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绍益 《初中生》2005,(15):20-22
现代汉语中独立于特定语境之外的某些语言形式(句子及短语),其语义、结构、读音等均不限于一种合理的解释与读法,这种语言形式便常被称为"歧义句(或短语)",辨析、理解这类歧义句(或短语)的试题,我们把它们统称为语言歧义题.这种题型已越来越普遍地走进包括中考在内的各级考试中,亟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仅从结构歧义的角度来说说如何正确地解答这类题.  相似文献   

2.
人们用作交际工具的语言有两种形式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交际中 ,信息便是通过这两种语言形式传递的。一般说来 ,在特定的语境下句子都有明确的含义 ,但由于时间、场合、环境、上下文等因素的变化 ,同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可以有两种甚至多种解释 ,从而产生歧义 ,这种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子就是通常所说的歧义句。歧义句会给阅读和理解增添许多麻烦。要正确地掌握歧义句 ,就要在口语中注意同音异义词的变化 ,在书面语中注意区分由义群组合、一词多义、短语多义等造成的语意变化。下面例举几种主要的歧义句。  一、由一词多义造成的歧…  相似文献   

3.
韩占东  付晓 《海外英语》2014,(13):123+125
歧义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在翻译有意的歧义句时,要实现等效翻译,就要在清楚具体语境和文化的基础上,讲究策略,采取直译、加注、释暗义和明暗义兼顾等多种处理方法,灵活变通地译出原文的主要信息和意图。  相似文献   

4.
从歧义笑话看语境的非语言因素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要求表达清楚,语义明确,不容许含糊其辞,避免产生歧义,引起听话人的误解。语境是排除语言中的歧义现象一种方法。语用环境简称语境。它是语用行为赖以存在、表现的物质和赖以进行的场所、背景。语境可以限定多义的语言形式还可以填补上下文中缺省的部分。  相似文献   

5.
歧义指的是一种语言形式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这种语言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的,是一种语病;一种是积极的,即在特定的语境中,确为生花妙笔,趣味横生,耐人寻味。歧义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1.表现智慧。就是利用某些特定的语言环境,巧妙地使用似是而非的话来体现说话  相似文献   

6.
说 “歧义”     
说“歧义”窦曼玲“歧义”,《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同一种语言形式有两歧或多歧的意义,也就是可以作两种或多种可能的解释。例如:①汤热着呢。②借我十元钱。③反对他的意见。④打死老虎。这四句因为没有具体的语境,所以都有两种意思。例①既可以理解为汤非常...  相似文献   

7.
语句歧义与语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是一种极为丰富的语言 ,使用英语交际时产生歧义是一种普遍现象。这里指出了英语歧义的三种形式 :即语词歧义、结构歧义与语境歧义 ,同时分析了产生这些歧义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出语境分析是消除歧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歧义”是语言中实际存在的一种现象。就句子的深层语义结构同表层句法结构的关系来看,我们认为,有三个不同层次的“歧义。”语法的歧义,语义的歧义,语用的歧义。它们分别属于语言的三个不同平面:语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探讨和区分这三个不同平面的“歧义”,可以帮助我们较正确地分析确定歧义语言片断的结构层次、歧义的语义内容、歧义的语用价值。“歧义”有合理的歧义句,有不合理的歧义句。合理的歧义句是由语言结构或语言表达所致,不合理的歧义句,完全是由于表达上的缺陷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语用歧义是语言交流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而它又与语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将着重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语境如何通过制约和解释功能来消除和识别语用歧义。  相似文献   

10.
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英语中的歧义句更是屡见不鲜.从语音、词汇、句法三大因素入手,结合若干实例对英语歧义句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包括给出具体语境、改变词序、换词的角度对如何消除歧义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要求表达清楚,语义明确,不容许含糊其辞,避免产生歧义,引起听话人的误解。语境是排除语言中的歧义现象一种方法。语用环境简称语境。它是语用行为赖以存在、表现的物质和赖以进行的场所、背景。语境可以限定多义的语言形式还可以填补上下文中缺省的部分。如:一位女生坐在座位上。嘴里拼命地嚼着口香糖,脚却伸到课桌旁的通道里被老师发现了。“玛丽!”老师严厉地大声叫她。“老师,什么事?”这位女生回答说,  相似文献   

12.
歧义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现象.所谓歧义就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理解.目前,不同学科、不同流派的不同学者出于不同目的都对语言的歧义现象作了各自的研究,本文就从现代汉语出发,分析歧义句的类型,并且指出语音、词汇、语法等因素都可以产生歧义.而在我们的具体言语交际中,可以利用语音、语境、句法分析等多种方法来消除歧义,使意义表达更为明确.对于歧义现象,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趋利避害,为我们的语言表达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3.
歧义是指某种语言形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们对它实际上可以有不止一种的解释。歧义现象影响人们对短语和句子意思的表达和理解,歧义现象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歧义(Ambiguity)是指同一语言单位有不止一种的解释。这些解释不仅符合语法规则,而且是相对确定的,没有主次之分。法测试中,歧义句解析题形主要旨在考查学生对各种语法成份的掌握及对句子的理解程度。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歧义句的形成和相应的释义方法。 一、一词多义引起的歧义 英语中很多单词不止有一种意思,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以形成不同的解释,如: 例1 The man drawing a cart is my uncle. 此句中draw有“画图”和“拉”两个意思,故此句可以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解释: a)The man who is painting the picture of acart is my uncle. 正在画马车的那个人是  相似文献   

15.
歧义作为一种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一直都是语言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出发,主要通过对短语级阶、小句级阶以及不同级阶转换产生的句法歧义现象,进行具体的及物性分析和探讨,为歧义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较之传统的研究方法,歧义的及物性解读对语言歧义解释更为深刻,更加精细,进一步展示了功能语法在解释歧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歧义现象普遍存在于文学作品及日常生活当中,歧义的产生有多种因素,本文主要说语境中的歧义。同时歧义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本文就从歧义的消极作用出发,描写文体的采用与语境不相符合造成歧义、产生于语言的特征,以及听者对语言的理解与说话方的意图达不成共鸣造成的歧义,等等,另外,从英语结构分析也会产生歧义。歧义是文学文本及日常生活中一种必然的现实存在。  相似文献   

17.
歧义是语言结构形式同其意义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具有一个以上意义的同一结构形式就是歧艾。本文对大学英语语用歧义及其语境应用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存在于一切的自然语言中。它是指在日常语言运用中句子的一种特征,即一个句子可以有多于一个的解释,而其中并不包括足够的线索,以确定其具体和其它含义。英语中的歧义现象主要是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  相似文献   

19.
歧义是指"一形多义",即一种语言形式有两种或多种可能的解释。一般说来,语言表达中产生歧义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形:一、因一词多义导致歧义句子中某些词语是多义的,句子的含义就可能有多种理解方式。  相似文献   

20.
歧义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中.认真研究岐义结构对语言学习和交流是很重要的.本文主要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歧义句的异同进行简要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