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到陈军老师《“七桥问题”的启示》一文(2006年《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第6期),深受启发。陈老师从欧拉用一笔画解决“七桥问题”,进而把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可谓学以致用。但笔者对陈老师文中的一些观点,持有不同的意见,想与陈老师商榷,同时也希望得到同行和专家的指正。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学》2008年第四期刊登了陈琴老师的《通背语文书,何不一试?》一文,陈老师敢于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令人敬佩,尤其为陈老师能紧紧抓住背诵来积累学生的语言这一做法叫好。但感叹之余,笔者对陈老师要求学生"通背语文书"  相似文献   

3.
日前读了陈日亮老师《〈祝福〉的十处点批》(《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2期),可谓恨相见得迟——钦佩于陈老师“经典,总会不断给我们带来挑战的兴奋和应战的欢喜”,惊叹于陈老师的“每逢过旧历年,除夕的夜晚,是必得读一遍《祝福》才能下楼吃年夜饭……”.但对于下面这段话,陈老师的观点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4.
2009年第12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刊登了陈强强老师的《“一人之心”是“千万人之心”吗?》的文章,笔者对陈老师关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的解读不能认同,遂成此文,与陈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5.
《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9刊载了陈松林老师的《浦东新区属于什么区?》一文,拜读文章后。笔者对陈老师科学求证的精神十分钦佩,但觉得有几个问题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教学忌死忌呆(ái),宜灵宜活,是陈小平老师的座右铭。自由生动,血肉丰满,这是陈老师久已成熟的教学风格。还是让我们撷取陈老师的几个教学片断,领略一番他的教学风采吧! [片断之一] 《祝福》起始课上。 (陈老师要言不繁,直切主题) 师:鲁迅的朋友许寿裳曾这样分析《祝福》:“《祝福》之惨,不在狼吃阿毛,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案头上 ,放着一摞信件 ,多是相识的朋友写来的。其中 ,有一位陌生者的来信令我十分感动 ,信不长 ,全文如下 :陈老师 :您好 !不知称呼您什么好 ,就简单地称您为陈老师 ,请您别介意。我是安徽理工大学的一名学生 ,初识您的大名和作品是在《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上。您的《浮躁说》写得太好了 !对学生 ,对各种有志于事业的人都是一种良好的教育。作品对浮躁的批判很透彻 ,很深刻 ,让我们读后感受特深。特别是本人 ,感触很多。以前 ,我学习很浮躁 ,自从品读《浮躁说》后 ,逐渐地改掉了不良的习惯。当时 ,那杂志上介绍了您有撰写《伯安百说…  相似文献   

8.
初知"问题群导学"这一概念源于一次南通市中青年名师陈剑锋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陈老师是"问题群导学"的提出者和研究者,在有幸聆听了陈老师的讲座后对问题群导学产生了兴趣,并在以后的教学中也不知不觉地运用起来,下面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谈谈笔者是如何运用问题群导学的。  相似文献   

9.
最近,读了一篇《我们的课堂不需要“老黄牛”》,感触很深。文章说:陈老师,是某学校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之一。她向来以教学认真负责、教而不厌著称。因此,教学成绩一直不错,是年轻教师学习的楷模。但在期末的学生“打分评教”中,学校主管领导却意外地发现,陈老师的分数都不高。还有许多学生在陈老师的“评价建议”一栏里醒目地写着:我们的课堂不需要“老黄牛”。  相似文献   

10.
读完《雪花曲线的初步研究》(以下简称《雪》文 ) ,我敢断言陈荣老师一定是个非常称职的老师 .从数学目标的定位 ,问题情境的创设 ,还有课堂上的引导以及课后练习的设计 ,无不体现出陈老师紧跟时代步伐的崭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雪》文的确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想中学老  相似文献   

11.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应当说是比较难、分量较重的一课。从陈老师的案例看,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教有法而无定法,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路旁的橡树》一课的教学使我感触颇深。一、立足"以学定教",转变教学模式陈老师立足"以学定教",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教师成为学生的"帮促者",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究知识。在《路旁的橡树》一课的教学中,陈老师有效地利用前置教学法,先从课文的学习目标出发,设  相似文献   

13.
读到陈军老师《“七桥问题”的启示》一文(2006年《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第6期),深受启发。陈老师从欧拉用一笔画解决“七桥问题”,进而把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可谓学以致用。但笔者对陈老师文中的一些观点,持有不同的意见,想与陈老师商榷,同时也希望得到同行和专家的指正。陈老师为了说明在自己的教学中是如何渗透数学模型的方法,举了自己教学的一个真实案例:教学“百分数应用题”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王阿姨下岗后,做起了小本生意。她以每双13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凉鞋,售价为14.8元。卖到还剩5双时,除去购进…  相似文献   

14.
《捕蝶者》是陈继英老师的一堂精彩的、新颖独到的教学课。作为听课者,我感觉这篇课文选得好,符合陈老师的特点和气质。陈老师是河北人,是男性,有激情,又比较深沉,由他来讲这样一篇哲理性的散文,非常适合。当然,具体教学过程更让我深有感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楼种 《小学语文》2014,(3):42-44
2013年12月,我有幸和香港蔡继友学校的陈淑雯老师携手汇报课堂教学情况。《飞》这一课的教学,获得了在场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我们此次是协同教学。我和陈老师没有合作的经验,我们和台南大学附小的学生也不曾接触过,陌生和距离给我们的合作教学带来了一些阻碍。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习》2010年第10期刊登了陈新祥老师的文章《日本投降是甭真的无条件?》。陈老师针对本人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7期上发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应模糊日本投降的性质》一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当年日本应是“有条件投降”。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节普通的历史课,陈老师讲的是《洋务运动》。下面是陈老师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大家已经了解了近代中国清政府面临的内忧外患的形势。我们共同来共同。回忆一下上个单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陈老师提到的情况,可以说是《电磁铁》一课教学中,几乎每个课都会出现的情况,只是陈老师的“有位学生”向陈老师提出,陈老师又据此写了文章。因此大家来研究这个问题是很有意义的。建议研究:1.用已知极性的磁铁的一极接近电磁铁,同电磁铁的任何一端都是相吸引。这个现象怎样解释,也就是我们如何认识这一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技术受到许多教师的青睐,一时间好评如潮,诸如增加课堂容量,丰富教学手段,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强课堂吸引力,等等。运用多媒体教学也让笔者得到了实惠,但最近笔者又在思考多媒体教学与语文课的关系问题。拜读了陈子祥老师的《摆脱依赖回归本真——语文课堂现代病诊疗》(《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第8期)一文后,在佩服陈老师的同时,对多媒体教学的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拜读《中学数学教学》2007年第2期,郭要红老师《一个擂题的源与流——兼擂题(82)的评注》,与尚生陈老师《一个代数不等式的证明》,受益匪浅.拙以为,对于这一类代数不等式的证明,还有更为简洁、巧妙的统一证明方法,即“代表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