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庆阳方言中的"上",既可以和普通话中的"上"一样做方位词,趋向动词,又有它独特的用法,做体貌助词和语气助词。做体貌助词时可以表示起始体、持续体、进行体和经历体等,做语气词时,表示轻松的语气。同时,文章还简要地辨别了"上"做趋向补语与做体貌助词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论长治方言的“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年学界通行的分类,长治方言属于晋方言区上党片的潞州小片.在长治方言中,表示动作、事件在时间进程中所处的状态时,可以在动词后或句末用"喽1、喽2、啦、过、来、开、哩"等词,否定时在动词前加"没呐".这些表达手段相当于印欧语的"体",长治方言的"体"包括完成体、经历体、起始体、进行体和可能体.  相似文献   

3.
安仁方言常用的否定词有"冇"、"曼"、"不",否定名词性成分通常用"冇";否定谓词性成分通常用"曼";对主观的否定通常用"不"。同时"曼"还兼表"不"的功能,可以表示主观否定,但在用法上和"不"相比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4.
日语动词的"ル"形和"夕"形,不只表示"时",也表示"体".特别是在复句中,有时"夕"形不单纯表示"时"的"过去",还表示在某时间"体"的"已然"(说话时某事已经实现).在日语复句中,从句的"ル"形和"夕"形的使用,是以主句的"时"为基础来决定的.关于"时"和"体"的研究,近来受到日语界的广泛关注.在日语教学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拟就日语复句中的"时"和"体"的几个问题,做一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假设分句末尾的"吧"和"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吧"和"呢"作为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在假设复句的分句末尾时,可以使其前面的成分话题化,使之成为具有语义对比作用的话题.其中,"吧"只能表示两难的选择,"呢"则既可表两难选择,又可表示只选其一,还可以全不选.既非对举、又隐结果的假设问句只用"呢",属于只选其一的特殊形式.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体标记只包括动词后的"着""了""过",不包括动词前的"在"。汉语体标记还应包括一个零标记形式"?",它在句子中有时间副词"(正)在"时出现。其中,"着"和零标记"?"表示非完整体(包括进行体和持续体),而"了"和"过"表示完整体(包括完成体和经历体)。体标记的独立投射AspP在vP内部,位于VP上一层。关于体标记只包括动词后"着""了""过"以及零标记形式"?",以及AspP位于VP上一层的观点,能很好地避免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玉林话的"在",除了用如普通话的动词、介词和副词之外,还可以用作助词,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也可以表示确定语气.  相似文献   

8.
"着"的范畴意义是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持续的体标记,它的功能意义是可以和持续性动词组合。"本、朝、依"等单音节词不是持续性动词,验证标准是后面不能跟"了+时量宾语",因此跟在它们后面的"着"就不是体标记,而是无意义成分,在汉语双音节化趋势影响下,后附有意义的"本、朝、依"等完成词汇化,"着"就相应变成了词内成分。  相似文献   

9.
在所有的自然数中,即便1当不了领头羊,它也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那就是1还可以为抽象意义中的"单位1".提到"单位1",同学们并不陌生.在小学学习工程问题时,我们经常用"单位1"表示"一项工程的总量".的确,"单位1"在表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解决一元一次方程实际应用题时,"单位1"仍然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意义更加广泛.那么"单位1"到底可以表示哪些量呢?一、表示工作总量例1一  相似文献   

10.
日本信州大学、大阪大学和筑波物质材料研究所联合研究小组开发出了能把电磁波储存在充满空洞的立方体中的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将来不仅能够制造出储蓄光的"光池",还可用来储存电磁波,将其转变成电能.该小组同时表示,下一步他们将致力研究白天储存光能夜间释放使用的"光池",用空中电磁波作电源的手机等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李广“难封”的客观原因是封建官场上的各种不定因素 ,但主要原因是其不谙官场政治、自负其能、心胸狭隘等。尤为重要的是 ,李广只是汉初战略防御指导思想下的名将 ,擅长防御作战 ,不适应汉武帝积极主动的进攻战略。所以 ,当卫青、霍去病等青年将领出击匈奴屡建奇功的时候 ,他却不知所措 ,以至败多胜少。后人对李广寄予同情 ,主要受司马迁感情左右 ,强调客观因素多于重视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最……之一"属于"……之一",它要求"之一"的前项必须是"多个……"。"最……之一"是可用的,但只有当"之一"的前项是"多个……"的时候它才可用,否则不可用。表达"并列最……"的人或事物时,能用"最……之一";表达"独个最……"的人或事物时,不能用"最……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中的虚词"以"常用作介词和连词.作介词时主要作用是引介谓语动词的方式、手段、工具、对象以及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等;"以"字句可分为三大类六小类.作连词时主要作用是引出动作行为的目的."以"字还可用作构词成分.  相似文献   

14.
从<广右战功录>和<明史·沈希仪传>的主观存世目的、叙事线索以及部分文字描写诸方面看,后者确实采用了前者.但对两书的文学特点的密和精、行文中记述事件发生时间的模糊和精确以及两丈断限的不同诸方面的考察,<广右战功录>亦不是<明史·沈希仪传>唯一材料来源,唐顺之<都督沈紫江生墓碑>也是其重要来源之一.而<广右战功录>也有独立于<明史·沈希仪传>之外的学术价值,这主要表现在学以经世的价值取向.于明代皇朝史上的地位和于唐顺之学术演变上的意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试析我国目前“民工荒”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目前广州、江浙一带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分析了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政府的税收过高所致。另一方面就是金融危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四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等外部环境综合因素导致。两大方面的原因既提高了农民工的就业率,又提高了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即使在金融危机下,农民工的待遇和就业机会还能有所提升。但是也直接导致了一重大的副作用:农民工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6.
《张协状元》中“何”系疑问词语较为丰富,都是上古汉语或中古汉语就已出现的。用于询问或兼用于反诘的“何”系疑问词语有“何”及其复合形式“如何、缘何、为何、何处、何方、何如、何时、何日、若何”等,主要用于询问事物、情状、原因、处所、时间等。仅用于反诘的“何”系疑问词语有“何须、何不、何苦、何用、何妨、何曾、何常、何况、奈何、何故”等,主要用于VP前,对VP进行否定。从《张协状元》可以看出,反诘副词“何用”来源于“为什么需要”义的跨层结构“何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大量的实践运用,游戏教学软件在教学中的还是一种创新的尝试。本文通过对"机械设备零件的失效形式"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尝试使用游戏软件进行教学,解决了理论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要又难教的难题,是一种跨学科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8.
帛书《衷》篇“《键》之详说”章“史记之数书”,谓史上所掌记数术之类的书,指《蓍书》、《申乾》之类.“君子齐明好道”,齐谓知虑敏捷,明谓聪明彻达,言君子知虑敏捷、聪明彻达,乐好大道.“日自见以侍用也”,侍,读为待,言以待起用.“首福又皇”,首当训为守,言守福而得休美.“龙不侍光而僮”,光读为广,大义,言龙不待大而动.“让善之胃也”,让善即让禅,为同义重复词语,礼让之义;“善而治”,当读为禅而治,即禅让而治,表现了先秦儒家禅让治理天下的思想.“□□人与蠪相以”,阙文可补“大”,疑为“□[大]人与蠪相以”,蠪即龙,以读为似.  相似文献   

19.
西方词汇"ideology"不能统一翻译为"意识形态",这是因为"ideology"的原义是观念学,忽视西方历史语境将其统一翻译成"意识形态"会遮蔽这个词的学科意义。在拿破仑批判观念学的形而上前,"ideology"是作为学科词使用的,其政治意义还没有出现,因此在这之前西方文献中出现的"ideology"应翻译为"观念学",拿破仑批判之后翻译为"观念学"还是"意识形态"要根据文本的语境确定,当这个词偏重政治意义的时候应翻译成"意识形态",当其偏重学科意义的时候应翻译为"观念学"。  相似文献   

20.
司马光是北宋重臣丈人中一个代表。在司马光创作的大量诗歌中,他以政治家的热情批评现实、同情人民;在仕途失意时,他乐天知命、中和适意;当自己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他痛苦、忧愤,寻找个人追求;在咏史诗中,司马光借古讽今,警戒后世。可以说,司马光诗歌中反映的内容与其思想紧密相联,其思想中的诸多方面在诗歌中可找到相印证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