忘食,三遇家门而不入,率领着人们疏通河道,完成大规模排水工程,使洪水畅流入海,基本上治服了当时的水灾,变水害为水利。 “大禹治水”的故事生动地告诉我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获得成功,否则就会导致失败。这对我们的工作是很有启迪和教益  相似文献   

9.
人们熟知《大禹治水》的故事,禹的父亲对凶猛的洪水只懂得“堵”,最后失败了。禹吸取其父的教训,改“堵”为“引”,结果成功了。从这个故事中,我深悟到这个道理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今天,作为从事教育的我们所面临的现实,并不亚于古代大禹治水时的困难。引导有思想、有个性、  相似文献   

10.
大禹治水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忘我奉献精神,更取决于大禹没有完全照搬前人的"坝堵"策略,而主要采用了顺势而为的"渠引"策略。这个故事所蕴含的哲  相似文献   

11.
堵与疏     
堵与疏周德刚大禹治水之所以取得了成功,除了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决心外,关键的是采取了科学的治水方法——变堵为疏。对于教师队伍的稳定,我们何不也借鉴一下大禹治水的办法呢?当前,由于待遇偏低等原因,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阅读教学中,“导”和“堵”应是相辅相成的,老师既要注意点拨诱导,讲究“导”的艺术;也要注意堵漏塞流,强化“堵”的机制,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堵”即控制,也就是控制学生的思维流向,将学生思维的涓涓细流纳入有效的思维流程,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古人云,“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思维本身是在不断变化的,学生随时会有感悟、联想、发现,也可能会产生困惑、迷茫、偏解,或提出一些与教学联系不大或毫无关系的问题,致使课堂教学枝蔓芜杂。如不及时“堵”住散乱的思维流向,就容易被学生牵着…  相似文献   

13.
学校的班级建设是为了对高职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全面培养,而我们这里用“四成”教育体系——即成长、成人、成才、成功为教育目标影响班级建设,发挥班级建设的积极作用和正面影响,本文探讨“四成”教育体系的内涵和内在联系,阐述“四成”教育体系对班级建设发挥作用时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将“四成”教育体系对班级建设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何佳 《华章》2013,(24)
“中国梦”是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一种表述。而“红船精神”是对创新、奋斗、奉献的一种深刻解析。在独立学院班级学风建设中,我们可以把握两者内涵,开展“中国梦·红船行”主题教育活动。具体可以从思想、学科、专业以及社会实践等多方面,构建起“一个理论核心、两个过硬抓手、三大主题活动”的核心体系,切实加强班级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15.
杨玉娟 《山东教育》2013,(Z3):34-35
"大禹治水"是一个童叟皆知的故事。大禹的父亲鲧采用"堙",即"堵"的办法,治水九年而不息,而禹则通过"疏",即因势疏导的办法,终于治水成功,为民谋福,万代颂仰。而"大禹治水"的故事,也给予现在的管理工作者深深的思考。管理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科学规范的管理过程,是实现好的管理结果的直接决定因素。作为幼儿园的一名管理者,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四个重要关系:即实与虚的关系、管与放的关系、严与宽的关系、堵与导的关系。只有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才能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完善、能力的提高。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教中有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史记》《汉书》等古籍所载西汉元光中“河决瓠子”及汉武帝亲临濮阳率众堵决口,是黄河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被称为中国水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有学者甚至把这一事件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根据古籍记载和学者研究,加之实地勘查,其地望应在今濮阳西南的焦二寨一带,而不是其他地方。  相似文献   

18.
“疏”与“堵”是相对统一的两个方面。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的思想方法。是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重要前提。“堵”常常是“堵”而不住.而“疏”则能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带班育人”是教育领域近几年讨论较多的话题。“带班”一般是指班主任进行管理班级、建设班集体的工作;“带班育人”可以理解为在班级管理与建设班集体的过程中进行“育人”。正如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齐学红所说:“在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班主任应自觉从班级管理向班级教育转变,达成班级教育中人的本质属性以及教育本质属性的回归。”“带班”与“育人”不是平行的两条线,而应该是相互交错、螺旋上升的综合教育过程。“大拇指”,  相似文献   

20.
何捷 《师道》2010,(11):27-27
奥斯卡是值得全世界期待的精神盛宴,而我们班的“奥斯卡”指的是班级中让孩子们期待的各项奖励,涉及每件事、每个人,是真切的班级文化建设和校园学习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